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的愿望”
我之前看到一个短篇小说,里面描写一个天使。她名字很拗口,我就叫她“小爱”吧。
故事是从天使本人的视角书写的。
天使本人飞在天上。作为大天使,小爱每天都能听到许多的祷告。这么多年来,她已经学会分辨哪些是紧急的,哪些无关紧要。
“小爱啊,请保佑我的庄稼丰收吧。”
“小爱啊,请保佑我的孩子顺利降生吧。”
这时,一个刺耳的声音传来:“小爱啊,请救救我的孩子吧!”
这里描写天使的祷告机制,类似于每个人都可以单向地朝天使直播,单向开麦。很有现代信息社会风格的想象。天使存不存在另说,即使真的存在,他到底是怎么接受祷告的,天使到底有没有人的想法,接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那怕是谁也不知道。
我刚才在玩《主播女孩重度依赖》,讲的是你有一个辍学在家、抑郁倾向、没有钱钱的女朋友,在考虑直播出道赚钱。那我为什么会想到前面那段天使的事情呢?一方面是因为她当主播后总是自称天使,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播和天使并没多少区别。
它们都是虚构的概念,具体来说,是虚构的角色。
我不是说因为那是游戏里的角色,所以是虚构的,而是“主播”就是一个虚构的角色。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的人,有自己的生活与喜怒哀乐,但人在做主播,或者UP主的时候,都只会展现一个侧面,有时与真实生活中的自己甚至想法不一致。
游戏里,主播“小天使”和对应的人“糖糖”各种言行不一致。小天使发推“自己一个人去了书店”,紧接着就用个人号发一个“和男朋友一起去了书店”,各种为了扮演理想的虚构形象,说瞎话、做表演。
实际上,各种需要由真人扮演的角色也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演员在电影里扮演个孙悟空,那现实中的人肯定是不会驾筋斗云,不会拔个猴毛就变出想要的东西,但是在表演的时候就需要维持“孙悟空”的人设。
丁真也是一样。他本来是一个普通人,但是被过多的人寄予了“纯洁少年”的期待,结果不能在镜头前抽烟喝酒了,也不能暴露自己没有多少文化的问题。对他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抽个烟不算什么,但是抽烟与别人给他按的人设不符,结果就不能这样做,或者只能背地里这样做了。普通人抽个烟,只要不是在禁烟场合,其实没什么;但是他在外人面前这么一做,就是破坏“丁真”的人设了,成了极度不妥的行为。他被虚伪的人设绑架,没法脱身了。很多人讨厌丁真,一方面是部分吹捧丁真的人招人烦,另一方面就是他很多时候表演出来的人设,很多人清醒地知道这是虚伪的……即使可能他本人其实并不希望这样做,但也没办法了。
或者说,当一个客服。客服也是一个虚构的角色,需要真人来扮演。客服往往是接待遇到不满或者困惑的客人的——毕竟没遇到问题的人基本不需要找客服。
假设一个顾客购买了一束花,结果收到的时候发现花已经枯死了,于是他找客服破口大骂。
客服能说“花枯死了是我们的不对,但请你不要使用脏字”吗?不能,因为这样只会激化矛盾,不能解决问题,不是客服这个角色该干的事。他如果干了,多半就丢了客服这工作了。但是,正常人被骂,显然心里是很不痛快,会下意识怼回去的。但是,因为他扮演了客服这个角色,他只能自己憋着。
主播也是一样的。孙笑川自己也曾经表示,大家叫他孙狗也无所谓,把压力发泄出来就好了。《主播女孩重度依赖》里,几乎每次直播,扮演主播的女孩压力值就会上升,正是因为他扮演的角色与自身有诸多不合,每一次下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都会付出精力,提升压力。
那为啥不能做自己呢?因为人们不需要看到那么多随处可见的人物。只是播家常的话,随处都有,没有专门去收看的必要。即使真的播家常,那也要做到非常典型,或者非常有戏剧性才可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并没有故事或者电视剧那样合理的节奏。
如果你要吸引特别多的其他人来看,势必就要做出很不寻常的事情。当然了,光是不寻常还不够,因为不同人想要看到的东西不同。要想同时适应几万人的愿望,那就得做出非常多的调整。万千的愿望,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满足的。女主播画个妆,会有人评论,“居然化妆,好婊”。这些人的愿望就是主播不化妆也得好看才行,化妆就是虚伪——或者说,化妆的过程不能明确呈现出来。你化完妆出来,别人懒得计较你到底是不是化妆了;但把这个过程一呈现,一切的虚假就暴露无疑了,犹如唱京戏唱到一半,突然放了个屁——虚构的人设立刻化为了泡影,被肉体凡躯的演员取代。
人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其实很难说清。很多时候,人自己都不知道,但身为虚构角色的扮演者,却要迎合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愿望。
之前我玩一个摔跤游戏,里面可以自定义人物的形象和招式。最初我捏了一个自己,并用的默认招式,因为我本人并不懂摔跤招式,也对格斗没多少研究。但我进入游戏,发现这些招式又复杂又需要力气,我实在是难以想象我本人得经过多少反复的训练才能学会那样的动作,经过多少的锻炼才能用我那瘦弱的双臂把人向上举起来。于是,为了增加代入感,我把招式都重新选了一遍,全都换成了不需要多少力量也不复杂的动作。我重新开始游戏,却发现这次打起架来没什么观赏性了,就像是乱打,而且看起来没有什么视觉冲击力,非常乏味。
所以,我又重新选了一遍招式,这次的动作全都是看起来打击感很强的,而且不算太复杂。这样,我就不会总想着“我tm肯定做不出这种看都看不清楚的动作”,至于力量的问题,我学着不去纠结了。这样,这个游戏才能成功顺应我“进行观赏性强的摔跤战斗”的愿望。
我最近业余做的是三件事:教人做mod,玩游戏,做mod。时间非常紧张。做原神12的那段时间,搞得我几乎都不会去玩原神了。
很快地,我也发现我没法教多数人做mod。要想做mod,你得正确地理解mc的架构,还要有很好的编程思维,还要有自己研究、调试的能力,如此种种,诸多的条件同时具备才能做出来。
很遗憾地,多数观众看到我的教程,抱着“自己能学会做mod”的愿望而来,我却发现他们什么能力也没有。既没有设计能力,也没有表达能力,也不会java,也不会自己调试,英语水平也不行,什么都不行。我要想教会这样的人做mod,必须得把那些个能力都赋予他们,才能开始做mod,然而这可不是容易做到的。我的这些能力,来自于数年的学习与训练,但来找我的人可没这么多时间,我也没有这么多时间一对一教学。一对一教学都不一定能教出来,更何况我有那么多观众呢。即使给我一百万粉丝,我也只能像丁真一样,使劲扮演一个根本无法让人如意的虚拟角色吧。
那么就做mod。做mod也是一样。玩家拿到我的mod,说这数值不合理,完成度低什么的,那毕竟我个人的工作能力有限。另外就是,有很多东西根本就不存在,或者不可能做出来。比如知名的“五彩斑斓的黑”。原神作为一个在线的内付费游戏,有很多东西是按照付费+留存的思路做的,这些东西搬进mc之后就会愈发地不合理。合理化和还原度相互矛盾,但来玩的人,很多都是抱着两者并存的不切实际愿望而来,我又能做什么呢?
所以我决定,先做冒险一号,别的往后稍稍。我需要先提升自己的能力,搞明白在mc里冒险玩法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去满足玩家的愿望。现在的我,就踏踏实实做好这个层次的我能做到的事,不去追求盲目的粉丝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