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哪所公办学校比较好?传统非遗进校园 传承文化润人心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2023年4月21日,在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开展了“非遗工匠进校园”活动。
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吉林省科协和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主办,长春公关学校保育航空专业部2231班承办。
学校邀请了非遗编绳传承人李亚峰到校指导,并向学生介绍了编绳的相关知识。吉林教育电视台《职有魅力》到校采访并全程报道。
非遗走进校园,可以让学生们在温暖轻松而又丰富多姿的教育氛围内自然成长,培育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学校将会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升艺术素养,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佩结于身上,挂结于墙上,绳结作为现代装饰,实用性强,更有其结中意蕴。结虽有终,却系进无尽绵延的美好寄托和期盼。看似简单的绳结,初次上手编织却不简单。越是看着简单的手艺,越是需要细心揣摩和练习,也只有沉得下心来的巧手妙思,才能把手心的线绳编织得精美和特别。
在活动过程后中,学生们学艺的热情有增无减,跟随非遗匠人的讲解认真学习,此时此刻它的存在似乎早已超乎一条简单的红绳。
活动最后,陈春明副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思考练习,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认识传统文化,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在非遗编绳传承人李亚峰老师和2231班学生共同努力下,活动圆满结束。
透过小小的绳子本身,连接起的是一份中华人民代代相传的智慧,传承的是不朽的文化精神。绚烂多姿的艺术造型,丰富瑰丽的色彩语汇,深藏沉淀的文化象征,暗含的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跨越千年的情节,传达的是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让世人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不朽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