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智体园: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一)

2023-06-15 09:23 作者:智体园  | 我要投稿

.1感知训练

有良好运动反应的运动员,其运动知觉必定良好,因此改善运动员的运动知觉,应是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很少有文献着重提出篮球心理训练中的感知训练,正如很多教练和训练师所认为的那样,感知训练并不是单独进行的,它可以体现在训练的每个环节中,是几乎无法脱离体能、技战术训练的心理训练,并且他们认为脱离体能,技战术训练的感知训练是没有效果的,这是由篮球运动训练内容中的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三者相互包含的关系所决定的。不过,孙亦光提到:“体育运动中无论哪项运动无不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运动员自身对空间位置、运动的时间的感知能力,在训练中非常重要。

”因为在篮球规则里存在进攻24s、半场8s及发球5s等时间限制,继而对篮球运动员对短时间间隔变化的感知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对“秒”的长短的准确感受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伴随着秒表上的数字变化,同时要求运动员在心里读秒,几秒或几十秒后停表,然后观察对比秒表上的时间和运动员心里默默计时的时间的差距来判断运动员对“秒”的时间长短的感知准确程度。在多次训练后,可以认为在2min内的误差在2s以下是相当准确的。通过多次的这种训练使这种“秒”的刺激经常出现,一段时间的训练过后运动员对大脑“秒”长短的记忆的准确度会有所增大。

3.2表象训练

体育运动领域中最为常用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就包括表象训练,这种方法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有研究发现,通过运动员心理训练前后几项生理指标包括肌电、皮电和心率的变化,发现通过以“放松-表象”为核心的系统心理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使他们能够有目的地改善自己的身心状态,从而显著地增强其情绪控制、表象思维等心理能力。更有相关的研究实验是测试者对上百个高校篮球特长生详细说明如何进行专项表象训练,包括进行相应的指导语,如放松自己、深呼吸、走向罚球线、接到教练员传球等,结果发现,进行表象训练后的高校篮球特长生在经过8次训练后平均投篮成绩较训练前有显著差异。

江苏智体园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是集青少儿体育教育、赛事运营、商学院、 营地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教育服务提供商。 自创办以来,以“让更多的孩子享受科学运动的乐趣”为发展使命,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一站式体育教育系统化解决方案。



智体园: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