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单依纯的唱功,谨防舆论陷阱与别有用心群体

2022-11-07 13:43 作者:_纯属娱乐  | 我要投稿
  •  转载自冷漠の微笑 

    此次心火合作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单依纯完成的水平比我想象中还要更好一些。

    【姚贝娜&单依纯 心火】经过姚贝娜的亲自开光,过往对她唱功方面的任何质疑都会烟消云散。但纯牛奶们毕竟在这个领域的认知还处于开拓阶段,在一些概念上的解读很容易被某些用心不良的群体带跑偏,如果这些跑偏的东西积累多了,变成了群体记忆,其实并不利于我们对外宣传,更不利于我们认知真实的她。

    接下来说几个经常会在网络上见到的舆论陷阱。


陷阱一:单依纯没有强混,高音都是平衡混和弱混。


    先从最近的舞台说起,大家都在关注心火中最高音Eb6-E6的头声海豚音,但真正值得关注的反而是副歌一开始的重机能强混B4连续咬字,以及被遗忘时光中后面的C#5-D5高音。
    她现在吸气做的好,喉位可以放的很低,同时她的口型横向打开要比之前大很多,配套的通道宽度和声带挡气面积较大,真声比例高(重机能)。
声带和气息的协同恰到好处(听起来舒服圆润饱满) ,不会感觉因挤扯导致听感发白,听起来也不会感觉闷在嘴里无法释放出来。高位置泛音充沛因此听起来不仅有亮度,也有足够的轰头感。这在新生代女歌手中是独一份的。
    大家应该都会感觉这首歌单依纯和原唱的感觉非常相似,因为姚贝娜就是同样的发声体系,只不过她的功夫更深,呼吸做的更好,声音的支点会更扎实,能维持不换挡的动作一直到E5甚至F5,这个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绝大部分vocal系女歌手一般在C#5(少数在D5,极个别如惠特尼休斯顿可以维持状态带到Eb5)就会主动卸力换声,单依纯现如今可以把不明显换声的状态维持在D5(被遗忘的时光),在下一个Eb5(心火)进行换声,已经非常出乎我的意料。

    此前她声乐上的两个短板(仅仅相对于自己的其它长板,并非比同期的任何人弱),一是强声高音的力度和真声比例(重机能),二是低音的下潜和稳定性,其本质都是对声带中甲杓肌的主动调用和开发所驱动的声带缩短变厚的拮抗动作,而从《心火》中可以惊喜地发现,她的开发方向正是朝着解决这两个问题而去的,这种声乐上的超强悟性令人叹服,她发声体系的最后一块短板将会随之补齐,不会再有任何技术上的缺陷,今后也不再有需要攻关的重大技术瓶颈,只需要进行量的积累即可逐步完成质变。

    她是真正的声乐天才,至少在20岁这个时间节点,我没见过谁能做到这一步的。


陷阱二:单依纯的声带机能不够好

    声带机能。这东西其实被误解的很深:声带机能本质上是肌肉强度、耐力以及闭合惯性的三者结合体。这东西很大程度上是靠后天的训练和开发进行提升的,并非很多人嘴里的“钉死了上限”。
    打个比方:姚贝娜在2007年的时候强唱个平衡混F5都很虚(甚至稍微使一点力就破音),短短数年时间就可以开发到唱高强度重机能的F5也能拖长7秒,此外林志炫林俊杰李健之类的例子太多,不胜枚举。更何况,单依纯的先天机能不但不平庸,反而是很优秀的一类,虽说不算什么逆天机能怪,但放在职业歌手里面也是绝对的上等,在毫无开发的时候就可以原地直拔唱强混E5平衡混G5,稍微开发一下立刻就产生质变,如果这种本钱都被黑平庸甚至是差,那整个乐坛也确实没几个算好了。
    有些群体自己什么都不懂,却喜欢抓着这块不放带节奏,为的就是想证明单依纯的上限不会高,基本就到这了,对此我只能理解为对她进步速度的恐惧,希望焊死她上升的车门,别无他由。


陷阱三:单依纯的音域狭窄

    单依纯目前展现出的总音域接近三个半八度,即使是混声音域也高达两个半八度,放在任何歌手中都是音域极为宽广的存在。
    目前单依纯在录音作品中出现的最低音是星芒中的Bb2,不过已经接近叹气气泡音模式,因此一般不会算进有效音域。低音的话还是会以热汤中的完美D3为标杆,高音的话在心火出现了E6,但实际上质量混声只到G5(我爱),目前展现出的高质量混声到E5,根据她最近的表现,我判断她完全有拿下更高质量F5-G5的能力,希望后面可以展示。
一般来说在进行唱功评价时,音域往往是最没用的指标,是因为当你足够深入了解歌手的技术取向和技术功底时,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什么样的音域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正如我们不能在评判唱功时拿小沈阳去压李健,也不适合用一些原生态歌手去压姚贝娜。

    目前单依纯的强势音区在Bb4-E5这个区间,在此区间内,30岁以下的歌手没有一个音可以跟她打的,只有巅峰李佩玲会在C5-E5部分持平。这部分对应的男声音区是F4-B4,正是最富声乐表现力和声音动态的黄金换声区,唱好这一段的难度和重要性往往比唱好更高的音区要更大。


陷阱四:声乐技术和高音不重要,唱歌有感情才重要。

    声乐能力是单依纯作为歌手最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她从好声音至今一直耗费了最多心血的领域,你们可能想不到一个真正的声乐技术控见到她会是何等欣喜。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了解这个领域。也希望大家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不要再打着“高音无用论”和“技术无用论”的旗号,这反而会在舆论上让她陷入不利地位。
    对一个歌手,尤其是优秀的歌手来说,高音重不重要?重要。单依纯的高音好不好?好。 高音重要不等于越高的音越重要,更不等于只有高度重要,质量和动态不重要,一个优质的高音,必然是能收能放、没有诸如发白、压喉、撑大、挤扯等不良听感的,是圆润的、饱满的、通透的、有控制力的。

    至于技术和情感的表达,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一切技术都是为了作品表达服务的,而情感——或者用情绪更为合适,它是表达这个概念下的一个子集。换言之,在技术和表达二者中,表达才是第一性的,它催生出技术,而非相反。而某些人讳于承认这个最基本的逻辑,原因也很简单,顺着这一条推下去,很自然地就会得出另外两条结论:一,理论上如果你不需要多少声乐技术也能准确而合适地把作品诠释的很好,那么技术对你而言就没有多少价值;二,如果你被普遍性地认为在表达层面上存在问题,那么你的技术大概率有缺陷。这两条推论无疑会打某些vocal原教旨主义者的脸,他们宁可让技术和感情永远去对立,也不愿意直面现实。这可谓声乐领域「真空中的球形鸡」。

    永远记住,是先有需求,再根据需求去想出实现办法,而不是凭空去盲目创造需求。单依纯目前走在一条真正大道上:技术和感情的有机统一。至少现下的乐坛,我没见谁在这方面做的比她更好。

备注:👇

冷漠の微笑: 回复 天下唯我哈哈H :表达第一性,技术第二性。不是技术决定情感,而是情感决定技术。所以情感不够好的,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有问题。

冷漠の微笑: 回复 天下唯我哈哈H : 先有音乐的理解,明白需要表达的情绪,再根据这些表达的需要去分配技术甚至是创造技术。如果不需要什么技术就也能把感情表达的很好,那么技术在此时就没有价值。只不过音乐作品是多元的、与时俱进的,因此会根据不同的作品催生出各种声乐技术。

冷漠の微笑回复 天下唯我哈哈H :表达第一性,技术第二性。不是技术决定情感,而是情感决定技术。所以情感不够好的,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有问题。

冷漠の微笑回复 tiger1210 :正是,很多人的技术实际上是在盲目创造需求。


陷阱五:单依纯没有唱大歌的能力。

    先不说星sailing就是典型的大歌,就说最近的心火,虽然披着抒情和R&B的外皮,但本质上也是一首典型的励志型大歌。这首歌也有几个翻唱的版本,除了姚贝娜本人,也就只有单依纯把握到了这首歌的脉搏,驾驭的非常漂亮。所以这句话也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说这话的人,目的依然是希望大家锁死对单依纯期待值的上限,既悲哀又可笑。
    事实上,单依纯漂亮开阔的高位置、通透自然的发声、大气舒服的咬字,没有一点不适合唱大歌,即使是之前相对短板的强混也在飞速提升。某些看似适合唱大歌的人真唱起来效果还真未必就比她好,合适的技术配合合适的表达才是关键,而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场外因素。

    希望大家在理解单依纯演唱能力的时候,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要陷入到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怪圈中,更不要盲目否认她最有优势的领域。

人家说你没有,你就顺着他们说吗?
你要告诉他们,不仅有,而且比你们做的更好。

    我愿不愿意拿出来用,是我的事,但只要我拿出来的那一天,必然就是成熟的东西,你们望尘莫及。

    以后如果见到任何人试图用曲解、窄化的方式轻易圈定了单依纯的演唱和未来发展,就应该第一时间警醒过来对方的成分和用意。包括但不限于:
    单依纯只适合唱柔情细腻的歌,不要碰有power的歌曲和有艺术性的大歌;
    单依纯还是老老实实唱抒情芭乐和R&B,风格有限。(试问连芭乐和R&B任意一种都唱不好的人还谈唱功?)
    单依纯唱歌只是肤浅的好听,缺乏高级的艺术性。(乐子人发言)
    单依纯只是音色流,别碰大diva歌曲。(不好意思,不但要碰,而且比某些要音色没音色要技术没技术的人唱的更好。)等等。

    最后再多说一句,大家务必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在网络上打着“双粉”和“多担”旗号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们欢迎一切喜欢单依纯的人,但对于那些打着大旗扯虎皮,先蹭单依纯的热度再暗搓搓地利用阴阳言论踩她暗捧其正主的群体,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全力抵制。


By: 

冷漠の微笑




关于单依纯的唱功,谨防舆论陷阱与别有用心群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