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一部比反诈宣传更行之有效的影片
《孤注一掷》同样又是一部期待了蛮久的电影,影院的宣传也好,短视频的仿拍变装也好,这些方式都使这部影片早早的进入了视线,周围的朋友也都很期待。但作为反诈题材的影片,是第一部吗?显然并不是,回想之前看的此类型的影片,还是挺担心的。 影片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单一主角为故事主要人物的,一开始通过女警官的演讲开启了整个故事,程序员潘生为了去更好的公司谋求发展被诈骗团伙利用,强行绑架到境外的诈骗基地,手机护照也都被没收,一开始的反抗情绪也在殴打之下逐渐缓和,通过头目陆经理的介绍,潘生熟悉了诈骗的流程,也同时发现这里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样被不正当的方式强行带到这里,但都已经习惯了自己“人工狗推”的生活。因为“大货”阿天的上套,潘生与梁安娜合作并成功骗到了上千万的巨额资金。故事同时也将镜头对准了受害者本人及周围的亲人,在表现诈骗手法的同时一点一点的展露出了受害者心理上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好奇”,到赢钱之后的“欣喜”,自认为掌握了赚大钱的赌徒技巧,可就在得以慢慢的下注之后迎来的确是全部输光的必然命运。输了就会不甘心,正印证了警官之后所说的“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阿天开始借钱,卖车,卖房,骗取奶奶的存折,甚至是偷取首饰,尽管他知道这样不对,但早已无法自拔,迎接他的终将是一败涂地,自杀成为了植物人。他的女友小雨觉得或许自己不撤销阿天赌球的下注,就不会出现之后的事情,可一个已经上瘾的赌徒真的会因为一次翻盘就金盆洗手吗?结合警官的解释,不论如何,从踩进圈套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套牢了。而潘生从未放弃挣扎,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换来的都是失败,不仅断了腿,甚至害死了梁安娜和一个要回家的普通人。就在即将放弃的时候,国内的好友发现了端倪,给束手无策的警方提供了线索,又因为“起死回生”的梁安娜使警方最终得以破获这一特大犯罪集团。 为什么梁安娜没死呢?还得多亏集团的二把手是一个恋爱脑,因为喜欢所以心软放了她,自认为梁安娜或许会因为感激,或许会因为守规矩而不破坏自己的事业,甚至在事情败露之后背刺了老大,当然最后也是很好的诠释了“恋爱脑都得死”的经典且必然的下场。虽然这是影片的槽点之一,但这是促使故事发展的情节节点,如果二把手心狠手辣,一心搞事业,那故事或许也就没有了下文,残酷的现实可能不会这样,但作为故事需要还是要有。 最吸引人之一的就是受害者阿天的故事线,从一个阳光开朗,对待朋友、家人都温柔善良的人,变成了暴躁易怒,大吼大叫还自残的人;从一个硕士毕业即将在新公司开启新人生的状态,变成了躺在床上裹满了绷带,插着呼吸机的植物人;从一个开着豪车,住着大房子,父母有着非常优渥的家底,变成了一无所有的废人。愈发的沉迷,愈发的癫狂,整个人物状态的变化都非常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充分的诠释且代表了一部分人在中套之后的历程。设定上阿天完全可以归属为富有的群体之中,但仍旧没有逃脱掉贪婪这个究其为根源的点,并且紧扣了警官所说的“两颗心”,影片之后算是彩蛋般的演出了一些其他家庭,不同职业,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遇到诈骗后的反应与状态,无一例外的都和阿天或多或少的相似。 不过影片到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候开始,就给人一种明显的急切、迫切的感觉,故事的节奏猛然加快,直到最后警方破获诈骗集团,像是为了结尾而被迫结尾,诈骗集团也是为了被抓而被抓,完全不是故事情节发展到所需部分的自然呈现。但最后收尾的部分是又回归到了演讲会场,潘生和梁安娜现身会场发言,营造出了真实经历的观感,镜头定格在最后排手握门禁筹码的胖男人手上,肤色体态明显的突出了非国人的状态,那他究竟是谁呢?是陆经理口中的大老板吗?我们不得而知,留下了令观众遐想的悬念留和白空间。 除此之外,还有的就是影片的镜头语言很不错,镜头的组接,专场镜头等等,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导演申奥作为新人导演真的蛮棒的。网上也只是偶然看到导演路演的时候曾说在拍摄期间会收到很多的不好的,威胁恐吓的消息,除此之外便再无其它的台前幕后的宣传。大可不必像某些电影,一个好的作品是不需要去特意强调自己幕后是有多么辛苦的,自己付出了多少,观众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回应和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