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安徽阜阳事业单位面试真题预测:“舌尖上的浪费”
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在日益多元的消费场景中,餐饮浪费现象仍时有发生,对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你怎么看?
【尚优解读】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裕、市场稳定,但粮食产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餐饮浪费不仅给粮食生产带来了较大压力,所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还会污染环境,更有悖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原因的,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去分析。
第一,消费观念待纠偏,有的消费者讲排场、好面子,请客点菜倾向于多多益善,却不好意思打包,消费观念以丰盛为好客,以简朴为失礼,导致大量菜品浪费。
第二,经营管理待扶正,部分餐饮企业、食堂等单位收到利益驱使,设置最低消费标准,刻意增大菜品分量,不能灵活创新节约举措,对多点、乱点现象缺乏有效引导。
第三,制度约束待加强,相关部门在监管制度上存在漏洞和缺失,现有法规缺乏更有针对性的约束措施和引导措施,处罚力度较轻,难以形成有力震慑。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制定实施强有力的举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第一,宣传引导发力,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公益广告、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方式向消费者开展宣传工作。单位和学校可以开展“杜绝浪费”的主题活动,呼吁大家抵制浪费,努力营造节约粮食的舆论氛围,让每个人都成为节约粮食的坚定践行者。
第二,创新经营举措,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于供给侧的精细管理,引导餐饮企业或商家合理采购供应,规范储存管理,同时商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引导人们按需用餐,来提高供餐质量、丰富用餐选择。
第三,强化监督管理,政府既要加强监管,严厉查处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又要细化餐饮制售的标准规范,引导行业自律。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还应出台相应扶持措施,如帮小餐厅开发商业智能系统以提升其科学管理水平,让餐饮企业不仅“愿节约”,还能“会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人珍惜粮食,人人养好习惯,从我做起、行动起来,才能让“光盘”成为生活日常,让勤俭成为价值追求,让节约成为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