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雄鹰的利爪:特种部队专用枪械有多强?



使命召唤14中的FG42
各位车长老爷们大家好啊,喜欢玩军事射击游戏的老爷们肯定在描绘二战的作品中接触过这么一支武器,它弹匣是从左侧插入的,声音也特别奇怪,而威力却是不一般的大!而这支枪和咱们游戏中德系8级TD“莱茵金属武器运载车”师出同门,都是莱茵金属武器公司的产品,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它的故事~

使用FG42的德国伞兵
第三帝国的伞兵隶属于德国空军,和赫尔曼·戈林搞出来的那些全由地勤人员、机械师组成的三流“空军野战师”不同,德国伞兵们的战斗力是远高于一般地面部队的,能进入伞兵部队的小伙子都是一等一的好手,精挑细选后还要接受10个月的训练。二战中德军几次堪称大胆包天的奇袭行动里,都有伞兵的身影,说这些“绿魔鬼”们是后世特种部队的前身也毫不为过。可惜的是在克里特岛战役中德国伞兵们被自家的情报部门给坑了,蒙受了重大损失不说,还被第三帝国的领导人认为是废材。

FG42
克里特岛战役还暴露了德军伞兵的一个缺点:缺乏自动武器,班组内除了少量MG34之外就是普通的毛瑟Kar98步枪,即使兵员战斗意志和技能都非常强悍,但并不能对敌方步兵造成什么压倒性的优势。空军发现后要求开发一型“伞兵通用武器”,要能替换普通栓动步枪、冲锋枪和机枪。

FG42
1942年时德国陆军装备部已经在开发G41半自动步枪,然而空军元帅戈胖子并不想让手下人用陆军的武器,他坚持新的伞兵枪要使用德军标准的7.92mm X 57全威力步枪弹。当年6月份,莱茵金属公司和克里格霍夫兵工厂都拿出了自己样品,老牌轻武器厂商毛瑟提交的是个弹链供弹、重达6公斤的坑爹货MG81,结果被直接淘汰。

FG42
经过几个月的对比测试后,莱茵金属武器公司的FG42胜出,不过因为空军与陆军之间的摩擦,差一点把已经定型的FG42生产计划搞流产。幸好戈林拎着莱茵金属送的一把样枪去找希特勒,并当面为希特勒演示了该枪的性能如何。希特勒对FG42大为赞赏,甚至还想把该枪作为德军的标准步枪。它全名为“Fallschirmjägergewehr 42”意为42型伞兵步枪,1943年才投入生产的它并不多见,但是该枪的设计细节却是非常独特,咱们今天呢就不讲那些老生常谈又没什么意思的地方,专门讲讲这把枪有趣的地方。

可折叠的准星

照门也可以折叠
既然是一把专门为伞兵开发的步枪,它首先不能太重,而且上面不能有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以免钩挂住伞兵身上的东西。所以FG42上最突出的两样小东西:准星和照门,都是可以放倒的。这个照门同时还是可调的,需要拧一下再按一下,就能当做普通步枪上的“标尺”使用。

刺刀放在枪管下方
FG42的刺刀呢,和咱国家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上的刺刀形制差不多,都是针状的三棱刺刀。这样的刺刀对生产工艺要求不高,可以在比较低的水平下保证刀身强度,但是这玩意就一大号刮刀,只能用来刺、挑,没法像匕首式的刺刀那样切割什么东西。它这个刺刀平时插在枪管下方,用的时候抽出来往枪口下方一插就行,很方便。

FG42的快慢机,可以半自动/全自动

上子弹
FG42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它的供弹方式,非常的不走寻常路,别人家的弹匣一般都是插在机匣下方(比如AK47、95式),少部分怪咖把弹匣放在机匣上方(比如ZB26、刘易斯轻机枪)。

20发弹匣
而它就非要跟人家不一样——它把弹匣放在机匣左侧,弹壳从右侧抛出。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方便射手卧姿射击时更换弹匣,为了防止弹壳向后飞打到射手的脸,还在抛壳口后方设置了个导向板。弹匣也有两种,一种10发,一种20发。

FG42的弹匣防尘盖特写

按一下就开,还是对开门的呢!
为了防止在携行状态下枪膛内进入杂物造成工作不畅,FG42的弹匣插入口上还设计了两扇防尘盖,推一下弹匣口末端的突笋就能打开,拔出弹匣的时候这个防尘盖会自动盖上。也许是出于节省空间的考虑,这个弹匣防尘盖居然是上下两片对开门的.....

拉机柄在机匣右侧
FG42的拉机柄在枪身右侧,不过弹匣插在左侧会导致一个问题:枪的重心会往左偏,正常抵肩射击时瞄准会有点难受,间接的影响了一点点精度,不过卧姿射击时就没事了。

硕大的枪口制退器,绿框中是刺刀

两级蜗卷装置的效果
德国陆军认为自动武器不应该使用全威力弹,原因就是全威力弹虽然装药多威力大,可是后坐力太强,连射时士兵会很难控制武器。莱茵金属公司的设计师为了解决戈林要求的“全威力弹自动武器”要求(设计师路易斯·斯坦格本身支持中威力弹,并不看好全威力弹),为FG42设计了个硕大但效果极佳的枪口制退器。

抽掉枪托后就能看到减震装置
同时在枪托内放置了个二级蜗卷弹簧装置(就是个减震弹簧),这二者配合起来使得FG42的操作手感非常柔和,比原有的7.92mm X 57全威力弹步枪后坐力都要小。

加装4倍瞄准镜的FG42-I型(早期型)
部分FG42还配有一个4倍的白光瞄准镜,用起来效果还不错,部分时候可以客串一下精确射手步枪,敲掉关键的火力点时很有用。早期型的FG42外形和后期型的不太一样,主要是在枪托和握把上。

木制枪托就没有把脸皮和枪托冻在一起的担忧
早期型的枪托是钢板冷锻制造的全金属枪托,但是考虑到在寒冷地带作战时,过冷的天气下金属会和皮肤黏在一起,外加战争后期金属非常稀缺,所以中后期型就改成了木制枪托。另外早期型的握把倾斜度非常之大,这是为了方便伞兵在降落时持枪向下扫射,但是落地后就不是很好用了,后期型就又改称正常的样子了。
配发与使用

画作:伞兵突击组
FG42一共生产了不到7000把,对于一款轻武器而言产量是相当小的了。因为FG42的加工难度要大一些,相应的造价也就比较高。而且性能比起MP40/43和STG44而言,它的弹匣装弹数比较少只有10-20发,而STG44他们是30发的弹匣,火力持续性上明显要差一点。毕竟咱们都知道,想打人的时候没子弹有多坑爹。

FG42射击
还一个问题是FG42的枪管散热性比较差,非常容易过热。戈林的本意是希望这把伞兵枪在放下脚架,架在地上用的时候是可以充当轻机枪使用的,然而FG42是个弹匣供弹的货,火力持续性先天就差。即使用2-3发的短点射,频繁射击也会导致枪管快速过热,冷却手段又不足,出于保护武器只能停止射击。这在战场上简直是不可饶恕的。
另外最大的问题就是,FG42的性能比起STG44而言并无太大出彩的地方,STG44火力持续性还更强一些。FG42的枪管比较短,只有500mm,但是得益于全威力弹的性能,枪口初速达到了761米/秒,有效射程也有550米,而STG44的枪管长是419mm,枪口初速685米/秒,有效射程300米。初看起来FG42的性能是全优于STG44的,可是二战中战争形态已经从一战时的堑壕对射变成了近距离作战,步兵轻武器的射程并不是太重要,FG42的性能有些“过剩”。

国外军械达人·赫克托45老爷子把玩FG42
不过FG42还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1943年德军伞兵的“跳马行动”营救墨索里尼时就高调出镜,可惜战争后期德国伞兵就被划入了地面部队,以战场救火队的身影出现在战争中的各个角落,FG42的身影也时有出现。现在的国际军火收藏市场上,一把好品相的FG42可以卖到5万美元以上!

当代德军伞兵部队
现代德国联邦国防军仍然保留了伞兵,不过枪械已经换成了HK生产的G36步枪,不知他们是否也会想起,自己的“前辈”们曾经使用过这么一款独树一帜的自动步枪呢?
读者老爷们投个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