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专题设计 | 外部空间设计中的尺度和质感
〉外部空间的尺度
广场宽度的极小尺寸等于主要建筑物的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其高度的2倍。用前面所述的公式表示则为1≤D/H≤2。
当D/H<1时,从广场来说,成了建筑与建筑相互干涉过强的空间。
D/H=2时,则过于分离。作为广场的封闭性就不容易起作用了。
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平衡,是最紧凑的尺寸。这些同作者的见解恰好大体一致,这是很有意思的。



当创造空间时,不管是内部空间还是外部空间,总希望有个作为依据的尺寸系列,特别是当设计外部空间时,因为尺寸往往是漠然的,所以预先掌握尺寸系列是很有益处的。
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Exterior modular theory).关于外部空间,实际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感,有时会令其一下子生动起来。这个模数太小了不行,太大了也不行。

一般看来,可以识别人脸的距离21.34~24.38米,刚好与这个20~25米吻合。以作者自己的经验来说,也是适用的尺寸。
在一边就有200~300米那样的市中心大厦上,若单调的墙面延续很长,街道就容易变得非人性化。可每隔20~25米布置一个退后的小庭园,或是改变成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凸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

这个中央广场约为100米x200米,是个相当大的外部空间。在其中轴线上每隔21.6米配置有花坛和灯具,这一处理同样延续到水池当中。采用这样的模数制布置,正是使外部空间接近人的尺度的一种尝试。进行外部空间设计时,如果把这一个20~25米的坐标网格重合在图面上,就可以估计出空间的大体广度。



外部空间的质感
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与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预先了解从什么距离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各个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在提高外部空间的质量上是有利的。
作为墙面的表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里为同样材质,如现浇混凝土土墙体、砖石类砌筑墙体等;另一类是作为装修而以某种材料饰面,如采用分格而饰以预制混凝土板、大理石板、金属板等。
经过数年后,就失去了竣工时那种混凝土的朴素美,往往变成呆板的灰色面。
超过一定距离,就看不到由模板带来的质感了。
以直径约3厘米的连接模板的锥体的圆痕为中心,从距墙面60厘米处开始观察。
在大约2.4米处,模板的圆痕清晰可见,有效果。再远一些,超过相当于前述一行程的20~25米,现浇混凝土那种质感的妙处就逐渐看不到了。当然,这要受到模板觉度、凸榫深度、模板材质、降雨条件、日照条件等的影响。
当距离在30米以外时,质感就完全看不到了。
距离60米以上时,与其说质感成问题勿宁说作为面的存在开始成问题了。



这种重复质感的想法也有用在地面上的,在这个广场上,考虑人走在上面时产生的质感,沿对角线方向并列铺石;考虑看建筑整体时产生的质感,以7.2米x7.2米的正方形铺石交错分格排列,这时铺石的质感也就看不到了,由于这一重复质感,而为这个广场带来了充实感。



把这种重复质感的方法,进一步有意识地应用在外部空间设计上。
例如,假定有饰以掺花岗岩碎石预制混凝土板的外墙,人靠近这个外墙,能充分地观赏它材料质感的范围可考虑为第一次质感。然后,当处于看不到碎石的距离时,考虑由预制板接缝的分格构成第二次质感。第一次质感与第二次质感是分别按适宜视距有意识地进行布置的。如果要更加明显地表现第一次与第二次的顺序,那就是在视觉上故意处理成不连续的。例如,其间布置水面或灌木丛,使人不能通行,就可以提高上述效果。


风暴简历
风暴设计教育成立于2008年,启始于重庆大学创业基地,曾用名重大workshou工作室,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设计考研、设计手绘、设计软件、留学竞赛保研作品集品牌产品,不断地推出更新、更优质的服务和教学,成为设计类新型教育的引导者、开发创新的参与者、优质教育的实践者。
开办校区
总部位于重庆市,经历多年的发展和进步,已陆续开设广州、南京、成都、武汉、济南、青岛、西安、昆明、杭州、苏州、郑州、沈阳、福州、益阳、合肥、南昌、益阳等十六个分支培训机构
服务对象
教学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建筑、规划、园林、环艺、产品、工业、视传、服装、动漫等设计类艺术类大学生、考研学生、出国留学生、从业人员及爱好者。创办至今,风暴学员覆盖高校200+,年度服务学员16000+,屡获全国各大设计类院校全国第一的好成绩,成为高校设计专业学生提升自我优质的第二课堂。
风暴设计教育在线咨询
单击二维码扫描添加咨询老师


高效且专业的手绘、软件、考研培训机构——风暴手绘基地
官方网站:www.fengbaojy.com
官方微信:fbsh18696655629
免费热线: 1869665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