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还是有用的,同一个剧组演员采访差距也太大了……

想起小时候,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子,不知道因为什么,我的父母并不重男轻女,他们一直都跟我说,我和我弟是一样的,对我和我弟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我跟我弟的感情比对我家任何一个亲戚都要深,所以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后来我想,可能是因为每节数学课,总有老师说:女同学们不要骄傲,你们一定要加倍努力,未来高年级了,你们的数学就不会有男生那么好了,女生学数学就是比较困难的。
也可能是,玩一些游戏的时候,总有人在旁边说,害,他是男孩嘛,你赢不了也正常。
又或是学自行车的时候,别人都学会了,我却不会,也有人会说,没事,他是男孩嘛,学得快一点机灵一点很正常。
好像在他们的眼中,活泼机敏是男生的特质,而安静才是女生的特质。
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想打破这个观念,是一种从心底里的,对这些话语的反感。所以,我开始模仿一切男孩的特质。
我大喊大叫,乱跑乱跳,玩男生玩的游戏,剪短头发,不穿裙子,学习他们的行动。哪怕,那些,其实并不是我所想要去做的事。我自以为这样,我就可以拥有聪明灵敏的特质了。甚至每当周围的大人或者朋友和我说,你怎么像个男孩一样的时候,我甚至会很开心。
到后面,我突然发现,聪明和机敏从来就不是男孩的专利。把自己包装的像一个男孩子没有让我开心起来。我依旧是一个女孩。
可我也意识到,我不应该讨厌女孩这个事实。或许这样会暴露我其实不喜欢我自己。我应该为女孩证明,女孩的特质也是值得赞扬和追随的。可我突然好像又陷入了一个新的极端。我开始痛恨那些具有男生特质的女生,短头发的,穿偏男性服装装酷,天天嘴里就是打游戏的女生。她们越被人说酷,我却越不理解,我指责她们只知道发扬男性特质,是她们让安静温和,喜欢看书这种女性特质变得很low,是她们在助纣为虐。
那然后呢,我看见酷姐姐就划走,又刻意的避免展现男性的状态,表现出我很喜欢我这些女性特质的样子来支持女性的特质。
但是我好像依旧不开心。
然后我又是在哪一刻突然发现,我好像又错了。
我们本就应该做我想做的事,任何人都有喜欢短发,喜欢游戏的自由,她们拥有那样的特质,可她们依旧是女生。安静温和的,喜欢刺激性不强的活动的,也是女生,也会有人喜欢安静这种特质,也会有人喜欢爱看书的孩子。聪明机敏其实是某一种人的一种特质,不是专属于男生,男生中也会有安静的温柔一些的孩子,他们也不该被冠以娘的称号。所以安静敏感也不是女生的专属,它也只是一个词而已。它们只是用来形容一类人。
有一次我学车,教练无意中说了一句:男孩就是要机灵些,一会儿就学会了,你不要着急,你慢慢练,自然是能够追上他的。
我很想反驳他,可是不行,我知道,他带领过这么多学生,自然是见过无数例子才会这样说,所以我拼命的想快点学会,我想证明,不是只有男孩子才会学的那么快。可是,无论我怎么追赶,我也不能以那种飞快的速度把车学好。
该怎么办?
我看了一本书,里面有一个女主人公,父亲一直希望他是个男孩。她拼命的赚钱,学技能,照顾着她的父亲。想要证明她不是个男孩,也依然能成为家里的骄傲。可是直到父亲临死的最后一刻,那个父亲却也只是留给他一句:你要是个男孩就好了。所以她陷入了心理困境,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把已经做得很好的事不断的重复,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到位,但是父亲已经死了,她永远也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他的认可。
我和她还挺像的,我总是想向周围的人证明,比如我一个女生也可以学好数学,我一个女生也可以学好滑板这些表面上看上去比看书难一些的事情。可是我总是做不好,我无法向他们证明,所以我总是在怀疑自己。
那本书最后,女孩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和她说:你理应享受现在所得到的一切,无须惭愧,无须证明给任何人看,也无须不安。这是你应得的。作为一个不如你的男人来说,他甚至没有资格去评价,不管他是谁。”
即使我的数学不太行,可依旧有数学很好的女生学霸,即使我不会开车,不会滑板,依旧有技术高超的女性赛车手和滑板练习者。她们就是对那些不当言论的真正的反击,我无需强迫自己突破那个极限,我只需要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总会有人来打他们的脸,因为本来就是他们的片面,不该被强加在你的身上。
那天看了路温的一个视频。我又想起很多东西。
我曾在一个B站的视频下发布过一个评论,我说,一个作品里有再好看,人设再完美,再吸引人到男性角色,如果它女性角色的刻画的不好,我就一点看下去的欲望都没了。我感觉有很多作品时常会陷入一个怪像,当一个作品里有一个非常好的男性角色,就会给人一种女生配不上他的感觉。我总是会觉得非常不舒服。
视频里提到男频和女频小说的区别:男频小说的主题大多是征服嘛,而女频小说大多是感情,而且喜欢围绕着一个人设非常好非常好的男主为核心来展开。
想到这个还蛮悲哀的,确实如此,而且很多人会因为这样无比美好的男主而期待着女主放弃理想和男主在一起。
我很遗憾,我时常觉得自己也是如此。我无法克制自己对那种童话般的感情有着向往,虽然不至于那么夸张,可我很确信女生中部分人都是把感情这个东西看的很重要的。我很确定,我看过很多小说,我会不自觉的就很关注男女主感情线的部分。其实我会希望女主有自己的事业和想法。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这种想法的来源是,由于我明白其实男生是更看重事业而非感情的,然后报复性的希望女生也可以不这么在乎感情,专心搞事业,但其实,或许只是对男生那种想法觉得不满罢了。但是,我自己写过小说,我是一个不喜欢读自己写的小说的人,但我偶然间看到我自己写的故事,没有男主人公,一个顽强,美好,温暖,又有乐趣的人逐渐成长起来。那是我想成为的人,想成为的那样的女性。我也会因为在一些家国情怀的书中,因为读到里面的女性因为男性要保家卫国比如离开家去参军这种事而和男性大吵的情节表示难受(因为我打心眼里觉得很多女性也依旧大爱如疆,有很高的报负和情怀,绝不是只想着小爱的狭隘之人),我明白我内心深处绝不是一个只想要感情,而没有自己追求的人。我盼望着也能成为历史中的一颗红星。
所以我或许还是个很悲哀的人。
但是,我知道自己是在改变的,无论是以前对男女生特质的想法,还是对自我追求的反思。我知道自己不断在进步,我会逐步喜欢我自己,我很开心。
那天在抖音看到一个视频,关于厌女的讨论,它说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厌女的。
我很赞同这一点,但是我点开评论,一大把人都在混淆这个点,他们都在说:我厌恶世界上的所有人,包括我自己。
我总是会觉得这样的人很自大,他们觉得自己很看得清现实,就像时常说自己多么喜欢钱的人一样,他们或许觉得别人不敢把自己爱钱说出来,而他们活的这么现实才是聪明之举。但其实,我相信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是爱钱的,但是我不宣扬是因为我知道,真的有很多人是将这些事置之度外的,他们默默的奉献着,他们是高尚的人,我不想将它们形容成一个傻子。
就像厌女的视频,明明可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可是评论区偏偏就要用这种梗来展示自己的通透。但是我知道评论区的人发的评论应该都是真的,因为厌女的人有很多,厌男的人同样也有很多。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评论来模糊视频的观点。我不想这样,我时常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厌女的,但我已经一直在往前走,一直在反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我越来越喜欢自己,我便很开心了。
来这一世的意义已经很难寻找了,若是在不快乐些,不对自己信任些,还不如死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