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人格,该怎么与人相处?问,问,问

想写点什么,于是就写了下来
希望明年看到今年写的东西的时候,会如同今年看去年写的东西,觉得自己无聊和不可思议,这意味着这一年,有所强化和逐渐提升。
我导说我是一个极度乐观主义者,这大概是因为我常常跟她嬉皮笑脸,给我的压力也没被我当成一回事。这不是我的面具,而正是真实的我自己。事实上,我常常说些笑话逗得大家捧腹,甚至实验室的黄姐也说我是807的开心果。在跟一些人的相处中,我总是表现得笨拙,或者讲些荒诞的笑话,让大家笑出声来,也是我很开心的事。
但人往往不止一面,正如我自觉得内向,但我的导师同门甚至高中同学并不这么认为一样,我常常笑声很大也并不意味着总是开心。从高中起,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尤其悲观的人。自我认识和他人认识都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手段,很遗憾,它们往往并不重合,甚至常常相悖。
如果审视自己的内心,目前最大的心理问题是什么呢?我想,焦虑型依恋人格能较为恰当地描述当下的性格缺陷。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想要解决,已然算是一种进步了,希望写下这些,明年看到的时候,只觉得有些好笑。我总是喜欢低姿态地跟人相处,尽管有时候对方并没有感受到,但是我心里却总是倍感卑微。对于刚认识不久的人,尤其如此。倘或别人对我有一点点好,我就恨不能抛出全部的身心去和对方做朋友。对方说出一些真诚的话,我就已经完全沦陷,想要回应更大的真诚了。总不能让别人吃亏,是我坚定不移的人生信条。别人对我说以几句,我就想回别人一篇作文,不然就害怕自己不真诚。以前我把这些归结为一种道德,现在却恍然明白这也是性格缺陷的一种。太低了,而且容易胡思乱想,总是两个极端地去思考揣摩接下来人际关系的发展态势,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也是对对方的一种折磨!!!
因为对面真的会受不了吧。
过度思考,过度热情,太容易引起自己和对方的负面情绪了。对方会觉得,我过度热情了,甚至怀疑我无事献殷勤,从而归类我为不可与之言说的一类。而我呢,会害怕对面不回消息,从而陷入焦虑之中。譬如最近认识的一个同学,是对方主动加的我,说觉得和我现实中说话很投机,感觉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我受到这样的礼遇当然很开心,可是网上接触下来,我真的觉得自己这个人,言语和心理过于软弱了,就特别特别想关系好一些,从而弄巧成拙,以至于处于极度被动的位置。这是我的焦虑型依恋引发的典型反应,让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得越来越悲观。
最近的一些对于自己心理缺陷的思考,记录下来。如果能寻求到解决的机会,真的会不胜感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