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驻镇江日军野战仓库与补充马场

2023-09-29 10:25 作者:西津旅程  | 我要投稿

抗战爆发前,江苏镇江是长江下游重要的粮油、煤材等基础物资集散地,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内水、海运周转港口,日军攻占镇江后,镇江的物流地位在战争环境下更加得以凸显。

抗战时期,驻镇江日本军队包括了陆海军、航空兵,军兵种可谓门类齐全。与此同时,日军勤供保障系统在镇江也有一些单位派驻,对控制沦陷区经济命脉和保障日军军事活动,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镇江日军野战仓库

日军的镇江野战仓库,主要作用是储备战备物料(主要是粮食、布匹,有时也会储存一些枪弹军械),供应镇江周边日本驻军使用,同时也是垄断和控制地区粮食市场的机构和物资经营单位。

镇江地区的布匹、杂货、火柴、面粉、大米等在日军宣抚班的安排下,由野战仓库供给销售。市场上收购的紧俏物资和战略物资,则大部都要交给野战仓库(背后是日资商行)。其在镇江地区强占控制的许多基础物资,也会被直接海运日本及上海等处的日本工厂作原料。

所以这类“野战仓库”亦被称为“易粮场”、“军粮仓库”,后期一般由驻地日军军队的“经理部”负责管理。

由于野战仓库的这种职能属性,其对设库位置是比较挑剔的。镇江由于优良的运输条件,其野战仓库被设置在了镇江江边二马路沿线(即现迎江路周边),紧靠镇江港,又临镇江江边铁路货场,转运条件极佳。

日军镇江野战仓库位置示意图
该位置在1947年版镇江1:10000地形图里的情况
1949年4月间该区域情况

2、镇江日军野战补充马场

抗战时期,日军在镇江城内外有多处养马场和军马治疗所,比如省立镇江体育场、河滨公园、七里甸、镇江市公共汽车停车场等就曾被日军改作养马场,破坏极大。

现代人已不了解的一点是,由于有大面积的山地草甸地形,镇江在古代一直就是周边非常重要的养马地。明代弘治年统计,镇江府共有马场 21 处,如小教场草场、港西草场、车院草院、黄甸草场、三里港草场等,当时各群马场共有种马812匹,所以镇江有诸多日军马场也就不奇怪了。

目前查询到的镇江日军养马场资料,最大型的是位于镇江七里甸,现在镇江中学和营房街部队地块的“中支野战补充马场”。

中支野战补充马场
中支野战补充马场
中支野战补充马场

从其布局来看,规模很大,内部有多种功能分区,应该属于一个大型的区域性马场机构。

1947年该地块情况,为镇江中学、国军陆军兵营及后方军医院。

七里甸附记:

现在的镇江中学为战后1946年底迁至七里甸重建而成,而最早的镇江中学在1930年代初已演变成一所小学师范(改称省立镇江师范)。

1935年,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从南京迁来一所省立南京中学,重建出一所镇江中学,所以现在的镇江中学其实和1892年创校的南泠书院,历史继承关系并不密切。

而迁镇时期的省立南京中学校长(现在的镇江中学实际前身)张海澄,因不满时局反蒋而辞职,并创办“私立京江中学”,也就是后来的镇江一中。

驻镇江日军野战仓库与补充马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