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11 脑科学日报| “长寿开关”端粒长度或可预测老年痴呆症发展

2023-07-11 10:09 作者:brainnews--杏仁核学堂  | 我要投稿

第1789期 脑科学日报

2023年7月11

科 学 时 讯


1,Science子刊:创伤性脑损伤相关抑郁症或是一种新型情感综合征

来源:生物世界




抑郁症是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常见的致残并发症,影响了近一半的TBI患者。创伤性脑损伤相关抑郁症往往对传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无反应。近日,哈佛医学院 Shan Siddiqi 团队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表明TBI相关抑郁症具有独特的大脑连通性特征,该特征独立于TBI、重度抑郁症(MD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研究团队表示,TBI相关抑郁症可能是一种临床上新的、独特的疾病,而不是传统的重度抑郁症,并将其命名为创伤性脑损伤情感综合征(TBI affective syndrome)。



2,Aging Cell:端粒长痴呆晚!50万样本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揭示,“长寿开关“端粒长度或可预测老年痴呆症的发展

来源:生物谷



端粒长度与认知功能和脑成像衍生表型的关联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结构,由DNA序列和蛋白质组成。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端粒的长度(TL)不断缩短,而当端粒减短到一定长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开始死亡。端粒长度还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息息相关。近日,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健康分校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端粒较长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的风险或许更低。


研究人员收集了43,390位参与者的数据与生物样本用于影像学队列研究,发现APOE e4等位基因是散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病最强的遗传风险因素,而APOE e2等位基因则是最强的遗传保护因素。结果表明白细胞端粒较长的参与者患AD/ADRD风险较低。此外,较长的TL与基线时更好的认知表现显著相关,具体包括更快的反应时间、更高的流体智力和更强的数字记忆力。较长的TL与较高的海马体积和较低的总脑白质高信号(WMH)体积显著相关。



3,Small:一种活性氧响应的靶向纳米清除剂促进线粒体自噬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来源:Autophagy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子华副研究员和胡志远研究员团队制备了一种ROS 响应的聚合物纳米载体P@NB,内部负载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纳米载体表面修饰Beclin1多肽和Ang2多肽。通过恢复自噬通量加速Aβ降解并减轻过度炎症反应,从而改善AD小鼠的认知障碍。该研究表明,通过协同作用诱导自噬/线粒体自噬,使线粒体功能障碍正常化是一种有前途的AD治疗策略。



4,JAMA Psychiatry:从童年晚期到青春期早期睡眠的变化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系

来源: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心理科


儿童时期的睡眠问题可以预测整个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增加以后生活中患精神障碍的风险。近日,王春雪教授团队使用了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潜在模型方法来描述睡眠问题以及精神心理症状在儿童晚期和青春期之间过渡的轨迹。该研究确定的4个睡眠特征表明,发育期的睡眠问题是多样化的,高度合并的,并且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遵循个性化的轨迹。这些睡眠特征与青春期早期的心理病理症状的发展进一步相关。这些性质表明,儿童晚期的睡眠问题不是代表一个连续的严重程度,而是代表一个内在的基本结构。这种异质性可能表明,不同的症状特征可以通过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而不是针对所有睡眠问题的广泛干预进行更好的治疗。


5,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恐惧面孔引起注意需要意识的参与并受任务相关性的调节——一项点探测EEG研究

来源:精神障碍AI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恐惧的面孔一般被认为是负面事件的指标,它们往往很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近日一篇研究探究了恐惧面孔的影响是否是持续的,是否可以调节与后续呈现刺激相关的神经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当没有意识到时,恐惧的面孔不会吸引空间注意力,也不会影响后续刺激的处理。尽管有意识地看到恐惧的面孔会吸引空间注意力,并调节后续刺激的神经过程,但这些过程也会受到注意力负荷的调节。对恐惧面孔吸引注意力来说,意识的参与和任务相关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6PNAS前沿:城市规模越大,抑郁症患病率越低

来源:集智俱乐部


城市塑造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影响个人心理健康。那么,到底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呢?近日一篇新研究发现,抑郁症患病率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下降。虽然大城市往往存在更大的生活压力和淡薄的人际关系,却也能提供更多社会激励和联系,从而使得大城市中的抑郁症患病率更低。



7,刚刚!OpenAI宣布,斥巨资建立「超级对齐」团队!向人类意图看齐

来源:夕小瑶科技说


自从AlphaGo在围棋的对决中轻松击败人类世界冠军李世石以来,全球对AI的目光从震惊转向了敬畏。在这场无声的“大脑”比拼中,AlphaGo以其无懈可击的策略和深度预算能力,再次证明了AI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独特优势和潜力。近日,OpenAI 也正在为AI未来的新发展进行着准备。他们计划重新整编团队,由其首席科学家和公司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带领新团队探索引导和操控“超智能”AI系统的新方法。在OpenAI近日发布的一篇博客中,Ilya Sutskever和OpenAI的对齐团队领头人Jan Leike预见,未来十年内,可能会出现智商超过人类的AI系统。他们致力于在接下来的仅仅四年的时间中解决控制超智能AI的核心技术挑战。他们的策略是构建所谓的“人类水平的自动化对齐研究者”。高层目标是利用人类反馈,训练AI协助评估其他AI系统,进而可以应用大规模计算资源对初始工作进行扩展,并对超级智能进行迭代对齐。



8,亲社会和亲自我儿童“路见不平”如何出手相助?

来源:心理学报


个体作为自身利益未被波及的旁观者, 依旧自愿付出成本惩罚违规者或者补偿受害者的行为,就属于第三方利他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能帮助个体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 而且能维护社会规范, 是非常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它的出现说明儿童已经从“对己坚持公平原则”过渡到“对人对己都坚持公平原则”, 是儿童公平行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该研究发现,虽然10~12岁儿童处于利他行为形成的初期阶段, 并且其社会价值取向还未稳定, 但在高度不公平情境下尚未稳定的社会价值取向仍对第三方利他行为有影响作用。这提示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称赞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构建亲社会的学习与生活氛围等方式, 来引导儿童形成稳定的亲社会取向。


审校:Simon


7.11 脑科学日报| “长寿开关”端粒长度或可预测老年痴呆症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