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学,能让你起生理反应【公寓生活记趣5·倪文尖】

《公寓生活记趣》第五讲
难以模仿的目录
03:01
04:12
06:34
08:34

读写结合的比较高的境界:只有想象性的,动态性还原了,作家是怎么把这个作品写出来的,然后你的模仿就不是死的模仿,而是动态的模仿了
写作中形成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文章的技法,是它的结构,而技法这个东西,其实是比较外在的。
而《公寓生活记趣》真正难以模仿之处:
㈠
03:00

这就是一个场景描写
文学作品里比较难的是细节,类似这样的场景,他需要作家非常独到的观察力和感悟力,然后还能够合适的语言方式来表达。
㈡
04:12
到了第二口气的时候,他的整个写作的结构是比较理性的。用的是主题句。

【旁批】
和前文那段描写一样,精彩至极,熟视无睹的都市生活的家常一幕,画出了无限美感,这就是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几乎独家的本事。

它其实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对比,是把乡土生活和都市生活在对比着讲。
相对于现代人来说,早已熟悉了都市生活,而张爱玲这篇文章写于1940年代写的很早以前。

那个时候,整个中国的文学

既有一两千年的农业文明的唐诗宋词,写乡土田园的那样一种文学传统。

而在我们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沈从文,开创的也是一个写乡土的传统。
张爱玲在这样一个文学史的背景下,他是比较早的,把都市生活审美化的一个作家。
㈢
06:33

文学性地来阅读:
张爱玲像拿了一个摄像机那样,慢慢地平扫过去。
这段你是否能看出她的内在欢乐?你能看出她在这个叙述中的对这个公寓生活的那个爱吗?
㈣
08:32

【最后评点】

这篇散文最关键的是:那种看人看事看世界的一贯立场,就是这个“不甚彻底”这是贯穿全文的。
这篇文章里有一个词语是贯穿全文的,是哪个词语呢?

请大家想,而且提示一下,前文已经暗示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