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还有人说车轻不安全、日系不结实

昨天听友给我发了个新闻,说网友们都说日系车不结实,丰田被撞烂了,两人死亡:

我点进去看了下,这样报道的:
A8L为赶时间,在限速80km/h的机场路上飙到120多km/h,突然失控,“哐哐哐”撞破中间隔离护栏后,又疾速撞上对向车道的丰田小车。电光火石之间,丰田小车根本无法躲避,直接撞到弹了起来,冲到旁边车道上,而在旁边车道上行驶的日产小车刹车不及,直接撞上丰田小车尾部。结果在一个弯道撞破中间护栏后,与一辆丰田小车正面对撞,导致丰田车上夫妻二人不幸身亡……






上图均来自珠海交警
我又看到了很多奇葩的评论:

这样的评论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你可以看到,点赞数和评论数非常高。
这让我替很多同胞感到悲哀,傻到什么程度,才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查了一下,这丰田小车,就是下图的雷凌,可以对比车身线条和轮毂样式:

这配置:终端售价10万人民币。

C-NCAP得分59.2(满分62),妥妥的五星安全标准,只是这个机构的可靠性,我不了解,无法评价,起码能做个参考。
我又去非常权威的E-NCAP查了卡罗拉(雷凌本质就是它)的成绩:

仍然是五星成绩,总之就是安全性非常高。
另外奥迪A8L的碰撞成绩没有搜到,但是作为一款中端售价67.77万起步的豪华车,而且是如此畅销的大众化品牌——奥迪,他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好,现在我们来说说上述的评论:

不知道这位朋友是怎么从这个事件中得出,日系车还是不安全的。
通过这几张图片,就能得出这种结论,莫非真乃神人?
我来掰扯掰扯究竟应该怎么思考:
1.售价不同。
很现实的问题,10万块和至少70万的车,安全结构的设计、用材的安全指数、全车的主被动安全配备等等,这能一样吗?
换句话说,如果10万的丰田和70万的奥迪撞,如果是平手,或者丰田获胜,那奥迪是差到什么程度。
所以说,本来就不是同一个级别,跨了好几个级别的车,差出了60万,这能一样吗?
所以仅仅说A8L这台车比雷凌安全,那是可以的。
我们再举个例子,如果拿丰田的高端品牌的雷克萨斯LS最便宜的2018款 350 卓越版(80万车型),来撞大众奥迪体系的中端品牌车型——德国原装朗逸(10万车型),结果你自己想吧,我就不说了。
至于说到什么系安不安全,就是8哥常说的非蠢既坏了。
奔驰都快成中系车了,难道奔驰就不安全了?还有中系车沃尔沃,不安全吗?
2.实际情况的偶然性。
打个比方,一个萌妹子和一个200斤健身壮汉,他们打起来谁更厉害,这不用我说。
但是妹子如果用坚硬的高跟鞋后跟,去踢壮汉的裆部,你说谁会疼。
事故也有这样的情况,车身每个部位的强度也是不同的。
比如撞正面,就有很长的吸能区,而正面小角度碰撞和侧面,受力空间就会小很多。
说到现实生活中的碰撞中,情况更是千差万别。
车哥还看到过一辆不到十万的福特福睿斯,把一台百万级的路虎给撞残了。
更别说10万的起亚K3,直接把350万的“装甲车”——乔治巴顿的腿给卸了。


所以单一的个例,不能说明谁安全,谁不安全。
3.车的轻重跟安全有关吗?

这个观点的始作俑者,有人说是大众的公关团队。
甚至有这种说法,车重就跑起来稳,日系轻,跑起来就飘。
我不了解的就是,同价位、同级别、同车型的大众和一些日系品牌,到底谁重谁轻,上网查一查就不会?还是太懒?还是怕打破自己的认知?
只能说愚昧,我就辛苦一下,查一查,再贴张图吧:

上图来自汽车之家
同样是最新看、同样是最低配的帕萨特和凯美瑞,你自己看看到底谁重。
再看看顶配(注意,凯美瑞是燃油版,没有比带电池的混动版):

上图来自汽车之家
我们再对比下远古的十二年前的2007款:

上图来自汽车之家
帕萨特还是高配,凯美瑞是最低配,这还用我多说吗?
很多网络的话,还敢轻信吗?
当然也不是说大众轻了不好,轻了其实可以减少油耗,而且对于加速刹车变道的安全性把控会更好。
是不是打了那些说大众重和日系轻的人脸?
醒醒吧,不要活在想当然中。
而且从没听说过车轻重和安全性有啥绝对的关系,意淫也得说出个原理,张口就来谁不会?
看看那些轻量化车身的豪华车,都可以尽可能把重量做到最低,但为什么他们的安全性却很高呢?
因为设计成本高,有预算给到设计安全性合理的结构,用钛合金、碳纤维、铝合金这样的高强度、轻便的材料,但是特么的贵啊!
记得一个路虎揽胜还是啥车,车哥说的,轻轻撞了下,寸劲儿伤到了大梁,换铝合金整车架要150万人民币,直接拉倒不修了。
4.车祸损毁状态严重,可能更安全。
反过来说,有的车,车祸损毁状态不严重,可能很不安全。
比如老普桑,那家伙,一般的碰撞,都不变形的,但稍微撞得严重点,里面把人都得挤死。

上图来自腾讯视频
这就是典型的老旧设计,现在不会用了。
5.扯上民族仇恨。
这是最无脑的说法之一,难道其他国家的车,就一定安全了,有没有听过政治书中的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为啥其他国家的人就一定会对中国人更好?
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所以不能作为评判标准,更不应该带着所谓的情绪去思考商业的事情。
那这么说,老掉牙的身份证用日本技术,是不是他们也要在我们身份证里做手脚。
还有高铁用的那些日本技术,难道...
所以对于一个工业产品,我们该关注的是它本身,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一般就是一般,扯别的的人,要么是傻,要么就是另有企图。
至于这位说哈弗H9的网友,这托的太没水平了,网友们都笑了,算是逗大家开心了吧:
因为suv中心高,说不定会翻车,这都不好说,最后的祈福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个一码归一码啊。
分享一系列的图片,让很多人彻底闭嘴:



上图来源见水印
当然还有一些评论,是很有独立思维的人说的:






在最后,一点干货,再有人说什么某系车不安全的,都是纯属瞎扯,用脚后跟想一下,也不会说出这种话。
什么车才更安全呢?
首先要有安全驾驶意识,系安全带,防御架势习惯(参见奔驰女司机撞伤13人,我能做点什么?),这是最重要的,真出了事,就不一定是个什么结果了。
其次,在车方面,大致有这样的规律(注意,是大致,不接受杠精),新设计的车安全结构比老车更合理,也就是更安全。
也就是说,能买更高级别的车,就买更高级别的;能买更贵的,就买更贵的(不是配置,是车款)。
能买主流品牌,就不要买非主流品牌,主流品牌的销量足够支撑研发费用。
能买全球车型,就不要买特供车型,其他很多国家的安全碰撞标准更高。
另外想了解国内车型的碰撞成绩,可以参见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目前来说,或许公信力还是很强的。
毕竟是保险公司针对车企的监督,如果车安全性差,就会涨保费,跟车企是站对立面的,还是比CNCAP要更有参考意义。
========
友情提示:点击“阅读原文”
或喜马拉雅搜索“不是最高档”,
即可收听离百年品牌只剩95年的脱口秀节目。
嬉笑怒骂、谈天说地,既是消愁解闷儿,又是我们自身的成长。
等你。
=========
题图作者:Caleb Woods
图片授权基于:unsplash.com版权协议
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
如有疑问,与我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阅读:
奔驰质量差?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
知道可怕的先入为主,有多么阻碍你的发展吗?
奔驰女司机撞伤13人,我能做点什么?
好分析分享给我优秀的读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