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申论A卷答案
第一题:
请结合“给定资料1—3”,总结概括部分地区在保护和发展地方的特色文化方面的成功做法。(2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50字。
【答案】348字
一、文家村:1、传递婚庆新风尚。设文明礼堂,村民做义务服务志愿者,背诵新编三字经,赠送家风牌匾与家训,婚礼简单有意义。2、深化升华孝善文化。建设文化展览室,专设家风墙,总结家风家训;树立文明墙,宣传美德孝贤故事;组建志愿者队伍,服务独居老人。二、潮州市:1、保护遗产。潮剧申报非遗,融入家教;文旅结合,保护古城格局与古街巷,推进古城保育,活化实施微更新微改造。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启动文化遗迹和文保单位修缮工程,探索文保单位活化利用;设立国家级工作站,推动文化走出去。三、山东省:1、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红色影视基地,建设纪念场馆和教育基地;辟建革命历史发展馆,修缮布展原址民房,举办展览。2、开展“乡村游+后备箱”工程。推出红色乡村游路线,配合自驾游行动。
【提示】
1、判断题型:概括题,概括“做法”,注意去掉成绩、目的等无关要素。
2、条理性:直接罗列做法,条数太多,结合题干要求的“概括部分地区……的做法”,可以三个地方为引领,简单清晰。
第二题:
假如你是A市调研组成员,请结合“给定资料5”,撰写一份《关于促进农村文化大院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建议》,供市领导参阅。(30分)
要求: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措施得当,要素全面,不超过500字。
【答案】424字
关于促进农村文化大院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建议
经过几年建设和推进,我市农村文化大院硬件和软件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部分地区仍存在硬件设施不足、管理不健全等问题。为促进文化大院可持续发展,真正发挥基层文化服务阵地效能,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资金保障。落实省市县配套资金;通过冠名广告等形式,调动社会资本注入。
第二,完善硬件设施。排查现有硬件设施,进行购买新增和检修,同时制定设施日常维护制度。
第三,提升管理水平。一是设置专职管理员,保障待遇;二是细化管理制度,对文化场所开放时间、设备使用权限等严格管控并制定奖惩措施;三是强化监督,不定期抽查,并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
第四,丰富服务形式。一是鼓励群众自办文化,聘请专业艺术院团人员辅导群众文艺演出;二是推广农业科学知识,定期邀请科技人员下乡开展辅导,解决农民生产难题;三是调研群众需求,针对性购买文艺演出;四是开办农村网络学习班,提升家长网络素养,指导帮助孩子合理上网。
以上工作建议供领导参阅。
【提示】
1、题型:披着公文外衣的对策题,开篇精炼提到成绩、问题、目标即可,笔墨重点放在“提对策”。
2、显性对策:此题材料中给出多项“显性对策”,注意利用,可大大降低答题难度。
3、对策条理:没有钱,什么事都做不了,所以,将“资金保障”放在第一位,进而搞好硬件,再加强管理,最后丰富具体服务形式。
第三题:
请根据对“给定资料8”中划线句子“时代变了,文化不再是后台的配角,已经成长为台前的主力”的理解,结合全部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逻辑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在1000字左右。
【提示】
从题干语句以及材料8,可推出今日“核心工作任务”——做好文化建设
那么,如何做?来看其他材料。注意山东作文要求“结合全部材料”,我们全面审视一下材料:
材料1、2、3——主旨是“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材料4:以长三角文博会为例,强调数字科技为文化插上翅膀,发展新文化业态
材料5:以文化大院为例,强调打造基层文化服务阵地
材料6:以图书馆为例,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材料7: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例,强调科技赋能
归纳一下,加强文化建设的路径有三:
①保护利用地方特色文化
②数字科技赋能新业态
③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成文】1009字,占格1100
加强文化建设 助力民族复兴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济实力的强大不可或缺,文化力量的彰显亦极为重要,因为,文化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思想保证,是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凝心聚力的道德基础。为此,要将文化从后台的配角推至台前的主力,开启文化建设新征程,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开启文化建设新征程要做好“老树新枝”,活化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文家村梳理总结家风家训,让孝善文化在新时代深化和升华;潮州市为潮剧申遗,使其“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继续滋养潮汕人的人文精神;沂南县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助推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这些成功的探索表明,活化利用好地方传统特色文化,不仅可以为社会发展带来精神力量,更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齐鲁大地是孔子的故里、风筝的故乡、红色革命的热土,能够利用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非常之丰富,为此,要善于挖掘特色资源,并推动齐鲁文化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开启文化建设新征程要做好“插柳成荫”,以数字科技赋能文化新业态。迈入新时代,(……)多次强调“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个“需要”不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需要,更是精神层面的需要。今年春节,河南推出舞蹈《唐宫夜宴》,总时长不足六分钟,却利用数字化技术让古画和文物“活”了起来,惊艳了全国人民;长三角文博会中的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成为最受欢迎的“打卡地”;马栏山视频创业产业园以数字视频创意为龙头,预计5年后产值破千亿元……这都说明,以数字科技为文化插上翅膀,能够促进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
开启文化建设新征程要做好“育种蹲苗”,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打造覆盖农村和城市的基层文化阵地。在农村,基层文化阵地的荒废将会导致被其他不良文化所占领,例如出现农村青少年上网成瘾,农村青年赌博等问题。为此,要从资金、设施、管理以及服务等各方面提升农村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使其真正嵌入农村文化生活环境,发挥长期性、普惠性效果。在城市,也要探索建设以阅读为核心、面向所有人的复合型文化中心,打造服务市民的精神家园,助力城市文明不断提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只要我们重视文化的价值,做好特色文化与新技术的利用,服务好群众文化需求,定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