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讲心理,2-5/13/19,家庭权力/焦虑VS心理空间/能量切换~
感觉我就快要撸完啦~~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定海神针

课中学*&思考:
这个以前看过,但是没笔记
夫妻关系要胜于亲子关系,家庭基本稳定
家庭中的权力斗争
女人通过生育来争取权力。。。。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定海神针
说实话,电视剧里的公公去哪里了。。。我看的小说里的公公也很多都不在。。。因为婆婆通过生育了一个家族掌握了新的权力。。。。
不过现在都2022年了,家族力量什么的。。。回归简单的家庭吧~

家庭的五个层次

课中学*:
自信心>不确定性,恐惧会带来一种兴奋,但是掌控感强,要仔细的分辨自己的感觉
在人生中有太多这样的体验,于是就爱上了这种感觉——我喜欢上了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的感觉,也是n次的体验,遇到什么就去解决什么,去追求,但是随心
我以前知道一段时间的不爽后自己就会有突破,这就是自己很多次的经验,我也不确定什么时候能突破,不知道怎么突破,但是知道,只要继续的去经历,然后继续的补充想要补充的,把生活中的每一次情绪波动都当成练*,每一次想做的但有恐惧的东西去试探着做,克服一下,然后就会慢慢有改变——失败了也没关系
焦虑和心理空间
如果心理空间能*住焦虑,不会失控,反之就感觉自己失控
心理空间如何培养
强大温柔稳定
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要相信他们的创造性
少表扬孩子的聪明,多表扬孩子的努力——这个以后我可以用来赞美别人哎,这不是夸夸话术嘛
家庭的五个层次
下下签是创伤不断的家庭,父母对孩子言语或肢体虐待,孩子没有心理空间,因为不断的被**,孩子处于基本孤独
中下签,父母非常焦虑,但是给了基本安定的生活,不会总是虐待孩子,孩子有一些些心理空间,但父母自己有重大的没有完成的愿望,内心一片荒凉,希望孩子完成自己的愿望,或者事无巨细的去控制孩子,一般常见是父母帮孩子做决定,不过自己就还好
中签,父母虽然没有成为容器,但是不再攻击掠夺孩子的心理空间,孩子不用背负或者少量的背负父母,可以比较自由的发展自己
中上签,父母是孩子的容器,容纳了孩子的焦虑
上上签,不仅是容器,还能很快的帮孩子理解什么是高手境界,这基于父母自己达到了高手境地,身体力行的陪着孩子去到高手境地

能量切换

课中学*:
能量的切换,频道的切换问题
大部分的人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单频道动物: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多时间去切换模式
纠结
感觉自己什么事情上没有充分的表达,事后反复的反刍
完形,自发性,内聚性自我——棒棒的,第二次看到这个概念了
完形就是,发起一个愿望,从发起,升起,高超,衰落,消失,经历了完整的过程,把劲儿给使完了
不管做什么都干净利落干脆,不会事后在反复纠结——没有表达好,没有做好,还要花时间去消化
但如果每个当下能量都释放完,做任何事情都专注尽力高效,然后干净利落的切换到下一个事情中
当一个人能够活在当下,把自己的能量在 当下释放完,没有残留到下一个时刻,这样他、她就可以很好的切换
自发性,就是由衷的相信自己的攻击性和生命力,在表达的时候纯发自然,不是通过头脑,而是生命力的展现,自然而然
内聚性自我,虚假自我和真实自我
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构建的自我,VS,用自己的思维拼出了一个自我,以别人的感觉为中心构建自我,需要思维做太多的管理
心灵很多碎片,自我有一种内聚力,向心力让心灵碎片能够拼成一个圆球,一个整体
内聚性自我就是充分的按照自己的感觉活在体验中的一种感觉,活的轻松不费力,别人也会觉得她非常的自在
纯发自然

总结思考:
我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总结思考有多少,但是我想在开始下一篇之前来进行一些思考
因为我想要重新养育自己,或者说,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养育自己
上一篇里面有一个,内在的小孩是否相信内在的大人能给无条件的爱,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在的投射投影
我相信能给自己无条件的爱
我所缺的就是认知,在***的第二篇中,说到了纠结
我觉得破除纠结当然每刻都活在当下,专注当下是非常必要的,我想起了之前我忘记关暖风开关,忘记关冰箱门的事情,还有现在已**次不高但是依然会有的“心悸”,忽然想,什么事情我做了没,是不是忘记了,是不是忘记打卡,是不是忘记啥啥事情
这都是因为全能自恋的一个问题——对当下不太满意,总是想要下一步完美,这刻想着下刻,或者觉得此刻无聊,就听着小说搞着事情,没有专注
那还有一个点,就是要增加认知,破除纠结,很多时候是,做这个好还是那个好,这个方式行不行,是不是别人说的方式更好,没有真知基础的复盘,很多时候都是在瞎搞。。。。比如如何夸夸,如果只是自己感觉,那就想东想西,但是学了***hebeauty后,知道是真诚、有时间感和空间感,那么决策的时候知道自己基于什么做决策,别人再提意见的时候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选择标准,如果别人真的提供了真知,那就感谢,迭代复盘,如果别人的不值得参考,就一笑而过,不会存在后面还要想东想西的。。。
我就是这样的理论指导派,反正每个人不同,找到自己的方式就行了
那关于好的父母,在内心里的孩子和内心的父母,是什么角色呢,关于自发性的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成熟的支持者
我相信自己的所有想法和感觉都值得尝试和理解,我能在周围都是否定和怀疑的时候托住自己内心的小孩,如果是认知不够,我知道我要去增加认知,而且我现在的认知框架基本都有了,哪里去学也有了,去学就好了,对方不系统的认知我是不感兴趣的,对别人的讲述和归因也都不感兴趣——要说最能说说说的其实是我自己,我真的超级能说,而且,大家犯的错我都犯了,全能自恋,活在想象中,问题超级多,而且自己的条件也就一般,听别人讲真的没啥兴趣,不想成为理想化养育者也没时间。。。。
我觉得以后真的就只能去做挣钱的事情了。。。只有挣钱花时间,和给自己花时间这两件事情能打动我。。。。真的别搞耗时间挣工资的事情。。。真心不需要。。。
想做个价值提供者,换钱~~

接下来从头来总结这次学*的几篇吧,第一篇是关于家庭中的关系,这我以前就看了,就是那时候没有笔记,这个理解就行了
第二篇就是关于***的,第一个认知点是可控感
在挫折商里的第一条就是可控感,原来可控感的原理是自信>不确定性
生活就是不确定性,但是过去很多次的经历都告诉自己,大部分都是能成功的,哪怕失败也没有什么伤害——这里我觉得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真的不要太扩大羞耻感的伤害什么的,全能自恋这种当然是自己解决了,还有焦虑恐惧和内疚这个要通过沟通和能力来解决了
挫折商是可控感,向内归因,不从事扩大到人,时间感和空间感
第三个不从事扩大到人,我觉得这根源是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边界感——这其实也是靠真知来区分的,比如,从摔了个杯子来说 这个人是失败的,那麻烦先定义下失败,什么是成功,按照自己的意志过了自己的一生是成功,失败就是按照别人的意志过了一生吧,摔了个杯子怎么就失败了,听别人或自己来这样延展否定自己才是失败吧——这就是认知的作用
好了,可控感跟挫折商的其他因素好像关系不大
自信>不确定性,是有很多认知,懂得最重要的底线,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那些事情的不确定性没有伤害到这两点,或者其他自己看重的东西,那就去尝试好了,可控感——这反正要活的比较明白

然后来看看家庭的五个层次,我自己在家庭中是中签,就已经很好啦~
我要自己去到高手境地^_^这是我之前就想好的,我这辈子一定要真正经历做到的东西
我有很多次这样的经历,第一次是没有什么能力收获,但是有了自信收获,然后到每次感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真正知道了是怎么回事的那种爽感,get了**的那种自如,就蛮欢喜的,就很想在自己想去的方向都找到**。。。。从刚开始不知门道,到入门后各种自如,感觉真好^_^,只不过自己这个不参加竞赛。。。。但没关系,我会把挣钱当成结果衡量的。。。

内聚性自我就是我想要达成的——活着毫不费力的自如,不纠结
要做到这种,想要每刻都全力挥洒能量,不留遗憾——我自己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其实还是得留下目标和checklist,培养出自己的*惯,比如,每次出门前的checklist,我的**里很简单,所以好做,生活细节也要
其次是关于内心,我经常看小说导致晚上时间不够用,拖延睡觉时间,这个。。。。我觉得现在来说也不是大事儿,今年过去明年再过去应该就可以搞定了吧。。。。
继续学*

over~
这封面酷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