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80:全能之选 现已“升杯”
“我要这个中杯。”(指vivo X80)
“对不起先生,这个vivo X80是大杯,那个vivo X80 Pro是超大杯~”
“罗老师,别这样,别这样……罗老师!”

罗老师的“中杯、大杯、超大杯”应该是国内数码圈最经典的段子之一,尽管在许多平台这段视频的画面已经经年累月打上了厚厚的马赛克,但其讽刺的营销现象不仅未有收敛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嫌,当下习惯为一个系列分出“XX、XX Pro、XX Pro Max”的诸多手机厂商正是一个极好的样板。当然消费者也并非不能理解,正如“在大中小三个尺寸中,美国宇航员不愿选择真实尺寸尿袋”中的宇航员一般,一个恰到好处的衬托反而可以引导消费者购买更高阶的产品,充其量只是产品本身的一个有趣点缀罢了。但问题是许多厂商往往会本末倒置,不去追求为消费者带来更出色的产品,反而专精于在现有产品上取舍阉割,人为制造隔阂,让消费者选择一些中杯与大杯时味如鸡肋。
而vivo正是最早对此作出改变的主流厂商之一,在刚刚发布的vivo X80系列上,vivo一改X50系列以来的“中杯、大杯、超大杯”的产品组合,仅推出了2款产品——vivo X80与vivo X80 Pro,回归了X30系列以前的命名习惯。受欢迎的并不仅仅是清爽的产品线而已,尽管从名字上看vivo X80系列是一款中杯与一款大杯,取消了超大杯,但细究起来两者其实是vivo X70 Pro与vivo X70 Pro+的升级款,vivo反而是取消了以往以直屏为主的中杯机型。

换言之,vivo X80系列全系“升杯”。
这无疑归功于天玑9000让vivo X80成为了X系列历代性能最强悍的中杯产品,搭配兼具“独显芯片”与“影像芯片”双重功能的vivo自研V1+,在原有的影像时尚单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X系列中杯的产品定义——一款比肩行业“超大杯”的全能之选,更难得的是vivo做到了加量不加价,vivo X80保持了与vivo X70一致的起售价3699。不得不说在地缘风险与疫情反复接踵而来导致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暴降近1/3的2022年初,vivo对产品线的“减法”与产品定义的“加法”确实是降低消费成本提振市场信心的至善之举,vivo X80系列首销包揽京东、天猫、抖音、快手四大平台销售额冠军,vivo X80一款机型两个内存版本都拿到了单品第一也已证明消费者对此有着同样的看法。

把影像旗舰做成游戏手机是什么体验?
毋庸讳言,性能是vivo X系列特别是中杯与大杯产品的最后一块短板,从骁龙765G到Exynos 1080再到天玑1200,vivo X系列的性能一直处于够用但并不那么旗舰的选择区间,但天玑9000补上了X系列的这块拼图,让vivo X80成为了近年来X系列首款搭载同代顶尖旗舰处理器的中杯产品;而得益于vivo X80全系标配V1+自研芯片,vivo X80也因此成为了历代首款搭载“旗舰双芯”的中杯产品;不仅于此,vivo还更进一步专门在vivo X80系列发布会之前举行沟通会,官宣了vivo X80系列要做“天玑9000之王”的终极目标。需要说明的这并非vivo的“一厢情愿”,在随后vivo与联发科的联合专访上vivo X系列产品经理杨青也明确表示:“这一次vivo与联发科在合作之初,就确立了要成为天玑9000之王的目标,打造新一代的旗舰标杆产品”,显然联发科认可了vivo的目标并与vivo合作一同为此付诸努力。


天玑9000处理器规格无需赘述,首发台积电4nm工艺,最新的Armv9八核架构,一颗Cortex-X2超大核@3.05GHz,3颗Cortex-A710@2.85GHz,4颗Cortex-A510@1.8GHz,性能提升35%,能效提升37%,不仅是迄今联发科最强处理器,也同样是首颗可以和同代骁龙掰掰手腕的旗舰产品。“天玑9000之王”并不是单纯的噱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vivo与联发科双方都投入了超过300人的精英团队,经过超过350天的研发周期——从这里也能看出vivo在天玑9000早期定义阶段就相当深度地参与了这颗芯片的研发工作。在此基础上vivo X80系列的天玑9000实现了3项突破,首先是更高的能效比,经过vivo与联发科联合调校,有效提升了天玑9000平台的能效比,不仅在音乐播放、收发消息、新闻浏览、视频播放上的能耗均优于其他旗舰平台,还可以将游戏续航延长10%;其次是更快的响应速度,vivo通过用户使用场景流畅度模型、高并发计算模式、全新内存资源管理方案确保了动效执行优先级、解决了CPU资源抢占与闲置等问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vivo与联发科的合作之下,vivo X80系列实现了天玑9000与V1+自研芯片联通协作,并以此充分挖掘出了V1+芯片的更多潜力:GPU Fusion游戏超分与硬件级插帧功能。


GPU Fusion是一种类似NVIDIA DLSS与AMD FSR技术的游戏超分辨率功能,本质上是先以GPU渲染较低分辨率的画面,再基于算法进行放大、锐化、抗锯齿计算,将画面还原至原生分辨率的水准,一方面可以降低游戏高分辨率下渲染的GPU硬件需求,另一方面也能降低GPU的功耗发热水平。天玑9000本身就支持联发科的Game AI-SR超分功能,而GPU Fusion在此基础上结合V1+芯片的能力,通过天玑9000的APU与V1+协作利用AI渲染算法分担GPU负载(从需要调用APU来看GPU Fusion更像DLSS这类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功能),开启GPU Fusion后GPU频率下降20%,可以在画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节省10%左右功耗;而硬件级插帧功能则进一步拓展了V1+适用场景,让其实现了以往大多基于“独显芯片”实现的MEMC插帧功能,并且适配了多款游戏的90、120帧模式,相信iQOO用户对此应该相当熟悉啦。从实际体验来看,GPU Fusion确实可以在确保画面质量没有过多损失的情况下降低机身发热耗电同时稳定帧数,但在复杂场景下偶尔也会有“糊”的感觉,希望vivo后续可以开放画面质量选项并继续优化超分算法,毕竟在功耗为先的移动游戏领域游戏超分注定是一颗“未来可期”的明日之星。

当然口号喊的再响也需要实测印证“天玑9000之王”的表现,实测来看,vivo X80在安兔兔中跑出了101万分的成绩,与此前上手过的新骁龙8机型基本持平,其中CPU无疑是天玑9000的强势所在,在GeekBench 5中,vivo X80跑出了单多核1246/4208分的成绩,整体来看较骁龙8有9%/16%的领先幅度,相较苹果A系列芯片,vivo X80的多核跑分也已超越A14处理器(4100),仅次于A15(4800)。GPU方面vivo X80也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在3DMark Wild Life中跑出了8674分的超高分数,较市面上的天玑9000有千分左右的优势,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连续20轮的Wild Life Stress测试中,vivo X80跑出了最高8705最低7793分的成绩,稳定性高达89.5%,不仅远远甩开了平均60-70%的新骁龙8机型,甚至也超越了此前被动散热中性能释放最强的黑鲨5 Pro(75.3%)。游戏实测来看,在最高画质60帧的《原神》15分钟测试中,vivo X80跑出了平均55.89帧的表现,前10分钟基本满帧运行,但升温后帧数维持滑落至50帧上下;而在vivo X80系列首发《王者荣耀》120帧极高帧率+极致画质30分钟测试中,vivo X80跑出了平均117.91帧的好成绩,基本全程满帧。


可以看到,vivo X80实现了游戏手机同档位的长时间稳定超高性能释放水平,vivo与联发科的合作联调之成果可见一斑,此外vivo X80机身内的4285平方毫米的超大面积VC散热对此无疑贡献良多。除了天玑9000之外,vivo X80的周边规格也是GYDDY——该有的都有,而且是2.0版本,包括80W双电芯快充,三星E5材质120Hz超感屏,9595X大体积X轴线性马达,立体声双扬声器等等。
再一次 树立中杯影像新标杆
影像历来是X系列最无需担心的一点,而vivo X80此次“升杯”也让它继承了以往大杯级别的影像规格——首发索尼旗舰传感器、蔡司小蓝标与V1+自研芯片。独家首发索尼5000万像素IMX866 RGBW传感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所谓的RGBW,摄像头传感器是通过拜尔滤色镜的形式识别色彩,拜耳阵列一般为RGGB排列,RGBW将RGGB中的一个G(绿色像素)换为W(透明像素),由于未被过滤的白色光线有着更高的亮度,所以RGBW排列可以大幅提升感光能力,解决了传统拜耳阵列进光损耗的问题。主摄之外还有2颗1200万像素IMX663传感器,分别担任超广角镜头与人像镜头,而且vivo X80支持了自动脚架夜景模式,大幅提升了夜景成像素质,IMX663的超广角表现优于上代X70 / Pro的三星传感器超广画质,IMX663 2X 的夜景触发也很激进,提供了更好的2X可用性。蔡司小蓝标也未缺席,此次vivo X80全系系搭载vivo与蔡司联合研发光学镜头,全系全镜头蔡司T*镀膜认证,拥有优秀的抗眩光鬼影能力;而vivo自研的V1+芯片同样是全系标配,新一代V1+芯片带来了更强的夜景视频降噪能力,对夜景视频的精细化调优可以实现小于1lux环境的极夜视频功能,vivo还为此取了一个相当贴切的名字:微光手机“夜视仪”。


软件功能方面,vivo带来了色准更精准的蔡司自然色彩2.0,支持“AI感知引擎”技术,并将蔡司自然色彩的ΔE在对比过往提升了约15.5%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了约8.3%,这对一些喜欢自己动手调色的摄影师朋友应该是不错的好消息;一向备受好评的vivo自家的记忆色影调也有些许微调,前一代的X70系列直出影调有相对清淡化的趋势,这代X80系列又往X50/60系列的风格些许回调,也就是蔡司自然色彩和直出的色彩差异会更大一些,vivo X80系列迎合喜欢清淡风格用户的同时,也充分照顾喜欢vivo传统影调风格的老用户们。






一套配置,两种选择的vivo X80 Pro天玑版
在此前上线的《GigaChat尬聊·媒体老友记》中,新浪数码主编@郭晓光 曾相当形象地比喻过市面上联发科处理器所面临的困境:“(联发科)就像一个很有实力颜值也还不错的演员,但就是没有导演给它演大戏的机会。”

诚如所言,由于以往厂商习惯将联发科处理器应用于主打性价比的机型中,所以一些消费者对于联发科的影像表现一直有着一种负面的刻板印象,但产品定价是终端厂商的自发行为,将联发科与拍照差联系起来是典型的归因谬误。而vivo正好是一家擅长在不同平台上带来一致体验的手机厂商,在vivo X70系列上vivo就同时采用了联发科天玑、三星Eyxnos、高通骁龙三款平台,在vivo X80系列上vivo更进一步,为大杯vivo X80 Pro带来了新一代骁龙8与天玑9000两个平台版本,并且“一套配置,两种选择”,同样的蔡司影像系统与微云台、V1+芯片、2K E5材质120Hz屏幕、80W有线+50W无线闪充与4700mAh电池、IP68……两套平台除了在5G频段与蓝牙支持上有些微差别之外规格几乎完全一致,换句话说,vivo第一次为联发科处理器提供了与高通骁龙旗舰公平条件下真正意义的同台竞技机会,实际上,在已上市的天玑9000机型之中,也只有vivo一家有底气说出这句“一套配置,两种选择”,而其背后正是vivo与联发科所付诸的数百人的团队与近1年时间的努力与协作。

除了同时拥有天玑9000与新一代骁龙8两款旗舰平台可供选择之外,vivo X80 Pro依然带来了无出其右的影像体验,它在传承vivo X70 Pro+优秀影像的基础上,将三年老将GN1主摄升级为独家定制的GNV主摄,进一步改进夜景成像能力,微云台从上一代超广角镜头挪到了人像镜头上,覆盖了更多人像拍摄场景,坦白的说比原来超广角上的效用更大一些,尤其是夜景人像以及人像运动追焦的状态使用,对2X的视频录制和夜景拍摄也有颇多提升,和蔡司合作的镜片结构和组合、T*镀膜、人像风格包、适合一些朋友清淡口味的蔡司色彩模式也一并继承,并且扩展了蔡司镜头包,比如新增了蔡司人像风格的Cinematic等等。长焦也是vivo X80 Pro值得一提的地方,vivo X80 Pro搭载了一颗Hynix Hi847 800万像素5X潜望长焦,尽管参数上并不出彩甚至在许多人口中有“阉割”之嫌,但从这颗5X镜头的直出效果来看,它的成像素质差距远没有硬件规格差得那么多,在拍摄中我可以明显感觉到X80 Pro这颗5X镜头在锐度、解析力、噪点控制的优秀水准,但话又说回来,它再好也只是颗800万的Hi847,我对更高素质的长焦,还是有期待的。









总的来说,在vivo X系列诞生以来的十年时间里,X系列几经蜕变,从最初Hi-Fi音质、超薄设计到“照亮你的美”、微云台与蔡司小蓝标,X系列不断吸纳新的特质,到vivo X70系列已经成长为市面上无可挑剔的影像时尚旗舰,就当消费者以为这个系列已经终于定型之时,新一代vivo X80与vivo X80 Pro“升杯”之举则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为X系列这10年漫长征途画下了一个欧亨利式结尾——补齐了足以对标游戏手机的性能释放之后,X系列终成一代全能旗舰的代名词。但,这就结束了么?
其实在vivo X80系列之前的vivo X Fold/Note发布会上,折叠屏与大屏商务旗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呈现同样被归类于X系列之中,印证了此前vivo品牌副总裁贾净东关于X系列将继承NEX系列使命的预告所言非虚,未来的X系列已经不再局限于影像、时尚或者是性能等某一种单独的特质,囊括NEX精神内核的X系列将承载消费者对vivo高端旗舰的一切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讲,vivo X系列的未来正如X这个字母的原意——神秘、无限、希望,如今 vivo已经徐徐揭开了一个X系列的新纪元:它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性。即使是以前被冠以“刻板印象”的平台,vivo X 依旧可以突破传统思维,真正的“解放思想,大干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