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最爱往哪些地方转移?中医数十年经验分享,症状出现要警惕

许多癌症经过手术、或再辅以其它治疗,疾病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各种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但是,复发转移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让人提心吊胆的。复发转移大多也是“悄无声息”的、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发展可能有一些征象,那么,癌症最爱往哪些部位转移呢?

如果癌细胞只是单纯地长在那里,其实不可怕,但怕就怕在癌细胞不仅存在,而且还会不断生长,转移和扩散。它不仅要吸收人体营养,还对我们的人体进行破坏,多数癌症患者的死亡,都是因为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导致的。这才是人们不得不去对抗它的原因。当肿瘤长到一厘米时,还难以被人们发现,这个时候肿瘤就已经具备了扩散和转移的条件。很多人认为只要切除肿瘤灶就可以了,其实在手术之前就很可能已经转移,后期仍有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当癌细胞形成肿瘤组织,每天可向血液中释放300-400万个癌细胞。从肿瘤上脱落的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或者淋巴运输到全身各处,这些脱落的癌细胞就像是长了脚似的到处跑,遇到适合生长的地方,这些癌细胞就会在对应的组织或者器官上生根发芽,迅速成长为新的肿瘤,引起新的癌变。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新肿瘤会不断地吸收营养,对所在器官和组织进行破坏,最终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那么,癌症最爱往哪些部位转移呢?癌症骨转移的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骨转移,随着病情的慢慢发展,通常不会悄无声息的,会有一些症状一个接着一个赶来。首先是疼痛,癌细胞在人体骨骼形成新的转移灶,在早期会使患者产生四肢乏力等不适症状,从轻微疼痛发展成持续性疼痛,甚至按压或碰撞都会加重痛感,尤其在晚上疼痛更为明显,也因此影响患者正常的睡眠。骨转移若发生在脊柱,会使颈椎活动受限并出现胸痛、胳膊痛等症状,骨转移若发生在腰椎或骶椎,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腰背痛甚至腿痛。
癌症淋巴结转移也是很常见的,患者会表现出淋巴结肿大,但是跟炎症引起的不一样。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表现为颈部或者锁骨上窝出现,坚硬的肿大淋巴结,起初为单方,无疼痛的可被推动,很快会出现多个淋巴结,并侵及到周围的其他组织,此时有局部或者放射性的疼痛,晚期状况可能会发生坏死,以致溃疡,感染,甚至出血。

还有就是肝转移。癌细胞其实也是需要生长发育的,而细胞的生长发育,就离不开养分和血液,癌细胞也是择木而栖,哪里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血液,就往哪里去,因为肝脏的供血非常的丰富,一般的器官只有一套动脉供血,而肝脏具有两套,一般的器官是由动脉供血,而肝脏是由静脉供血的,这就说明肝脏的供血非常的丰富,可以为癌细胞的生长发育提供血液条件。并且血液丰富了,营养物质也会丰富,这么好的条件,癌细胞就喜欢往此处转移。
病人肝转移后,除了原有症状外,还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的症状:如恶心、反酸、嗳气、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其他,如体重持续下降,或者出现黄疸,包括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等,也提示肿瘤转移至肝脏或其他消化系统脏器。如果出现肝区疼痛,提示肿瘤已经长到一定程度。
肺转移也常见。肺有帮助心脏行血的作用,而癌细胞又会随着气血的运行至肺脏,血供丰富,更容易“吸引”癌细胞停留。出现肺转移后,患者常有胸闷、胸背疼痛、呼吸困难、乏力、喘息、刺激性咳嗽、血痰等症状。

如果复发转移了,还有必要治疗吗?癌症复发多数情况下是有必要治疗的,不要一听是复发或转移,就说完了,复发了就肯定没得治了,治了也等于白治。事实上,不少癌症复发后仍有争取临床治愈或长期生存的机会,不能轻易说不要治这种话,先把病情弄清楚了再说。
要想阻止癌症复发转移,后续治疗要跟上。癌症的后续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不要觉得自己的病情得到极大缓解就放弃后续治疗。包括出院以后的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及时发现癌症的动向,可以提前给予一些预防治疗措施,及时处理问题。在复查时间上,一般术后2年内是每隔3个月1次,2年过后,是每隔半年一次,3到5年时,可以一年复查一次,具体的复查时间还是要以医生医嘱为准。
对于复发转移的癌症患者,介入中医治疗的优势主要可以体现在:中药可以有效地扶正固本,提高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压制癌细胞的复发转移。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癌症患者应该定期检查,可以了解每个时间段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偏大或体质略差的患者,更适合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