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原生环境导致的骨子里的非常自卑,极度缺乏安全感

2021-12-02 22:42 作者:心灯除暗  | 我要投稿

关于原生环境问题导致的骨子里非常自卑,极度缺乏安全感(一)


觉得自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总有让我们觉得自惭形秽有压力的人。对于每个人来说,因缘具足,总有让我们觉得自卑不如人的时候。


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习惯性自信的人,偶尔也会自卑;骨子里自卑的人,偶尔也会自信;两者经历自卑的频率不同,感到痛苦恐惧程度不同。

很多人觉得自己骨子里自卑的很,非常没有安全感,是怎么回事呢?要么内部缺失,要么外在打压或者内外都打压。


内部:家庭内部情感支持缺失,或者被打压打骂。


外部:外界环境恶劣,总是遭遇小人,被人嫌弃厌恶甚至恶意欺负欺辱。


内外交困,就把我们塑造成了如今千疮百孔、可怜又可恨的家伙。光明与黑暗共存,屠龙者终成了恶龙。


一,原生家庭的支持不足、忽视无视、打压辱骂等。


骨子里的自卑多数是小时候的原生环境造成的,父母长辈给予的支持不够,关爱不够,被忽视、无视,甚至被打压辱骂,贬低式教育、挫折式教育……时间长了,我们自己也信了,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如人,不够好、很差劲、不堪,经常觉得愧疚不安。


二,外界环境恶劣,头顶黑洞,到哪都招黑,到哪都被人欺负。


原生家庭问题让我们缺爱、缺安全感,遇事容易退缩惶恐,这会让我们看起来气场弱,自然在外边,容易被人欺负。被人欺负多了,我们更加觉得恐惧焦虑退缩,更加没有安全感,气场更弱,更容易被人欺负;形成恶性循环。


长大后,这种人际恐惧焦虑,深入到骨髓里,绝大多数人都在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童年,结果也未必如意,只有零星些许人通过不断修心养性,浴火重生。


自卑、愧疚、恐惧的同时我们也会不甘心自己这么糟糕,于是又发展出了嫉妒,傲慢,抱怨,嗔恨,恼怒,攀缘、讨好或者冷漠、自我封闭等等,一系列让人觉得不舒服、甚至让人厌恶、憎恨的身语意。让人觉得不舒服、厌恶,别人定力不好、我们又退缩怕事、看起来好欺负,那别人肯定要来欺辱我们了。



我们总是受伤,于是我们会变的:


1、高敏感;


2.社交习惯性退缩、惶恐、自卑、胆小怕事,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眼神躲闪,脸红,肌肉紧张;


3.多人社交总是觉得尴尬,融入不进去,总是羡慕那些自信阳光、朋友满天下的人;


4.一点小事,就过度的愧疚;


5.有的人不习惯被人关心,也不喜欢关心别人。


6.好心待人却不讨喜,


7.总想证明自己,变的争强好胜,习惯性比较,不是自卑嫉妒就是傲慢,因此有时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心虚、无法活的坦坦荡荡。本来恐惧心就重,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现在一心虚,眼神更加闪躲了。


总之,我们忧悲苦恼着,抱怨着,嗔恨着,自卑着,嫉妒着,又傲慢着……,一路跌跌撞撞,在苦海里沉浮着,在贪嗔痴慢疑的火宅里挣扎着……

一、高敏感


高敏感本身不是问题,加上恐惧心重才是问题;再加上总是习惯性逃避退缩更是问题;再加上分别心重、贪嗔痴慢疑习气重,心虚导致无法坦荡做人更加重了问题。


我们看那些军师参谋,各个都是高敏感人群,察言观色能力超强,所以高敏感本身不是问题。凡事都有两面性,高敏感意味着觉察力强,感受性强,有助于我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利用好了,反倒有利于我们为人处世!


高敏感,总是轻易就读懂了别人的恶意、不喜欢、轻视……,读懂归读懂,我们的言行也不一定非要被他人的言行影响啊;我们本能的觉得恐惧有压力,也不一定非要被自己的恐惧掌控住啊;我们会有种种情绪、念头,那也不一定非要被它们牵着鼻子走啊。


接纳内心的种种情绪念头恐惧压力,不讨厌也不欢喜,那就不会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了,外在言行也就不造作了。他要折腾、要嘲笑,要酸言酸语,要指桑骂槐,关我什么事,不接他的茬,他一拳拳打到棉花上、对着空气打打打,喜欢打就打去吧,打的次数多了,都不用你说、也不用别人说,他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有病,尊严碎一地。

二、朋友不多,朋友们在一起,总是融入不进去。


融入不进去,就不融嘛,不是一个圈子的、何必强融。静静的做个听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呼吸和觉受上来,不恼不怒不烦不躁,听他们说些有的没的,是非长短,心灵鸡汤,毒鸡汤……不插话,默默的、淡定着听完,最好再面带微笑,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种尊重。非要插话,不自重,也不尊重别人,会惹人嫌,何苦自找没趣。而且,话多耗气伤神,每次和朋友们聊完天,我都会觉得内心非常躁动、不舒服,有种红尘滚滚的感觉;聊的时候很开心,聊完了,心里躁动的很。所以,既然人家想让我们闭口养神,那就随顺人家嘛,还折腾挣扎什么!你可能会说,我觉得他们瞧不上我,瞧不上就瞧不上吧,瞧不上又不能证明我们就是个垃圾。非要插话、非要强融进去,反倒向别人证明了我们不自信、不自重、没素质、躁动不安,何苦来着!


一个人真正强大,都是从孤独开始的。孤独了才有时间打磨技艺、通达学问;孤独了才有时间保持宁静、反思自我、从而改善自我;孤独了才能远离是非纷扰,保持内心清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傲慢自大、爱嫉妒、贪心重、脾气大、怨气重的人,习气太重,和他们相处久了,我们的内心就被他们的言行染污了,我们只是普通人,没有大菩萨的定力、慈悲、智慧,还是对他们敬而远之的好。待我们慈悲智慧定力足够、因缘具足,再来渡他们也不迟。


有朋友会说,不去社交,我怎么交女朋友?内心不阳光不自信,外在实力又不够优秀的你,确定能够赢得女神男神的青睐吗?靠脸吗?只在乎脸的异性,靠谱吗?低质量的恋爱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当你内心足够光明、外在技艺学问足够优秀,自然会有同样美好又优秀的人被你吸引过来,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欣赏不好么,非要相爱相伤、或者相伤或者纯粹被伤?!

三、好心待人却不讨喜,甚至被人嫌弃厌恶,然后就觉得特别伤心。


为什么会特别伤心?我们自己都缺爱、缺安全感,拿什么给别人呢,是真的心甘情愿的不求回报地付出么?求而不得就会特别的伤心,无条件付出就不会那么伤心了。


很多人说,我也没求什么,就想对他好而已。希望得到对方的接纳尊重,希望对方喜欢你,希望别人觉得你是个好人、给你发个好人卡,希望别人能够善待我们,希望别人……这些都是种贪求。求而不得时,就会很痛苦伤心,甚至抱怨恼怒……


而且有时我们人微言轻,那就“穷则独善其身”;我们以为自己在表达善意,别人以为我们好欺负好拿捏;有时是对方傲慢心硬冷漠的很,人家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或者从别人那里得到想要的,本就不喜欢或者瞧不上我们,我们硬要攀缘,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切随缘吧;有时我们以为别人也需要关心,实际上,有的人不习惯别人的关心,也不愿关心别人,对他们过度热情会让他们觉得很不自在、压抑;有时候也可能对方实在太累了,想休息、清净一会儿,你的热情对别人来说可能是种打扰,很可能因此吃了闭门羹。有时候别人不需要,我们硬要给,也是热情过了度。

四,恐惧,自卑,自负


他人怎么样待我,引起我本能的不舒服恐惧,我直面恐惧压力,那不就好了么。关键是,我们内心的阴暗面,傲慢,嫉妒,愤怒,抱怨,让我们无法活的坦荡……


总想证明自己,变的争强好胜,不是嫉妒就是傲慢,所以无法活的坦坦荡荡。完美主义,不接纳自己的种种不好,自然也不接纳别人的不好,分别心重,总是在心里嫌弃贬低别人,对别人很不屑,不懂得欣赏别人,总看到别人的缺点;见不得别人好,看到比自己优秀的要么自卑、要么嫉妒。总喜欢与人比较,自己高了就踩别人,自己低了又自卑嫉妒;总之很少有能入自己眼的人,入了自己眼的那些高大上的人又瞧不上你,孤家寡人那是肯定的了。归根到底,还是太瞧不上自己的种种情况了,自然也瞧不上这样的别人了。


极度自卑的人,都极度傲慢。瞧不上自己,又怎么会瞧得上别人呢,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完美主义,不接纳自己,又怎么会接纳别人的种种呢?我们为什么有时会莫名的很讨厌别人,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接纳这样的自己,我们太讨厌这样的自己了。有些人很喜欢骂别人……婊,……婊,很可能她自己就是这种人,这么难听的词,怎么随口就骂呢?那些网络喷子,绝大多数都是这种极度缺爱、极度没有安全感,极度自卑又极度自负的,那么看不惯别人,极度贬低别人,本质上还是太自卑,总想对人踩踩踩来抬高自己,好像把别人踩的一文不值就能烘托他的高大上一样。不喜欢绕道就好了,骂什么呢?肯定是像吸血鬼一样,可以从中吸到血了。


自卑自负一体两面,有多自卑就有多自负。


爱比较=自卑重=嫉妒重=自负重、傲慢重=对自我的执念重=我执重=贪嗔痴慢疑五毒重


自卑心轻=嫉妒心轻=傲慢心轻=我执轻=贪嗔痴慢疑轻


所以如果我们不想这么自卑,就去修定力,去降伏贪嗔痴慢疑吧,去破除贪嗔痴慢疑对我们的拉扯吧。破了我执,也就没有自卑了,也没有自负了,也不觉得恐惧了,坦坦荡荡屹立于天地间。


自卑自负都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也就是对自我的执念太重了。越自卑自负,我执越重。对自我的执念,就是我执,也即贪嗔痴慢疑。所以越自卑自负,就意味着贪嗔痴慢疑五毒越炽盛,负能量越多。


所以,不想那么自卑自负,就得破贪嗔痴慢疑,也就是破对自我的执念,对自我不那么执念了,也就懒得跟人比较了,谁来骂我,我也没那么难受了;别人很优秀,我也能发自内心的欣赏别人了。别人因为我发自内心的欣赏,而喜欢我了,人缘变好了,到哪都被接纳喜欢了,安全感就有了,也自信了,内心喜悦了,幸福感也有了。


初果阿罗汉破贪心,二果破嗔心,我慢心即自负,是最难除的,要到三果阿罗汉才能降伏大部分,修到四果阿罗汉才能全部破除傲慢对我们的影响,此时就破了我执,破了对自我的执念。自卑自负源于比较,对自我都不执着了,谁跟谁比较呢,哪还有自卑自负呢?对自我不执着了,也就不觉得恐怖万分了。


所以只要我们清洗内心,降伏粗重部分的傲慢,也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没有看的那么重了,也就不那么自卑了;同时也可以活的很坦荡、不那么心虚了;心中也不会时常恐惧焦虑了。

内向


内向只是向内看,更多专注自己,关注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关注攀缘外界的人事物,不是胆小怕事,惶恐不安,愁眉苦脸,眼神闪躲,不是粘人、缺乏独立、攀缘讨好,不是因为恐惧心重,导致吐词不清、交流不畅、任务无法很好的完成,不是冷漠回避……


内向本身不讨人厌,清风明月,温和从容,温暖安静,宁静淡泊,专注认真,清透干净……谁会讨厌这些人呢?你看电视上那些温文尔雅的君子、书生、大家闺秀不都是挺招大家喜欢的么?


你会说,会有人讨厌的。看谁都不爽的这种人他自己就有问题,没必要以他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我们没安全感,他们也一样没安全感,只不过我们偏内向,他们偏外向、喜欢嫉妒攻击别人而已。真正自信的人,是让你觉得舒服温暖,有安全感的人,不是傲慢霸道强势的人。我们经常误以为,傲慢霸道强势的人就是我们印象中非常自信的人,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比一般人更豁的出去、更心狠而已。我暴跳如雷、豁出去了的时候,也一样觉得自己挺自信的呢。他们是通过征服别人来获得自信、安全感,碰到专克他们的人也蔫了,毕竟没有征服自己,总会有心理漏洞,总会被人钻空子。而真正内心强大自信的人,是通过征服自己来征服世界的,内心不动了,境随心转,自爱爱他,对外没有攻击性,因为戾气怨气傲慢嫉妒贪欲都已经被他降伏了。彻底破了贪嗔痴慢疑的人,都已经至少证了四果阿罗汉或者八地大菩萨了,世上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少的可怜。真正自信的人很少的,多数只是相对自信而已。

五、过度愧疚


对那些愧疚心过重的人来说,其实没有必要那么厌恶自己,当我们认为自己有罪,对自己深恶痛绝时,我们也无法接纳和我们类似的人。


每个人是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的,我们有的阴暗面,别人也有,只不过每个人的程度不同;当我们厌恶自己时,也会厌恶和我们类似的人。最终,我们无法真正做到心性的圆满。


当然,在我们修心养性、不断清洗内心的过程中会发现,原谅别人容易,更难原谅的是自己:唉,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那样,怎么那么可笑可悲可恨!但是可恨也是源于可怜啊。愧疚心恐惧心是一种防护,防护着我们在法律道德伦理要求的范围内做人做事,所以适当的愧疚恐惧是好的,正常的;但是过了那就是一种束缚捆绑,让我们放不开手脚,禁锢我们的人生。况且,彻底破了贪嗔痴慢疑的人又有几个呢?我们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一个,有时也不要过于苛责自己,适度就好。

我们挣扎过,反抗过,改变过,到头来感觉还是那个样子,为什么?


因为曾经受到的伤害太多了,恐惧焦虑已深入骨髓,一两次言行的改变无济于事,有时还让人觉得我们东施效颦,替我们觉得无比尴尬;有时遇到个垃圾人或者一眼看透真相又心性刻薄傲慢的人,瞬间就让我们觉得自己被打回原形了,然后我们恐慌失措,放弃坚持,又继续深陷黑暗了。


因为受到阻碍,觉得被打回原形了,就放弃坚持,放弃改变自我了;而那个有安全感、有爱、稳重从容的自己,常常让我们觉得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童年,到最后却效果甚微,只有极少数人浴火重生了,而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疗愈好自己,走着走着就绝望了,走着走着就绝望了……常常陷入恐惧自卑又自负的状态中,不断地循环着……


而那些浴火重生的人,受了伤、痛哭一场、站起来继续微笑着生活……又受伤、又痛哭一场、又起来迎风而立……就在你认为自己修的还不错了的时候,一个个刻薄傲慢有资历有身份的人来到你的生命中,瞬间就让你觉得被打回了原形、回到了过去那种纠结难受拧巴的状态中,然后你顶住压力,稳住,继续面带微笑地活在当下……就这样经历了数年的风雨,力经了无数次打磨,就在你觉得自己定力很好,虽然有怒气但能很快就转念了的时候,却祸不单行,一个个磨难接踵而来,终于你忍不住大发脾气,事后又痛哭一场,然后承受住压力、放过自己、释放了情绪与纠结,过些天又满血复活……当你变的淡定稳重、不再像以往那样负面、那样让人看着不舒服时,可能又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引发周围很多人的误会,然后被他们大肆宣扬、恶意攻击,顿觉四面楚歌,稳住稳住稳住,最后他们终于偃旗息鼓,稳住了他们……;降了内心无数魔、斗了外面无数妖,就在以为自己终于活出个人样、觉得外边的人终于搞不动你了,而沾沾自喜时,命运又给你送来一个个莫名看你不顺眼、不停地搞事情的人,于是你忆想起曾经遭遇过的一个个莫名看你不爽、言语攻击你的人,于是你内心火冒三丈、恼怒不已、但是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当你定力足够、内心慈悲也够,再次遇到那些傲慢刻薄又拿他们无可奈何的人,你仍然会觉得愤怒,但是你强大的定力足够让你全身而退……,终于在某一天,你看到了他们内心沉重的忧悲苦恼,看到了他们的可怜之处而心生怜悯,虽觉得彼此相处不愉快也不再心生怨恨恼怒,只是选择了退让包容……,至此终于走出了一直以来的对抗模式,开始走向了坤德无私的道路,这是真正快速上扬的道路,因为慈悲比定力更有力量,能够更强更快更好地融化我们的我执(贪嗔痴慢疑)和对方的我执,后遗症少,副作用少。靠定力,内心的怒气积聚到一定程度,总有忍不住的时候。慈悲足够,本身就没有产生很多怨气、纠结、拧巴,而且它可以融化对方的戾气怨气,从而停止对我们的攻击,自然可以让我们最终承受住外来的种种打击……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停的打怪升级,只有打不死的小强,如野草一般顽强的生命力,才最终有可能凤凰涅槃、绝处逢生,蜕变成为一个有安全感,自信阳光,自爱爱他的人。


此时的他们面对一个陌生环境时,偶尔也会本能地、有些许担忧,但是这种担忧的程度轻微,在可控范围内;而且过去一切打怪升级的经历告诉他们,这些压力他们承受的起,先忍让退步,先让他人有安全感,然后换一片海阔天空,大家其乐融融……


很多人转不过弯来,凭什么我要忍让退步?他们不重要!我们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宁静喜悦才是最重要的。学会快速放过自己又不伤害他人很重要。


怎么修定力,我的专栏里有一篇“怎么修定力,如何安住于当下?”的文章,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暂时先写这么多,有了更多灵感,再来补充。等到证到一定境界了,再来补充,写圆满它。看看真正破了我执到底是个什么感受、什么境界。大家一起努力吧,谁修谁知道,谁修谁受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关于原生环境导致的骨子里的非常自卑,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