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空间站的航天员如何解决排便问题,排泄物又如何处理呢
排泄物处理途径各不相同,需要分开讨论
本月我国神舟十二号载着3名航天员和天和舱实现了完美对接,3名航天员也将在空间站执行3个月的太空任务,可以说这是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成绩。
对于航天员在空间中的方方面面,其实大家都是挺关心的,提出了各种疑问,其中就有一个比较现实可是大家平时不太好说出口的问题: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解决大小便问题以及哪些排泄物都怎么处理呢?
问题不大,可是和宇航员生活息息相关。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全世界航天的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我们一般来说,排泄主要就是依靠重力的作用,可是恰恰太空失重。

以目前的科技手段来说,对于宇航员排泄,主要是以下办法:
1、对于小便的话,基本上都是采用包装袋,里面有一个吸力系统,完事之后就会将包装袋封存起来,用循环系统进行加工处理,主要是用以进行电解水制造空间站的氧气,有时候(比如国际空间站)也用来饮用。

我国的航天员目前不需要做到这一步,因为之前货运飞船运送了大量的水和食物,基本上饮用水是够的。
这还是现在科技手段进步了,要知道之前杨利伟进入太空的时候,没有这种先进设备,所以都是穿的尿不湿,采访时他表示那是很难受的。

2、对于大便的话,是最难的,以前都是采用10cm的小管道直接解决,后来科学进步了,目前不管是国际空间站还是我们的天和舱,都是有了专门的卫生间,里面有马桶装置,那是一个比较先进的设备,宇航员只需将自己固定在马桶上,然后就有负压系统参与工作,最后再会进行一定的处理。
最主要就是榨取里面的水分(因为大便70%左右是水),其余部分能够利用的分离出来,其他的部分储存起来。

接下来就是排泄物怎么处理的问题了,一般来说,对于大便最后榨取完之后的残渣,都是封存起来,然后随着货运飞船返回大气层的时候,通过大气层摩擦和主动燃烧的方式,在定点区域进行焚烧(货运舱基本都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使用)。

小便的话现在是进行完全净化处理,不会有什么剩余,而在之前的时候,也是直接排出到舱外,可是由于太空温度极低,直接以冰粒的形式附着在舱外了,反而影响太阳能电池板。
其实空间站的生理问题不止这些,比如女航天员去了之后,遇到生理期,更是困难,这也是目前为什么女航天员还不是主力的原因之一。

也是为航天员的辛苦付出和牺牲精神点赞,希望航天科技能够更加进步,让他们少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