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忱:心理学之“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
当您走在街道上,看见角落堆了一包又一包的垃圾,但奇怪的是那边根本没有垃圾桶,也不是特别规划出来的垃圾堆放处,而且路人经过时,顺手也把刚喝完的手摇杯丢在垃圾旁。这种积非成是的乱丢垃圾行为,就是受到破窗效应影响。
破窗效应:第一扇破窗背后真相
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s thoery),是由犯罪学家威尔逊(James Wilson)和凯林(George Kelling)提出的理论,表示一栋大楼,若有一扇窗户破了,久久都无人理睬,接下来,将会有愈来愈多窗户遭到破坏,甚至开始出现小偷和罪犯。
他们认为,“第一扇破窗”等同于“示范性的纵容”,间接给人一种无秩序、可以任意妄为的氛围。
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活中,愈是脏乱的地方,愈容易有人乱丢垃圾;愈欠缺打扫的厕所,也愈容易有卫生纸散落在地面。
破窗效应与生活:你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由于人性中的惰性,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形成一个坏习惯要费力;好习惯需要长时间一点一滴累积,而破坏一个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往往瞬间即可完成。借用纪晓岚对联中的话,坏毛病“如秋草芟难尽”,好习惯“似春冰积不高”。
一旦个人放松了对坏习惯的控制,无形中就会像“破窗效应”所描述的情景一样,身体里越来越多的坏习惯就会滋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