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夏季当“心”!高温致使心血管疾病高发

2023-07-27 16:24 作者:上海肋医  | 我要投稿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1》统计,我国如今有3.3亿的心血管病人,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居于众病之首。

在多数人看来,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夏季则属于“安全季”。其实不然,高温的夏季也需特别当“心”,尽力养“心”。


1、高温对心血管疾病有何影响?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热的夏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2009年刊登在《环境与健康》的一项研究发现,夏季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C,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人次就会增加4.3%

2015年,一项研究分析了南京城区2003-2007年气候变化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夏季的白天最高温度高于32℃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就会增加

2017年,国外一篇关于非适宜气温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的系统综述表明,高温暴露会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增加1.3%

2018年,一项针对“上海环境温度与风湿性心脏病每日住院人数的关系”研究表明,日平均温度越高,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住院风险越大,这种关联在老年人中尤其突出。

2019年,一项发表在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上的关于“高温天气与疾病加重情况”分析的研究指出,46%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温天气下会出现疾病加重的现象,其中心绞痛的患者病情加重的比例最大,高达65%,其次是冠心病,为62%


2、为何高温的影响如此之大?


以上的研究告诉我们,高温不仅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作,还会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增加其死亡的风险。

高温何以对我们的心血管健康构成如此巨大的威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温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

近日,一项刊登在美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在潮湿环境下,仅需34°C就会增加心血管负荷

气温升高时,人体的活动代谢增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使身体的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

当人处于高温环境中,主要通过热传导、辐射和蒸发等方式来散热,以达到维持体温平衡的目的。身体为了增加散热,会使体表的小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这样会影响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供,也会导致心血管的负担加重。

当人体的心脏、血管、血液系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时,自身的功能就会大大减弱,从而使原有的心血管疾病加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患者的死亡

2、血液黏稠度增加

夏季的高温促使人体散热机制的加快运转,在散热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人体水分的丢失,使得血液会变得相对浓缩黏稠度增加,易导致血管中形成血栓。血栓的产生非常危险,轻则引起血压升高心血管功能紊乱和局部供血不足,重则威胁生命

3、心脏和大脑供氧不足

夏季地表温度高,气压随之下降,这时人体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吸进的氧气减少,会导致心脏和大脑的供氧不足,从而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

4、高温导致的应激反应

一项动物模拟试验发现,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中,小鼠会发生应激反应,并且随着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小鼠体内的炎症反应会不断加强,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脂质代谢紊乱,而这一系列变化可能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

而在温度骤降的过程中,血管又会迅速收缩,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和血栓的形成,这可能直接导致最终冠心病发病和死亡

同理,高温对人类心血管的不利影响,存在相似的病理机制。



3、高温天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眼下已经进入中伏,正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面对心血管疾病的威胁,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1、清淡饮食

减少高糖、高油、高盐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含饱和脂肪酸高的动物性食物如畜肉,日常摄入的蛋白质类食物以禽类、鱼虾、豆制品为主。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及全谷物。注意补充水分,但不要大量喝冰水、吃冷饮

2、适量运动

建议每周进行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但要避免在早上6-11点运动,因为调查显示,70-80%的心脑血管疾病都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内。老年人建议以打太极散步等舒缓的运动为主,以微微出汗为宜。

3、谨遵医嘱服药

夏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性较大,白天在高温的影响下,人体由于血管舒张、血流加快、阻力减少等,部分患者的血压会出现下降。但夏季夜间,人的睡眠质量相对较差,容易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会引起血压的升高。因此,若擅自停药、减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等现象的增加,加大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4、避免忽冷忽热

夏天室外温度高,而室内开着空调温度低,这种反复由热到冷,由冷到热的环境变化,对心血管患者极为不利。因此,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调得太低,一般在26℃左右合适,室内外的温差最好不超过7℃。老年人要洗温水澡,不宜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


参考文献: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nnual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Diseases in China (2021)[M].Beijing:China Science Publishing & Media Ltd,2022.

[2] 王佳佳,郭玉明,李国星等.日最高气温与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12):1073-1076.DOI:10.16241/j.cnki.1001-5914.2009.12.003.

[3] 梁亚琼,洪忻,徐斐.南京市气象因素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01):24-27.DOI:10.16462/j.cnki.zhjbkz.2015.01.001.

[4] Moghadamnia MT,Ardalan A,Mesdaghinia A,et al.Ambient temperatur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eerJ,2017,5:e3574.DOI:10.7717/peerj.3574.

[5] 葛Y.,刘C.,牛Y.等.中国上海环境温度与风湿性心脏病每日住院人数之间的关系。国际生物气象学杂志 62,2189–2195(2018). https://doi.org/10.1007/s00484-018-1621-4。

[6] 陈岳伟,李旭东,殷大鹏等.高温天气下疾病加重情况及其未就诊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9):3626-3630.

[7] Cottle RM, Fisher KG, Wolf ST, Kenney WL. Onset of Cardiovascular Drift during Progressive Heat Stress in Young Adults (PSU HEAT Project). J Appl Physiol (1985). 2023 Jun 22. doi: 10.1152/japplphysiol.00222.202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348014.

[8] 刘昊辰. 热浪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9] 曾雁冰. 夏季心血管疾病患者综合防治研究分析[C]//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福建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13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社,2011:1.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不作为具体诊疗意见。



夏季当“心”!高温致使心血管疾病高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