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与青鸟》——难以下咽的青春爱恋与伤痕

首先,请各位在在公屏上打出——
山田尚子是神!
说到《利兹与青鸟》,各位客官会想到什么呢?是世间绝无仅有的甜蜜情感和温柔细腻的青春气息、细节狂魔山田老师塞入的大量细节、若即若离的“空气感”,还是霙孤身一人的卑微无力、希美的嫉妒和痛苦不甘,抑或是仅用寥寥几笔刻画的京吹本篇主角四人组?与京吹本篇不同,《利兹与青鸟》是一部深入挖掘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自然在情感的表达上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我本人则更多的从《利兹与青鸟》中读出青春时期甜蜜中夹杂的苦涩,而不是单纯的Happy End。喷薄而出的爱情气息之下,掩盖的是道道伤痕与阵阵苦痛。
这篇文章,谈的都是笔者的本人想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才疏学浅,分析不到位还请指正。全文剧透,阅前预警。

《利兹与青鸟》
————物語はハッピーエンドがいいよ。

《利兹与青鸟》既是影片的标题,同时也是剧中剧的标题,以及关西吹奏乐大赛中北宇治高中选择的自由曲目的标题,靠它串联起整部作品。
“提到电影中的童话故事,山田是打算用剧中剧的童话故事和霙与希美的故事做互动。不过随着分镜工作的进行,山田发现要让两个故事连接起来,以及安排两个世界在故事中的位置都很有难度。吉田也认为,如何安排剧中剧在电影中的位置是最难的地方。因为如果做得不够好,会让作品失去节奏感,也会让人感觉到违和感。为了让剧中剧能恰当地放到简单易懂的地方,山田考虑各种方法。可以说为了《青鸟》山田可谓是操碎了心,以至于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是一服呆滞的表情,还时常因此导致坐过站。”
http://www.anitama.cn/article/db4aa7b8f02b025d
来源:Anitama
山田老师用了大量时间思考如何将剧中剧与剧合理联系起来,为此甚至多次电车坐过站。但煞费苦心之后呈现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没有撕裂正传的完整感。同时利用剧中剧,很清晰的表达出了希美和霙转换身份的过程。
山田老师和吉田老师给整个电影奠定的基调,是向着Happy End的方向去的——“Happy End是电影的魔法”:利兹心甘情愿打开青鸟的笼子,青鸟为了利兹而展翅飞翔;霙打开了心结而迸发力量,希美也认清现实而改变志向,一切都是那么合情合理。但这真的都是她们的真实想法么?包括山田老师在制作时也坦言,这是她做动画以来,头一次品尝到了如此多角色们内心的苦涩。像希美一样,利兹在背后,也一定是在某个利兹不在的夜晚,痛哭流涕,把自己的内心扎到满是疮痍后才无奈释怀,带着痛苦松手的吧。但与希美不同的是,她们的角色是刻意安排好的,而不需要像希美和霙那样还需要一个幡然醒悟的过程。这样来讲希美的处境更为糟糕,是更加痛苦的。希美最终还是接受了不得不成为放手的利兹的现实。


赤与青
红色,热情似火,蓝色,深邃冷静。霙的瞳孔是红色的,希美的瞳孔是蓝色的。因为影片前半部分大量的暗示,相信各位起初都认为希美是青鸟,霙是利兹。


就好像从人物设定开始,她们就被赋予了这样的角色似的。但实际上,她们的赤与青是交融的。我们既可以把霙看作青鸟,希美看作利兹,也可以反过来看,甚至还可以把她们视为彼此之间的“利兹与青鸟”——她们可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关系。从“利兹”与“青鸟”的声优同为一人的安排上也能彰显出Staff们并没有刻意地去割裂利兹与青鸟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谁是利兹,谁是青鸟,是个没有定论的问题。
本田望结:“我并不会改变声线,而是利用“性格”跟“情绪”去区分她们。丽兹是一个很老实的角色,而少女则天真烂漫,喜怒哀乐溢于言表。通过表现出不同的性格跟情绪,从而就能让声音听上去像是两个人在说话了。总之我是带着这样的想法配音的。”



可愛い
“それ、かわいーよねぇ”
“本当だ、かわいー”
“のぞ先輩のクロスもかわいいですね”
“のぞ先輩て呼ぶのかわい”
“かわいーのぞ先輩”


かわいい也是《利兹与青鸟》想要表达的方向之一,在CM中也有一席之地。不论是剧中展现的长笛组的多场对话,还是各个人物展现的微表情,Staff们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我们要展现青春少女最可爱的身影。山田老师全力营造的沉浸式氛围也能使我们轻易地感受到四处洋溢着的青春气息。

禁锢与开放
除开剧中剧,整部电影的镜头直到结尾和解之前,都几乎没有离开过学校(希美在大吉山顶感叹是唯一一处),要说没有暗示些什么是不可能的。在我看来,校园就像是青鸟的笼子般,锁住了霙的羽翼,锁住了她无限发展的可能。




剧中还有巨量的分镜在塑造这种囚禁感。所以在欣赏的时候,会感到一丝压迫。
除了镜头上营造的囚禁感外,全片在人物塑造上也处处存在着自我束缚和外力束缚:霙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反复否定,甚至在希美会不会和她一并合奏的问题上也产生怀疑,对自己深爱之人也不敢完全放心。

希美有过考音大的想法,却被自身的演奏水平甚至财力水平所桎梏。新山老师和好友们冷淡的反应更是加剧了希美的束缚。
那么有没有开放呢?当然有,最明显的便是角色反转后霙的精彩表现。充满着炽热情感的双簧管演奏,惊掉了吹部所有人的下巴,惊掉了伞木希美的长笛,惊出了滴滴滚烫的泪水。





久美子和丽奈的第三乐章的“胡乱”演奏也可以看作是开放。被评价为“再见了您嘞”的小号,刺痛了希美和霙的心,本身是属于高黄二人的开放,也是促使主人公走向开放的要素之一。高坂丽奈的吹奏水准明显好于久美子,这让希美意识到了她根本没有成为青鸟游历山水的能力。

而剧尾将镜头移出学校,则是代表着束缚被挣脱,青鸟解放,一飞冲天。


被动与主动
主人公之间的被动与主动在剧中是逐步转化的过程。
霙一开始处在被动地位,与此同时希美一直是“攻”的角色,包括京吹本篇的黄前十五年、黄前十六年。伞木希美退部事件她不知情,学习OBOE仅仅是为了希美,上学一起走要希美在前面飞快地带着,希美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哪怕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事,例如A-part刚开始,霙在希美身后几乎做了希美所有的动作,各方面都体现出对希美的依赖。



“大好きのハーグ”也是希美先主动提出要尝试的,而唯唯诺诺的霙手慢一步,错失了这次机会。这个“爱的抱抱”活动为之后的角色反转和情感爆发埋下炸弹。

而在各位大神神助攻之后,霙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开始反受为攻,奋不顾身的扑到希美身上夺取爱的抱抱,不顾一切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并且毅然决然地决定上音大并为之奋斗。不再盲目刻意地追随希美,,从01:20:55到01:22:51,希美向前我向后,希美向左我向右,这就注定了她们会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但这样该怎么体现“Joint”呢?青鸟就成了关键的信使角色。


希美则成为受迫害一方,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介草民,没什么能力,面对强大的霙只配仰望,深知自己高攀不起,《利兹与青鸟》吹不好也是自己拖累了霙。希美最终化身成了悲剧人物。只能默默地写下“はばたけ!”,在背后当一名辅助。

飞吧!




纤细与炽热
全片的整体氛围不必多说了吧,大家都喜欢用“纤细”这种微妙的词语来形容,这也是山田老师擅长的风格。时间定于夏日却没有太多夏天的气息,没有汗水,没有暖洋洋的阳光。调色和光影都是冷淡风格,清新的同时又不乏压迫和紧张感,配合着牛尾宪辅的完美配乐,一同打造出了这部充满青春气息的影片。
“山田尚子:这次是像‘少女们的叹息’般静谧的作品,我们希望不错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地去描绘。因此,哪怕只是一次视线的流转,我们也要让视线里传达出她们的想法。我们会认真地记录她们的每一次叹息,就像是这样的感觉。我们仿佛透过玻璃眺望着她们一样,只要一碰就会消失不见,我觉得这样的脆弱和梦幻感非常重要。”

但霙完成了自我突破,又与希美完成了“爱的抱抱”以后,色调开始倾向于热烈与温暖,这种整体基调上的转变也反映了霙和希美的内心活动。


助霙飞升的王者们
① 剑崎梨梨花:一年级的双簧管新生,很明显是个社交达人,利兹与青鸟中充当了工具人以及被迫害者的角色(梅开五度,配乐都有五个:doublelead,girls系列)。不断与霙进行深入交流,进行着用“剑”劈开“铠甲”的任务,终于劈开了霙的内心壁垒,之后便顺利的被邀请去一起游泳以及加入双簧家族聚会。如果没有这样破冰游刃有余的能力,以及屡次被迫害仍波澜不惊的心态,她也不会被认为是被历史选中的人(见:为什么剑崎梨梨花是北宇治吹奏部的下届部长)。


② 新山老师:霙的带路人,倾注心血极力培养霙,并且为霙积极安利音大,如果没有这码子事,极有可能霙就这样报考普通大学然后泯然众人矣。更重要的是,帮助了霙认清了自己的身份,点醒了霙,可以说是青鸟飞翔前的一股东风。


③ 高坂丽奈:“先輩、希美先ばいと相性悪くないですか”仅仅七句话,就直击霙的内心,捅出淋漓鲜血,让本就不自信的霙更加怀疑自己,即使嘴上尽力在反驳,但底气显然不足。台本:「本想循序渐进地解决,没想到被丽奈连麻醉针都不打就单刀直入」(该说不愧是真·性格恶劣么)在这之后促使了霙认真思考与希美的关系。



青春的爱恋与伤痕
——噂のチョコレート(おーいしい!)
並んでみたよ(とろけるね)
ほろ苦さと恋と(いっしょ)
だから だから 甘くせつなく
引用了《sweet&sweet holiday》的一段歌词。其实正如歌词所讲,巧克力的口感就像青春一 样,甜蜜中夹杂着苦涩。《利兹与青鸟》是一部含蓄又热情,细腻又波澜壮阔的作品,同时原作也是“波乱的第二乐章”(其实武田绫乃懂个P的京吹)(武田绫乃的作品应该叫武吹)。单纯的表现甜到齁人的爱情是不太可能的,在我看来,整部影片山田老师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Happy End,而应该还尝试了展现青春时期刻骨铭心的伤痕。片中时时刻刻出现的距离感(而且不仅仅限于希美和霙之间),老师和学生对人的区别对待及不理解都足够真实,山田老师也尽力营造氛围让每位观众都能沉浸其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剧中人物的心情。但又人为地立起一块薄玻璃,既象征着“鸟笼”,也象征着观众与剧中人物之间无法突破的距离。
“在霙与希美两人的关系上,山田沉醉于让希美与霙两人产生出不可侵犯的氛围。山田称自己是抱着一种,如同轻柔地触摸着一层薄薄的玻璃,并不让玻璃破碎的触感来塑造两人的世界。”
链接:http://www.anitama.cn/article/db4aa7b8f02b025d
来源:Anitama



《利兹与青鸟》式的甜蜜爱情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之中的伤痕和印记却是每个人都有,而且都无法释怀的。我甚至觉得《利兹与青鸟》有点青春伤痕作品的味道。
“《青鸟》是将少女某个时期中纤细、快要破碎的心意提取出来,也就是从大量的羽毛之中拔出一根,并对这一根羽毛做纤细描写的作品。”
链接:http://www.anitama.cn/article/db4aa7b8f02b025d
来源:Anitama
在“爱的抱抱”之前,希美讲了一大堆丧气的,自卑的话语:
“我真是蠢啊,总是要你加油,结果你之所以发挥不出权利,都怪我能力不足嘛”
“你太狡猾了,霙,太狡猾了”
“因为我没有才华嘛,不像霙那么厉害。”
······
“我,只是个平凡的人。”
「」中为台本内容

「希美 想要把自己逼到无以复加的悲惨境地」
「霙 想用最坦诚的方式表达心意」
「希美 倾注着心意 伸出了背在身后的手」


“喜欢希美的笑声,喜欢希美的一言一语,喜欢希美的脚步声,喜欢希美的头发……
喜欢……希美的一切。”
「霙 不在乎地继续说道
希美 有意无意地继续听着
霙 描述着自己喜欢的希美 想让她明白自己的心意
但每一句都与希美想听到的话语相差甚远」
“……喜欢霙的双簧管。”
最后希美给出了这样看似冷漠的回应。但借助于台本,其实我们也能得知了,当时已经心态崩盘地希美,根本不想听到对她的评价,她最想听到的应该是——
“喜欢希美的长笛”
她一心只想得到实力比她强的霙对她音乐上的认可,可以说音乐是维系她们之间感情的唯一纽带,再无其他。作为带领霙进入音乐领域的人,看着她一点点比自己强大,直到远胜于自己,是她根本不想看到的结果。这里便体现出了希美的强烈嫉妒心。
台本:「希美 如同绷紧的丝线突然断掉般,笑了起来」「一边释放内心 一边梳理着矛盾的情绪」希美的仰天大笑看似释怀,实则掩饰掉了多少痛苦和多少永远传达不到的爱意?那种“希美式”的,略带些傲娇和羡慕嫉妒的爱意。她们互相羡慕对方,我们则羡慕她们。这样复杂的感情,我认为用「届かない恋」的歌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どうすれば この心は 鏡に映るの?
届かない恋をしていても
映しだす日がくるかなぼやけた答えが
見え始めるまでは今もこの恋は 動き出せない


起初在看完这部影片时,感受到的都是霙的可怜与无奈:一次次的想寻求希美的回应却得不到,在希美心中的地位可能不过只是普通朋友。希美愉快的与伙伴们玩耍,只留她形单影只。正赛的到来,意味着希美的离去,意味着“青鸟展翅高飞”。但越看、越品味,则越从中读出了希美的心酸和近乎病态的嫉妒。
———あぁ、神様、どうして私にカゴの開け方を教えたのですか。
我们很少有人能成为霙,但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是伞木希美:深知自己配不上那样的爱意而不得不成为陪衬。拼命努力换来的却仍是平庸。
如果努力的尽头,就是奇迹。

影片00:07:34处的Disjoint可译为“不相交”,即使画面甜蜜,但心意不相通的后果只能是disjoint。01:24:50处,把disjoint的dis划去,变成了joint,可以理解为“相交”。两条平行线相交,是我们观众非常愿意看到的,喜闻乐见的“Happy End”,标志着两人心灵相通了。但我们也应该想到,两条线相交过后,便再无第二次相遇可能了。这也就是实际上黄前十七年末霙和希美高中毕业后的结局吧:一个去了音大,一个去了普通大学,人生轨迹上再无相遇点。正如片尾曲的歌词:The two lines come close and then get away.每每想到这里,心中不禁悲痛哽咽。但是山田老师给出了这样的想法:
“既然不需要再当下得出结论,吉田便向山田询问,十年之后的希美与霙会变成何种关系。山田由衷地期望十年之后两人的关系能从恋变为爱。吉田也与山田抱着同样的期待,特别是在希美无法突破现有状态的情况下。”
链接:http://www.anitama.cn/article/db4aa7b8f02b025d
来源:Anitama
所以,故事的延续也会匪伊朝夕。



Songbirds
——The ghosts banished from my diary,
Which I burnt in early summer.
片尾曲1是山田老师亲自作词的girls, dance, staircase。片尾曲2是Homecomings的Snogbirds,片尾曲1空灵感十足,用纯净的童声为两人的纯洁感情添上尾声。
このまま この場所で
愛の音を鳴らしていよう
就这样用爱的旋律收尾后,紧接着是片尾曲2。渐而融化的巧克力,空中飞舞的塑料袋,午后的阳光,完全的夏天味道,非常符合影片结尾的温暖色调,但又带一点悲伤,仿佛在和夏天告别一般。


“山田尚子:他们的音乐不是那种不顾一切的前进,而是稍微退后一些再度前进的感觉,我觉得这和青春期的感觉很像。我觉得他们来表现霙与希美之间的故事,一定会让这部剧场版成为一部让人兴奋得难以抑制的青春动画。”

音乐进入尾声,这篇文章也就这样结束了。因本人文字水平有限,难以将情感完美的表达出来,所以可能会有些生硬。作为京都作品中第二喜欢的动画(第一是《凉宫春日的消失》),是非常值得认真写一篇文章来记录观影感受的。小蓝鸟是一部非常值得多刷并且细细品味的作品,而且据说国内也要上映了,那么,我们电影院见!

笔者收藏的台本付数量限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