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启事
我在街上贴了一张我自己的寻人启事,并留下了我自己的电话号码。
接到第一通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写数学作业。电话那头是一个严肃的中年女人。她告诉我:“这姑娘背个大书包,好像要压驼背了。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在冲别人笑。假笑。”
我挂上电话,继续写数学作业。其实数学挺好的——不过仅限于我会做题的时候。简单的数学题可以让我晾一晾脑子,不必发动观点和情绪,用惯性进行下去即可。
写完作业后,我想了想,要不要把寻人启事撕掉,发现没有必要。我又犹豫了一下,或许我应该用个其他的号码,但后来也没有换。
一段时间之后,我接到第二通电话。是一个年轻男人打来的。他的声音很好听:“她走路太快了,而且看上去特别冷漠,我本来想和她说句话,但我没来得及。”
挂上电话后,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哭了。他的声音像在我骨头里跑步一样。我怎样都甩不掉这种感觉,像是生了一场大病。
后来过了很久。我曾经几次经过那条街。寻人启事被雨水浸过,变得有点模糊。但电话号码还是很清晰。
那段时间发生过很多事。我和街上的很多人打过照面。我相信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注意过那条启事,但他们每次和我四目相对时,都只是短暂地亮一下眼睛,然后匆匆而去,像是与我共同保守了一个秘密。
然后,我接到了第三通电话。是一个大哥打来的,微微带点方言:“我看见她了,背个大包,长得不咋高兴,对就那条街上,染个红头。对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啥意思?”
我想起自己在寻人启事里胡编乱造的语言,有些惭愧。
“你看过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吗?四体就是三体的下一部,但啥时候出版就随缘了。”
大哥不高兴,把电话挂了。两个小时之后,他又打过来,旁敲侧击地问我将如何答谢他——我这个人,会值多少钱呢?
这个问题我不想思考。而若想尽快摆脱此类大哥,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你只需要变得和他一样,他就会躲得远远的。
随后,安静的一周,一个月,或许甚至一年,平稳地过去了。有一天,我又走到那条街上。我已经很久没来过这里了。
我看到一个女的,凑在寻人启事跟前,拿着我的旧手机拨号。可悲的是,她谁也不会找到的。
在她输完号码前,我抢先一步,把那张纸撕掉了。上面的脸早就消失了,号码也模糊不清。
于是事情就只是这个样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