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抽动症时父母是否应尽早带孩子就诊治疗?
小美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患有抽动症2年余。2年前小美经常挤眉弄眼,父母以为小美是故意调皮的,就没有过多关注,可是半年后父母发
现小美挤眉弄眼频率增加,出现咳嗽、清嗓、频繁点头,伴有肩部、躯干、四肢不自主抽动。老师也反映小美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课堂上交头接耳,课间扮鬼脸吓唬小朋友,课后作业从来不做。小美的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急忙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并且告诉小美的妈妈应该早带孩子就诊,可能孩子的病情就不会这么严重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现今
抽动症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如果孩子患有抽动症不抓紧治
疗,将会加重病情,给治疗带来困难,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伤
害。因此,抽动症应早治疗。

父母发现孩子有眨眼、面部抽动等症状时,要尽早带孩子就诊治疗,
特别是孩子的抽动症状被周围的人看成是稀奇古怪、有破坏性和令人害
怕的举动时,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患儿容易被周围人的态度吓坏,
变得沉默寡言,孤僻,失去玩要的朋友,无法享受正常而快乐的童年生
活,这些问题在青春期将变得更为突出。

[抽动症中医治疗病例]
患儿,女,12岁,2021年4月初诊。眨眼,喉中出声,鼓肚子,服静灵口服液、氟哌啶醇。抽动症状未明显控制。刻下:喉中频繁出细小的“啊”及“嗯”声,眨眼,胳膊动,吸肚子,脾气烦急,胆小,纳、眠可,大便偏干、二三日一行,舌质紅,苔薄白,脉弦滑,咽红。脑电图显示正常。诊断:抽动症,辨证为心神失调,肝火炽盛型。治以镇心疏肝、清热泻火。健脑止动汤疗法,2021年5月二诊:服30剂后患儿喉中出声及眨眼明显减少,仍有胳膊动,紧张时脚趾动,偶有嘴动,大便一二日一行。氟哌啶醇自行停用。调整了一下方子,以此方加减治疗五个多月后康复。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中医“肝风”“筋惕肉”“瘛疭”“慢惊风”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儿童的“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有关。其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肝火生痰,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