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NO势力介绍】BAV巴伐利亚

2021-07-13 16:06 作者:最后的河川  | 我要投稿

默认名称:拜恩防御阵线(Bayerische Verteidigungsfront)(国社)

缩写:BAVaria

游戏中拜恩防御阵线实际控制领土远远不止巴伐利亚,而是相当于排除北德意志邦联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后的整个南德意志(图中橙黄色区域)。

拜恩防御阵线在巴伐利亚州旗的基础上添加了代表国防军的盾徽。

政治设定

国家元首(政权领袖):不详

政府首脑:不详

外交部长:不详

经济部长:不详

安全部长:不详

组织情况:没有特殊组织名称,使用默认意识形态名称。

巴伐利亚近代历史(现实)

巴伐利亚自由州(魏玛共和国,1918~1933)

在 1918 年 11 月的动荡期间,共和国取代了巴伐利亚的皇室机构。临时国民议会部长兼总统库尔特·艾斯纳于 1918 年 11 月 8 日宣布巴伐利亚成为一个自由州。艾斯纳于 1919 年 2 月 21 日被暗杀,最终导致共产主义起义和短暂的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巴伐利亚委员会共和国或慕尼黑委员会共和国)。1919年4月6日暴力镇压后,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于5月3日瓦解。班贝格宪法于 1919 年 8 月 14 日颁布,在魏玛共和国内建立了巴伐利亚自由州。

慕尼黑成为极端主义的温床:1923 年涉及埃里希·鲁登道夫和阿道夫·希特勒的啤酒馆政变发生在同一城市。然而,在魏玛共和国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巴伐利亚由相对主流的保守巴伐利亚人民党主导。BPP 是一个天主教政党,代表了巴伐利亚的特殊保守主义传统,通过它传达了保皇派甚至分裂主义情绪。1932年,保皇派试图拥立巴伐利亚鲁普雷希特王储为独裁者以反击纳粹,但最终失败。

巴伐利亚地区(纳粹德国,1933~1945)

随着1933 年纳粹上台,巴伐利亚议会在没有举行新选举的情况下解散。新席位是根据 1933 年 3 月全国大选的结果分配的,由于KPD赢得的席位被宣布无效,因此纳粹及其联盟伙伴DNVP以微弱的两个席位占多数。凭借这种控制权,NSDAP 被宣布为唯一合法政党,德国和巴伐利亚的所有其他政党都被解散。1934 年,巴伐利亚议会和所有其他州议会一样,也解散了。不久之后,巴伐利亚本身在国家重组期间被解体。国家大区(Reichsgaue)被建立为新一级行政区。巴伐利亚分为六个国家大区,即士瓦本大区、 慕尼黑-上巴伐利亚大区、 巴伐利亚东境大区(后由于巴伐利亚不再是东方边境,更名为拜罗伊特大区,东境大区变成了奥地利)、法兰肯大区(法兰克尼亚)、 下法兰肯大区(下法兰克尼亚大区)和西境大区。

在纳粹统治的 12 年间,巴伐利亚是希特勒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他在上萨尔茨堡的住所度过了很多时间。纽伦堡,巴伐利亚州的第二大城市,成为了纳粹国家党代会大规模集会的场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39 年的最后一个党代会,名为Reichsparteitag des Friedens(和平全国党代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取消。战后,由于这个原因,经过精心挑选,这座城市成为了纽伦堡军事法庭审判战争罪的地点。

TNO剧情(暂无,1.1.1b)

和奥地利一样,巴伐利亚只会在德国本身四分五裂时出现。

如果戈林德国成功完成了战争计划B并决定不进行战争计划C,第二次德国内战将会爆发。一旦战争持续时间过长,德国将完全解体。

【TNO势力介绍】BAV巴伐利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