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方法
小学生的性格差异较大,并且学习能力良莠不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施教分层,着眼差异
分层施教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分层策略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于A层学生(潜能生)的学习,教师要具体引导,逐步完成;对B层学生(中等生),老师要用提示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C层学生(优等生),则启发点拨,独立完成。施教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创造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上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现预期的目标。这种分层策略尊重兴趣爱好,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为学生个性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内容分层,体现能动性。教师应引导各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即学习内容分层)进行研读,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说得生动热烈,读得入情入境,写得有滋有味,整个课堂灵动飞扬。
2、方法分层,发挥灵活性。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力、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同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在学生独立学习时,教师应鼓励各层次的学生,灵活地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表现方法(即学习方法分层),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的交流,学生的个性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的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每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加以引导,这些都需要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处处为学生着想,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考虑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
这些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了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教学过程更是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使学生问出什么来呢?
再者,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给出怎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认为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地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水平,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