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seed深度挖掘系列 P.L.A.N.T.漫谈(起源篇)

咕咕咕,抱歉昨天看了比赛就不想码了,今天来补上这一篇。
P.L.A.N.T.起源篇
PLANT的物理实体是一百二十座漏斗状殖民地组成的建筑群,也是seed宇宙观中人类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大人造建筑群。上面已经提到过,据推测,PLANT的水资源、主体结构材料、填充介质、土壤等都是来自于L5的特洛伊小行星群。
PLANT殖民地的投资和建设是由地球上的三大政治实体—大西洋联邦、欧亚联邦和东亚共和国主导的。讨论其背景,就不得不从调整者族群的诞生和初代调整者乔治·格伦(George Glenn)说起。
在A.D.纪年的末期,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整个人类文明进入了又一个混乱时期,世界局势走向动荡,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最终演变成有限烈度的、常规战争规模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直到战争规模升级,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核武器打击,人们终于回想起,冷战时期一度被核统治的恐惧。由此,反战思潮盛行,人类在慌忙之中急忙结束了局面尚可收拾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次核打击也被认为是宇宙纪元C.E.的开始。
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大变,众多地国家都经历了合并与重组,国际形势越发地朝向多极化演变,地球上主要的区域性组织也在这时成型:美国、英国、加拿大、冰岛组成大西洋联邦,欧洲各国组成欧亚联邦,由中国、台湾、日本与韩国(南北)组成东亚共和国。此外还有南美的南美合众国、非洲北部的非洲共同体、非洲南部的南非统一机构、大洋洲的大洋洲联合、中东地区的泛穆斯林会议、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诸岛屿组成赤道联合以及位于所罗门群岛的奥布。这次大战彻底地改写了世界格局,因此也被称为“重建战争”。
在大战之后,一方面为了解决能源环境危机,一方面为了通过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宇宙开发计划在联合国上被有关各方提上议事日程,并获得了广泛认可。按照势力分布,三大巨头分别拥有巴拿马、维多利亚和高雄三座宇宙空港。C.E.10年,通过这三座空港,人类开始在月面最大的环形山-哥白尼环形山建设月面基地,作为向更远空探索的前哨站。月面都市-哥白尼在两年之后基本建成。
在哥白尼市建成的同年,木星探索计划启动(万代你为什么老是和木星过不去?)。在青少年时期就崭露头角的天才科学家乔治·格伦(George Glenn)担任了该计划的主任,时年28岁。之后,乔治·格伦搭乘在L1卫星建造的木星探测船齐奧尔科夫斯基号前往木星。在出发后,乔治·格伦随即在世界网络公布了自己身为人类最初调整者的秘密和制造调整者的科学技术资料,引起了全世界一片哗然(下篇会详谈关于调整者的事宜,此篇先略)。
C.E.20年,木星探测船到达木星附近。在木卫一上旁的陨石上发现了一具巨大的化石,也被称为Evidence 01。消息一传回地球,立刻引起了不亚于调整者存在的轰动效应。
这块巨大的化石后来被珍藏在PLANT首都Aprilius的最高评议会的议事大厅门外,在调整者族群具有重要的地位(安特留·巴尔特菲尔德在北非驻地的会客厅中有此化石的复制纪念品)。观察化石,骨架整体呈流线型,有着类似于鱼类和鲸的结构,在上方有两段骨骼突出,并有分叉,所以一些人也戏称其为“鲸鱼”。对化石仔细观察,就能看出尺骨、桡骨和指骨的细节,且指骨具有明显不同于鲸类的细长尺寸。可以说,Evidence 01是一只类似于蓝鲸的生物形成的化石,经初步研究判断,其智力水平不低于甚至远高于鲸类。
在地球上发掘出鲸类的化石并不奇怪,但在外太空发现一具如此巨大的类鲸类化石实在是匪夷所思。如果非要用自然因素来解释这件事的话,那肯定是难以服众的。于是掀起了一波不亚于调整者热的外太空探索、殖民浪潮,当然,其中可能也包含了地球上三大政治实体的太空军备竞赛。地球上三大传统航天大国,在综合国力、前沿科技、技术产业、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因此在外太空探索上远超过奥布、赤道联合、斯堪的纳维亚王国、大洋洲联合、南非统一机构等国家。大西洋联邦、欧亚联邦、东亚共和国这三大政治实体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磋商、谈判和利益交换后,最终摒弃分歧、搁置争议,达成了共同建设和分散投资的工程计划,依托于收藏和研究Evidence 01的L5研究用卫星-黄道,在C.E.38年,开始进行对PLANT卫星群的建设工作(殖民地漏斗状的设计也是由乔治•格伦提出的)。C.E.44年,第一建造群的10座卫星殖民地建设完成,剩下的110座卫星殖民地也在接下来的十余年内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