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灭之刃 游郭篇》— 保守、笨拙但合格的文戏改编

《鬼灭之刃 游郭篇》完结撒花!

本以为第二季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结果没想到在昨天本作就迎来了结束,只能说希望已经制作确定的第三季能够来得更快一些吧!
对于《鬼灭之刃》这个系列,我之前已经写了两篇专栏去聊了聊我的看法:


尤其是前者,算是我对《鬼灭之刃》动画整体的一次概括,即便放到了剧场版、乃至于现在的第二季,基本上想要表达的东西也都还是有效的。
那么既然东西都能够被之前的文章概括,我的这篇文章还要说些什么呢?
这次,比起针对性的讨论《鬼灭之刃 游郭篇》本身,我想要就一个常见的批评:“《鬼灭之刃》的文戏拉胯”,来更进一步地聊一聊我的看法。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哦!

《鬼灭之刃 游郭篇》,又或是整个《鬼灭之刃》,具体是什么“文戏”,让大家感到不满呢?
就我的观察,大致上可以归结为三个:
一个,是大量且冗余的口说台词;
一个,是各种回忆的穿插;
再一个,是不合时宜的喜剧处理方式。
我们一个一个来聊。

首先,大量且冗余的口说台词。
这个问题是否存在,且是否对观感造成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否只是因为存在大量的“口说台词”,就代表文戏拉胯呢?那肯定是否定的。
实际上口说台词,这件事本身并不构成问题。
例如《物语系列》、《四叠半神化物语》、乃至于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三月的狮子》,这些作品中角色独白的情况,我认为比起《鬼灭之刃》还要多得多;但是对于他们,我们并不会说文戏糟糕,相反的我们还会觉得它们的文戏做得非常出彩。
这其中的差别,我认为有两个:台词文本的设计功底,以及画面上的演出能力。

先不提画面上的演出,单就文字本身的设计,以及对白的有趣度与深度,这些作品所带出来的直观感受,都已经非常强烈且优秀;再加上画面上的演出加工,使用多重风格、多种方式、甚至是直接把内心世界再创作出来,这些都使得观众在视觉上不会感到特别单调,进而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在一部动画里接收这样大量的文本。
而反观《鬼灭之刃》,我认为比起画面上处理得不够好,更多的还是台词本身写得较为直白且单调。很多地方炭治郎所阐述出来的台词,其实就是对眼前画面的再描述,而相同的信息作品已经使用画面呈现过,所以再用台词去重复一遍,这就会让观众多少产生拖沓的感觉;尤其,《鬼灭》此时的重心显然放在那炫酷且爽快的打戏的情况下,这部分拖沓感所带来的干扰,多少也会被放大。
也因此,我才会说《鬼灭之刃》的这个问题确实会对观感造成一定的影响。

只是,你如果进一步地问我这个问题是否致命:是否只是因为台词写得不好,就能因此去全盘否定《鬼灭之刃》这部作品,那我肯定是不同意的。
首先,对于现状的复读,不等同于剧情本身出了问题;它只是对整体节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次,即便它的台词写得不够好,它也有着一定的功能性,也就是借此去传递出角色的情绪。
当角色透过他自己的“口”去确认当下的情况,因此得出己方弱势的结论,却同时依旧选择拼命去和敌人战斗,却始终在和自己心中的恐惧做斗争的时候,它所能够带来的感染力、它对于角色内心所展现出来的表现力,我认为也算是充分且强大的。
当然,我能够理解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手段;如果作品能够对台词进行更好的改编与精修,《鬼灭》一定能够达到在不那么拖沓的情况下,将角色的情绪更精准地传递出来的效果。

然而,想象很美好,具体在执行上,我们可能会面对两个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是这样的改编,是否会改变对作品的角色塑造?
第二个,是如果我们对当前的台词进行更进一步的修正,是否会反过来造成信息上缺失,乃至于会导致情感上的断层?
换言之,大刀阔斧的对现有的台词与文本进行修改,在它带来我们所想象的利好之前,它是否会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呢?毕竟多余的信息与反复的强调,怎么也比人物塑造的不足、比信息缺失所导致的逻辑与情绪断层,还要好得多。
所以,如果制作组没有这个信心去做好这样的精修与改编,如果这样的尝试反而弄巧成拙了,那么届时我们所批判的,很可能就不只是拖沓的这个如此轻微的问题了;或许也是因为这样,制作组才会选择这样一个保守的、笨拙的改编方式。

实际上,我认为很多被喷剧情的改编作品,它们的问题有可能就是因为制作组想要尝试对原本的文本进行巨大的改编,却无法改好,才会导致剧情逻辑与情绪出现断层,才会造成观众在很多个当下出戏。
当然,作为改编动画,进行这个程度的改编,在很多时候都是必要的;尤其是那些原作文本量远超出动画篇幅的作品,不去对它的文本进行删改的话,那么它不仅不可能把故事讲完,所带来的拖沓感也不是《鬼灭》所能比较的。
只是,透过部分失败的改编我们确实也能够明白,对原作文本进行重新编排与精修,绝对不是一件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而《鬼灭》选择了这样保守的方式,我认为虽然无功,但其实也算得上是无过了。

说完了第一个,其实对于后两者我想要说的也就大同小异了。
各种回忆的穿插,它同样是导致节奏拖沓的一个问题;但是透过这些回忆,我们能够对角色产生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能够让角色因此而被塑造得更加立体与丰满,所以我其实觉得这样的穿插在我这里算是利大于弊。
真要说,不合时宜的笑点穿插,对我的影响会比较大。毕竟现有的这些笑点,不仅会导致节奏上的拖沓,更严重的,是它对情绪的连贯性也造成了破坏。尽管我能够理解作品是想要试图借由表现角色之间的互动,来中和当下那过分紧张的情绪;但是在我看来,当作品此时的重心已经放在了与对方的战斗上,已经想要着重展现那剑拔弩张的氛围,突如其来的搞笑,会把前面所铺垫的一切,在这瞬间抹杀掉,并造成情感上的严重断层。所以,要不是作品在打戏上的优秀制作,能够迅速地再将情绪补上,再加上这样的笑点穿插也不算多,否则这个问题确实是还挺严重的。
但即便如此,整体上我对《鬼灭》文戏的态度就是:
我认为《鬼灭》的文戏确实算不上好,《鬼灭》的确因为它文戏的处理影响到它打戏上的爽快感;但,我依旧不会认为它的的文戏拉胯,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太过中规中矩的表现而已。


最后,撇开对于文戏的讨论,对于《鬼灭之刃 游郭篇》,我具体的感想又是如何呢?
首先,它的表现确实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毕竟即便它的文戏处理在我这没到拉胯的地步,但它还是拖累了它那优秀的打戏;这就使得即便本作中有很多打戏在看的当下热血沸腾,但事后回味起来,感觉也还是欠点意思。
当然,这个欠点意思,也不只是文戏表现所带来的,而是《鬼灭》自身在情节设计上也没在《游郭篇》中有特别的突破。尤其,它此次所选择的地方,其实是一个特别具有时代背景、且特别值得深挖的场所,但它所呈现出来的大部分内容,却仍旧是很直观的与鬼之间的战斗。而这样的战斗,蜘蛛山、无限列车、到这次的花街,已经重复了好几次,这就很难让人再眼前一亮了。

只是,即便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即便间中也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我自己也还是很享受这个篇章的。
和前几个篇章一样,它依旧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人物,依旧有着在我看来足够好的人物塑造,以及超棒的打戏,这些都让我在观感上得到了满足;与此同时,作品透过这些所表达的价值观,无论是剧情中期炭治郎暴走前,他所展现的对于普通人的性命的珍视,还是在最后一集中,作品借由对两个鬼的过去的揭示,所展现出来的那股为了生存拼尽一切的倔强,都让我感受到了一股纯粹且直击心灵的气势,并让我为之动容,为之触动。
也是因为这样,《鬼灭之刃 游郭篇》在我这依旧算是一部优秀的、值得去看的作品;尤其如果你已经看了先前的几个篇章,那么这部《游郭篇》,也的确没有什么理由被错过了。
简单评分:8.8/10
ps:本来没想要写这篇专栏的,毕竟如同我在开篇说的那样,对于《鬼灭之刃》这个系列的大体观感,其实和我当时在第一季的观后感,也差不了太多。但是,近期关于《鬼灭》文戏拉胯的说法实在是太多了,而我真的觉得这个改编到不了拉胯的地步,再结合上我这阵子对于文戏的一些思考,于是就还是出了这篇简单的专栏去讨论这个问题。
当然,比起我文章里所讨论的,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会这么去论述《鬼灭》,可能还有另外两个更直观的理由:一个是很多人比较的不是一般作品的文戏处理,而是和《鬼灭》的打戏去进行比较,而如果真的这么比,那么它的文戏确实很难不拉胯;另一个则是受到了《鬼灭》的高人气的影响,觉得它“德不配位”,所以要找一个坚实的理由去驳斥这部作品,而其中做得确实不算很好的文戏,自然就是最佳候选了。只是,虽然我也不觉得《鬼灭》“德配位了”,但如果就纯粹地问我它好不好看,我的回答也还会是“好看”。
ps2:本篇专栏依旧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主题论述的环节,这一方面是这个篇章大部分的内容都放在了打架以及人物的塑造上,所以即便它在中期以及最后一集抛出了一些我认为可以深入去聊的内容,但在我看来现阶段素材还是不够完整;另一方面毕竟动画也还没真的做完,且我们也很清楚这个系列大概率是能做完的,所以有关于这部分的讨论,就让我们等到它动画正式完结之后吧!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