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了孩子,各位家长别再跟风“婴儿游泳”了

2020-11-16 14:32 作者:小红花测评  | 我要投稿



花爸说:

近日,一名刚满月的女婴在妈妈和外婆的监护下,套脖圈游泳发生了意外:由于脖圈过紧,压迫到气管,使得婴儿长时间缺氧,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脑损伤,最终不幸离世。


令人心痛的是,尽管婴儿游泳事故频发,但是在各大婴儿游泳馆,还是能够见到带着脖圈游泳的小宝宝身影。


套脖圈游泳真的安全吗?


不少家长认为,充满气的游泳脖圈可以让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浮在水面上,降低婴儿游泳的溺水风险。

殊不知,真正会带来风险的,反而是这个看似能够救命的东西。


脖圈过紧,可能导致婴儿休克或窒息。

1岁以下的婴幼儿头大咽短,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全,肺活量低。

如果脖圈戴得太紧,可能会压迫到气管或颈动脉窦,前者很容易造成窒息,后者会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的甚至会休克。


脖圈太松或者充气不足,可能导致婴儿溺水。

当脖圈太松或者充气不足时,就容易滑落,或者没有足够的浮力,将宝宝的头完全托到水面上,可能会导致婴儿的口鼻被水没过,呛水,甚至溺水。


即使脖圈戴得不紧不松,程度刚刚好,婴幼儿戴脖圈游泳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全靠脖子来支撑,很容易对他们未发育完全的颈椎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脖圈是一个很容易给婴幼儿带来额外风险的游泳工具,花爸不推荐大家使用。

而腋下圈、趴圈、坐圈,虽然不会引起婴儿窒息,但是也容易出现脱落、侧翻,最终导致婴儿溺水死亡。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脖圈不能用,其他的也有溺水风险,那刚出生的宝宝还怎么去游泳啊?

对此,花爸的回答是,别去!


婴儿游泳:风险远大于收益

“婴儿游泳”在商家的过度宣传下,仿佛成了培养“天才宝宝”的利器——促进身体发育、健全心肺功能、提高智力、开发潜能……

首先,这些作用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只是商家用来营销的噱头。


其次,婴儿游泳课程的初衷,根本不是商家宣传的“促进身体发育”,而是防止婴幼儿溺水。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

1岁以下的婴儿可能会在水里做出一些“游泳”的动作,看起来好像很有“安全感”。

但事实上他们还不能从水里抬头换气,完全不具备在水中生存的能力。


哪怕孩子游泳时,有专人在旁看护,也不一定能及时发现问题。

因为小月龄宝宝并不具有在水中保证安全的自卫能力,也不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任何反应。所以即使众人一同看护,仍然也会因为无法判断情况,错失危险发生时候的抢救时机。

比如开头新闻里提到的宝宝,就是在游泳时一直保持着不哭不闹的状态,才没有引起妈妈的重视,等发现时已经酿成惨剧。


综上所述,婴儿游泳仅仅是一个娱乐项目,并不适合1岁以下的宝宝参与,给宝宝过早学习游泳,也不能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反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就算真的要去,也建议等宝宝1岁以后,视其身体条件来决定是否开始学游泳。

学习的时候,不要给宝宝使用脖圈,而应该全程陪护,用手托举宝宝,让宝宝的头始终露在水面之上。


小红花测评简介:

我们是中国第一批从事商品对比测评的人士,成立“小红花测评”的宗旨,是通过进行独立、客观、专业的对比测评,向父母推荐更安全、性价比更高的儿童和家庭用品。

“小红花测评”坚持三大原则:不接受企业提供的测试样品、不接受试图影响检测结果的广告和赞助、独立付费委托国家认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敬请关注“小红花测评”,获取更多婴童产品对比测评内容。

往期回顾:

早教盒子 / 洗手液 / 灭蚊灯 / 电蚊液 / 床栏 / 坐便器 /

面膜 / 宝宝洗衣皂 / 孕妇钙片 / 孕妇补铁 / 儿童餐椅 /

护臀膏 / 背带腰凳 / 婴儿洗衣液 / 整体爬行垫 /

果泥 / 恒温睡袋 /润唇膏 / 折叠浴桶 /

湿疹膏 / 鳕鱼 / 润肤霜 / 体温计 / 保温吸管杯 /

智能机器人 / 补钙剂 / 复合补充剂 / 辅食重金属检测 /

核桃油 / 补铁剂 /叶酸 / 洗发沐浴露 / 补锌剂 / 湿纸巾 /

防晒霜 / 纸尿裤/ 拉拉裤 / 驱蚊产品 / 维生素D /面条 / 面霜/

鱼肝油 / 牙膏 / 保温杯 / 化妆品 / 乳胶枕 / 水彩笔/ 米粉 /

益生菌 / 猕猴桃 / 果泥 /体温计 / 洗护用品 / 补钙产品 /

安全座椅 / 地垫 / 退热贴 / 鱼油 / 藻油 / 儿童黏土 / 午睡枕



为了孩子,各位家长别再跟风“婴儿游泳”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