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CPA战略
第三章(第二部分)
十六、战略联盟的管控
1.订立协议(严格界定联盟的目标、周密设计联盟结构、准确评估投入的资产、规定违约责任和解散条款)。2.建立合作信任的联盟关系。
十七、成本领先战略
1,优势:形成进入障碍。增强讨价还价能力。降低替代品的威胁。保持领先的竞争地位。
2.实施条件:
(1)市场情况(外部条件),(1)产品且有较高的价格弹性,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价格敌感用户②产业中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产品难以实现差异化。③购买者不太关注品牌。④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⑤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较低。
(2)资源和技能(内部条件):1在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中建立生产设备来实现规模经济。2降低各种要素成本。③提高生产率。④改讲产品工艺设计。5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程度。⑧选择适官的交易组织形式。⑦资源集中配置。
3.风险:技术的变化可能使过去用干降低成本的投资与积累的经验一笔勾销。2)产业的新加入者或追随者通过模仿或者以高技术水平设施的投资能力,达到同样的甚至更低的产品成本。③市场需求从注重价格转向注重产品的品牌形象,使得企业原有的优势变为劣势。
十八、差异化战略
1.优势;形成进入障碍。降低顾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增强讨价还价能力。抵御替代品威胁。
2.实施条件:
(1)市场情况(外部条件):①产品能够充分地实现差异化,且为顾客所认可。②顾客的需求是多样化的。③企业所在产业技术变革较快,创新成为竞争的焦点。
(2)资源和能力(内部条件):①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②具有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③有能够确保激励员工创造性的激励体制、管理体制和良好的创新性文化。④具有从总体上提高某项经营业务的质量、树立产品形象、保持先进技术和建立完善分销渠道的能力。
3.风险:①企业形成产品差别化的成本过高。②市场需求发生变化。③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进攻使已建立的差异缩小甚至转向。
十九、集中化战略
1.优势: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抵御产业五种竞争力的优势也都能在集中化战略中体现出来。对干中小企业来说,集中战略的实施可以增强它们相对的竞争优势。对于大企业来说,采用集中战略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冲突,使企业处于一个竞争的缓冲地带。
2.实施条件:1)购买者群体之间在需求上存在着差异。(2)目标市场在市场容量、成长速度、获利
能力、竞争强度等方面具有相对的吸引力。③在目标市场上,没有其他竞争对手采用类似的战略。④企业资源和能力有限,难以在整个产业实现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只能选定个别细分市场。
3.风险:①狭小的目标市场导致的风险。②购买者群体之间需求差异变小。3竞争对手的进入与
竞争。
二十、零散产业战略选择
1.克服零散--获得成本优势(连锁经营或特许经营、技术创新以创造规模经济、尽早发现产业趋势)
2.增加附加价值--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
3专门化--目标集聚(产品类型或产品细分的专门化、顾客类型专门化、地理区域专门化。)
二十一、新兴产业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1.技术的不确定性。2.战略的不确定性。3.成本的迅速变化。4.萌芽企业和另立门户。5.首次购买者。
二十二、新兴产业发展障碍
1.专有技术选择、获取与应用的困难。2.原材料、零部件、资金与其他供给的不足。3.顾客的困惑与等待观望。4.被替代产品的反应。5.缺少承担风险的胆略与能力。
二十三、新兴产业战略选择
1.塑造产业结构。2.正确对待产业发展的外在性。3.注意产业机会与障碍的转变,在产业发展变化中占据主动地位。4.选择适当的进入时机与领域。
二十四、蓝海战略的内涵
1.拓展非竞争性市场空间,规避竞争。2.创造并攫取新需求。3.打破价值与成本互替定律,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把企业行为整合为一个体系。
二十五、重建市场边界的基本法则
1.审视他择产业或跨跃产业内不同的战略群体。2.重新界定产业的买方群体。3.放眼互补性产品或服务。4.重设产业的功能与情感导向。5.跨跃时间参与塑造外部潮流。
二十六、市场细分
1.消费者市场细分(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行为细分)。
2.产业市场细分(用户的行业类别、用户规模、用户的地理位置、购买行为因素)。
二十七、设计市场营销组合
1.产品策略
(1)产品组合策略(①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深度和关联性。②产品组合策略类型:扩大产品组合、缩减产品组合、产品延伸。)
(2)品牌和商标策略(①单一的品牌名称。②每个产品都有不同的品牌名称。③自有品牌。)(3)产品开发策略
2.价格策略
(1)基本定价方法(①成本导向定价法。②需求导向定价法。③竞争价格定价法。)
(2)主要定价策略(①心理定价策略。②产品组合定价策略。③折扣与折让策略。④地理差价策略。)
(3)新产品定价策略(①渗透定价法。②撇脂定价法。③满意定价策略。)
3.分销策略(①直接分销。②间接分销。)
4.促销策略
(1)促销组合要素构成(①广告促销。②营业推广。③公关宣传。④人员推销。)(2)促销组合策略(①推式策略。②拉式策略。③推拉结合策略。)
二十八、研发的类型
1.产品研究--新产品开发。2.流程研究。
二十九、研发的动力来源
1.需求拉动型。2.技术推动型。
三十、研发定位
1.成为向市场推出新技术产品的企业。2.成为成功产品的创新模仿者。3.成为成功产品的低成本生产者。4.成为成功产品低成本生产者的模仿者。
三十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升级的类型
1.工艺升级。2.产品升级。3.功能升级。4.价值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