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7.10 劳动

2023-06-22 13:0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0、劳动


  是人们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劳动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i]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相比,有着本质区别:(一)劳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二)劳动是人们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进行的,动物只能用自身的器官或简单地利用现成的自然物,适应自然界,而不能制造工具。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并使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是人和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人类想要生存,就必须劳动,从自然界取得各种物质资料;只有通过劳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问题,人类才有可能从事诸如文学、艺术、科学和政治等活动。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人本身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者本身;(二)劳动对象;(三)劳动资料,主要是劳动工具。三者中劳动者是最重要的要素,但其它两个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结合起来,劳动才能实现。

  劳动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离开一定生产关系,离开社会,便无所谓人的劳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主要的、决定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劳动的性质。原始公社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它决定了人们平等地进行生产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遭受各种剥削和奴役,严重地摧残着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成了劳动者的沉重负担。社会主义社会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人,从而劳动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从被剥削、被奴役的劳动变成了光荣、豪迈的事业,成为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神圣的权利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到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注:

[i] 参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哲学小辞典》7.10 劳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