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指导师浅谈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几个特征
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已是当今非常重要的领域,什么样的孩子是心理健康的呢?有什么特征和标准?本文将简要的介绍主要三个方面。
心理发展和身体一样具有阶段的变化成长性,所以不能机械单一的通过某项指标去下结论。在指导师运用调研工具进行测评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外在表现。所以每个指导师的经验和水平存在差异,其评测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一,心智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的孩子其智力和心理活动的表现都是比较正常的,通过儿童智商测试表可以看出孩子的智力水平。在日常的基本活动动作比如做家务、户外运动都会表现出良好的肢体协调性,对待新的知识其学习能力也很强,不会轻易产生负面情绪。在不断的环境刺激和发育中,会表现出很好的适应状态,与其年龄特征相符。
二,情绪控制能力:人的情绪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心脑神经运作和对环境反应的整合状态。情绪的产生与变化会作用于人的心率、肌肉、呼吸状态等很多方面,比如莫名奇妙的紧张和过度的兴奋等,心理健康的孩子其情绪状态比较稳定,总会表现出一种快乐轻松的状态,这和家庭教育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家长懂得鼓励和赞美孩子,会使其养成正向认知的习惯。相反,有的孩子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平时遇到一些小困难,便总会产生消极的情绪,长期以往,很容易形成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
三,家庭氛围的和谐健康:虽然家庭教育的观念已经普及,但很多朋友似乎并未真正意识到家教方式对于孩子成长的决定性作用,仍会一味的依赖于校园或训练班。校园是树德育人的主要场所,但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就像让孩子学习钢琴、书法,老师可以用精湛的技艺去训练孩子获得特长,但兴趣的产生、专注的热爱是老师难以给到的。
孩子从出生到成人,其最重要的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当你第一次呼唤宝宝的名字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尊重意识就已经产生了。母亲和父亲的角色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塑造孩子的性格、观念和习惯的发展,孩子也会在绝对信任依赖的条件下,通过亲子互动得到学习。看一看动物世界就知道,很多动物无论是飞禽还是走兽,从宝宝出生到长大的关键阶段,不仅要精心喂养,还要耐心教会他们基本的生存技能,以解决食物和安全的问题。人类的高级特征除了满足基本生存条件,还需要在意识、道德、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影响孩子。所以,能够让孩子获得身心健康的前提,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
如果你对心理健康指导师学习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