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服考研笔记-专题十一《宋代男女服饰及同时期欧洲服饰的风貌》

以下文章内容总结自《中国服装史》-袁仄
简述宋代男女服饰及同时期欧洲服饰的风貌。
(1)①随着宋朝政治中心的南移,南方人的不断增加,长江流域逐渐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在文化上,儒学得到了复兴,由程颐、程颢、朱熹创立的“理学”使儒学得到真正的哲学化,并逐渐成为统治两宋的主导思想。程朱理学的思想也体现到了服饰风格上,朝廷多次定制申饬“务从简朴”,“不得奢靡”,不少学者也纷纷提倡服饰要简洁、朴实,因此整个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色彩质朴而洁净。
②宋初,官制、军制基本承袭唐代,衣冠服饰也袭晚唐五代遗制。官员的公服由袍衫、幞头、革带、革履组成。男子的主要服饰即袍衫,也穿襦、袄、直掇和背子。宋代公服皆“圆领袍衫,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紧身两种形式。官员以袍服的纹样、质料、颜色分等级。襕衫也属于袍衫范围,又称襕袍。襕衫为圆领、大袖,长度过膝,下施横襕以示上衣下裳的旧制。革带是区分官阶高低的附属物,佩鱼是官吏出入城门彼此联络的凭证。宋代开始,凡穿朝服,项间必戴方心曲领。直掇是一种对襟大袖,后背中缝直通到底的常服,幞头是宋代官员的主要首服,帝王百官,除祭祀典礼,隆重朝会需服冠冕外,一律戴幞头,其形制以直角为多,长如直尺。普通男子多戴巾子。
③宋代妇女的服饰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裙、裤等形制。宋代男女都穿背子,但男子所穿的背子不能作正式服饰应用,女子的有正式的规定。背子的形制如衫,但偏窄小,背子两裾离异,前后片不缝合,腋下或后背垂有带子,其外观窄长而平顺,是宋代最具时代特色的服饰。襦、袄、衫、半臂、背心,基本承晚唐五代服饰。宋代女裙多承唐制,唐的裙式和色彩依旧盛行。宋代女子穿裤已有露于裙外的,也有单着裤而不着裙的。帔帛发碾到代为霞帔,狭长形。
(2)宋代时,同时期欧洲正处于中世纪时期。该时期包括拜占庭时期、欧洲黑暗时期、罗马式时期、哥特式时期。中世纪服装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基督教文化的强烈影响。在这种以神为中心的社会环境中,中世纪的西欧人苦恼于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相克的矛盾心理中,服装上也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露体形)两种矛盾的现象,从具体服装形态上看,中世纪服装是从古罗马那南方型的宽衣文化经拜占庭文化的润色和变形,经“罗马式”和”哥特式”的过渡,最后落脚到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北方型窄衣文化。从此,西洋服装脱离古代服装那平面性的单纯结构,与东方服装继续在衣服表面装饰上追求变化相对,进入追求三维空间的立体构成时代。直到现代,服装基本上是北方型窄衣文化的发展和延伸。现代与古代,西洋与东洋,服装文化以哥特式时期为交点分道扬镳。
文章内容为个人考研时期的笔记总结,仅供参考,如有需纠正补充的可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