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腰椎管狭窄损伤马尾神经恢复详情
| 本文为作者【185-0017-3627】原创文章,不得转载!同微!
腰椎管狭窄指的是腰椎骨周围的椎管(脊柱管)变窄,进而压迫椎管内的结构,包括马尾神经和脊髓。腰椎管狭窄通常是由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等引起的。
当腰椎管变窄时,压迫神经组织可能造成马尾神经受损。马尾神经是由众多神经根组成,从脊柱底端延伸并通过腰椎骨的漏斗状结束。受到腰椎管狭窄的压迫后,马尾神经受到牵拉、扭曲、压迫,引发马尾综合征,表现为腰骶段疼痛、下肢放射状疼痛、麻木感、肌力下降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案例·浙江,陈女士,53岁。2021年5月16日通过电话咨询马尾神经损伤问题。
陈女士在电话中详述了她的病情:她在2016年底被诊断为椎管狭窄,但那时她并未感觉到明显的不适,只是偶尔感觉腰部疼痛,背部也会有些酸胀,一般都是通过按摩和做一些轻度的运动来缓解。
直到2021年3月份,陈女士在帮忙搬家的时候,抱起了一只重一些的箱子后,感到下身出现了一阵剧烈的疼痛,让她几乎无法站立。之后的几天,她感到双腿持续发冷,并伴有麻木感,腰部的疼痛也加剧了。她以为是自己负荷过重导致的疼痛,就用了一些止痛药和热敷,但疼痛并未缓解。晚上睡觉时,她发现自己的臀部和大腿部分难以寻找到舒适的姿势,白天的疼痛和晚上的睡眠问题让她的精神状态非常糟糕,于是她选择去医院就诊。

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陈女士椎管狭窄症状加重,压迫到马尾神经,位置在L3-L4, L4-L5的位置。她在医院试图排便,发现大便难以排出,小便也有一些不适。医生建议她及时手术解压,看看症状是否可以缓解。
考虑后,陈女士在一个星期后接受了手术,术后卧床,并接受神经生长因子和康复治疗。然而,直到5月份,她仍感到身体症状并未明显改善。虽然腿部的麻木感有所减轻,但是出现了间歇性的疼痛感。排便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小便频率增多,尿量减少。她开始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才发现原来自己可能是患上了马尾神经损伤。

陈女士在电话中表示,她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前至少可以正常排便,现在却变得十分困难。她也发现自己麻木的腿部略有萎缩,但是她依然可以正常走路,只是走久了会感到疲劳。她询问我们是否有中医的解决方案。在了解了她的病史后,我们给出了一套治疗方案,陈女士对此表示认可,并决定预约来进行治疗。

2021年5月23日,陈女士首次就诊。初见时,她身材稍胖,很少运动,晚上睡眠不规律。医院检查显示,她的腰部CT显示椎管狭窄,导致马尾神经受压。病灶位于腰3-4和腰4-5。陈女士出现了二便功能困难,腰背麻木,腰腿痛,腿膝乏力。她感到更加疲劳,只有躺下时疼痛减轻。双脚感到麻木,下肢偶尔发凉。她还有轻度肌肉萎软的情况,但胃口仍可,睡觉翻身困难,只能侧卧入睡,麻木感减少。尽管她没有头晕的情况,但她的睡眠质量很差,需要导尿,这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状态。她的舌苔呈白腻状,脉搏沉细弱,精神不振,缺乏精气,说话不多,没有三高症状。
中医诊断结果为腰痹症和腰腿痛。根据临床分型,属于气滞血瘀、风寒湿痹以及肝肾两虚。治疗的方向是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培补肝肾。
中药方剂使用了大黄、桃仁、炒白芍、陈皮、牛膝、益母草、丹参、甘草、熟地黄、秦艽、当归、骨碎补、羌活、炙甘草、山药以及山芋肉等药材,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021年6月23日的第二次就诊时,陈女士告诉医生,在服药一周后,她感觉到一股气从腰部向下肢涌动,下肢逐渐感到轻松。继续服用16剂药后,她的腰背麻木感减轻,下肢的麻木和发凉感有明显减轻。于是她停用了甲钴胺等维生素类药物。当天,她向医生反馈,大便比以前容易软化,排便变得更顺畅,但小便的改善不大。她的麻木感和畏冷感减轻了,但仍然影响睡眠。与初诊相比,她的精神状态有所提高。根据病情的变化,医生在生经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减了一些药物,如三七、甘草、生龙骨、桂枝和红花。给予一疗程的治疗。

2021年7月28日的第三次就诊时,陈女士通过电话告诉医生,她的腰背麻木已经消失,下肢力量有所提升,麻木感减轻,疼痛感减弱,仅偶尔晚上睡觉会有抽筋,但次数较少。她的大便排便情况持续改善,小便不再浑浊,尿液排出量也有所增加,但仍有250-300毫升的残留尿。会阴区仍然麻木,但阴道的麻木感减轻了一些,睡眠质量比上个月有所改善。医生建议她继续用药,早睡早起,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可以做药浴,浸洗小腹和下肢,洗后擦干,待10-20分钟后再入睡。并加入黄芪、厚朴和木香等药物继续服用一疗程。

2021年8月29日的第四次就诊时,陈女士反映会阴区和腿脚的麻木感持续改善,腿脚的力量持续增加,她可以自己行走约1个小时,没有不适感。小便残留量变为40-100毫升左右,相比上个月有明显提升,尿量也比以前增加。大便每天一次,排便时间有规律,少有便秘情况。性功能相比之前有所恢复,但仍有些欠缺,其他病情正常。医生对方剂进行了加减,使用生经益气汤,并加入了车前草、白茅根等药物,继续服用一疗程。

2021年9月27日的第五次就诊时,陈女士的腿脚力量基本恢复正常,腰背和下肢的麻木感收缩到大腿内侧根部,活动量明显增加。大便已经稳定恢复正常,便形和颜色都正常,少有便秘情况。期间出现过内痔,但按照医生的建议处理后消失,会阴区的不适感也正常,夫妻生活质量持续恢复。小便已经不再使用尿管,能够自行排尿约2/3,腹压时能够排空1/3,没有残余尿。方剂略加减,加入菟丝子、肉苁蓉、杜仲、巴戟天和鹿茸等药物。

2021年10月27日的第六次就诊时,陈女士的病情有所反复,下肢有时会出现疼痛,但不影响活动能力的增加。睡眠逐渐恢复正常,小便基本可以自行排尿,最后剩下30-50毫升时需要腹压排空。会阴区感知感觉已基本恢复,夫妻生活和睦,医生告诫她不要过度纵欲。大便正常,每天至少一次。陈女士来诊时带着笑容,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病情已初步恢复,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她感慨地说与初诊时相比,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并恳请医生再调理两个月以巩固病情。计划在过年前恢复,停药后继续随访,目前基本没有影响正常生活。医生嘱咐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好腰背部的护理,避免复发的诱因。

按:陈女士的病情主要是腰腿痛和马尾神经受压。根据中医诊断和分析,属于气滞血瘀、风寒湿痹以及肝肾两虚类型。治疗的方向是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培补肝肾。生经益气汤加减使用了大黄、桃仁、炒白芍、陈皮、牛膝、益母草、丹参、甘草、熟地黄、秦艽、当归、骨碎补、羌活、炙甘草、山药以及山芋肉等药材,这些药材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培补肝肾的功效。根据陈女士的反馈情况,治疗效果较好。在服药一周后,她感觉到气从腰部向下肢涌动,下肢逐渐感到轻松。疼痛感减弱,麻木感减轻。大便排便情况改善,小便有所改善,睡眠质量有所提高。随着治疗的持续进行,陈女士的症状持续改善,腰背麻木感消失,下肢力量增加,排便和小便功能逐渐恢复。整体情况较初诊时有明显好转。通过调整方剂,继续服用,并结合药浴和其他生活方式改进措施相结合,病情进一步巩固。这其中离不开患者和大夫的紧密配合以及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后续追访半年未见复发及加重情况。

马尾综合征知识
腰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常常导致马尾神经受压,出现相应的症状。当保守治疗无效时,术后手术成为一种选择,但是一些患者担心手术后是否能够完全恢复。对于腰椎管狭窄术后恢复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每个个体的情况是不同的,术后恢复的时间和效果也会因人而异。然而,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和患者的反馈,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都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

腰椎管狭窄手术的目标是减轻或消除神经压迫,缓解症状,并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比如椎间孔扩大术或椎板切除术等。手术后的恢复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包括术后早期的休息、康复训练和生活习惯的调整等。然而,术后恢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逐渐进行力量训练和康复体操,以恢复腰部的稳定性和肌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