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真题笔记全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809知识产权法学》

2023-06-25 11:43 作者:曹小值真题笔记  | 我要投稿


马工程《知识产权法学》(第2版)真题笔记:

概念题:

法定许可[中国政法2020年研]

相关试题:著作权作品的法定许可[中南财大2021年研]

【答案】

法定许可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以特定方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向其支付报酬并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的制度。法定许可方便了作品传播者对作品的使用,避免了因寻求著作权人授权所带来的不便,既有利于作品的传播,又可保障著作权人的利益。因此,法定许可遂成为各国著作权法普遍推行的一种制度。不过,总的来看,发展中国家法定许可使用的适用范围较广,而发达国家法定许可使用的适用范围较窄。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法定许可使用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使用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②使用的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著作权法对法定许可使用的适用范围有明确限定,使用人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对作品进行使用,以免对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③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④使用人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利和其他财产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著作权法对两种法定许可使用的方式赋予了著作权人保留权,即著作权人可以事先声明排除法定许可的适用,这与国际上通行的法定许可使用制度不同。


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武汉理工2007年研]

相关试题:演绎作品[中国政法2018年研]

【答案】

(1)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的概念

①演绎作品,是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但演绎作品的作者在行使著作权时不能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

②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断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汇编作品应包含两类:a.对于已发表作品进行选择、编排而形成的作品,如选集、期刊、百科全书等;b.对不构成作品的材料的内容进行选择或编排而形成的独创性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是汇编人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2)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的关系

①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都是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都有对原作品的利用;出版演绎作品和汇编作品都需要征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②演绎作品与汇编作品对原作品的利用方式并不相同。演绎作品侧重对原作品的改编、翻译、注释和整理,而汇编作品只是对若干作品、作品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其他材料的整合。


职务作品[中南财大2021年研;人大2011年研;上海大学2000年研]

【答案】

职务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8条第1款规定,是指自然人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所谓工作任务,是指自然人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中应当履行的职责。除第18条第2款规定的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思想/表达二分法[中国政法2020年研;人大2011年研]

【答案】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的基本含义即著作权保护不能延伸到作品中包含或体现的思想,而只能延伸到作品中这些思想的特定表达。作品是指文学、文艺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思想与表达都是作品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即任何作品都包含了思想与表达,并且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程度问题。作品是具有独创性地表达思想或感情并具有个性特点的智力创作成果。一般而言,某一作品中体现的思想可以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加以体现。针对同一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作者可以分别获得独立的著作权。任何著作权实际上是就特定思想的特定表达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表演者权[中国政法2022年研;中国政法2016年研;清华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

【答案】

表演者权是表演者对其表演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表演者权的主体是表演者。表演者可以是演员、演出单位或其他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表演者所进行的表演必须是公开的,在家庭范围内、在私人聚会上、在单位内部进行的表演,不产生表演者权。表演者权以表演权作为其权利的来源。具体来说,表演者权的权源有:①表演者使用他人的原创作品演出,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②表演者使用他人的演绎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同时取得原创作品著作权人和演绎作品著作权人的双重许可,并支付双重报酬。


视听作品[中国政法2021年研]

【答案】

视听作品是指表现为有伴音或无伴音的连续影像的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视听作品的作者包括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人。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等是常见的视听作品。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的著作权由制作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作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之外的视听作品,其著作权的归属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制作者享有,但作者享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视听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中南财大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外观设计[中国政法2019年研]

(2)实用新型[中国政法2020年研]

【答案】

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都是专利权的保护对象,二者之间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具体阐述如下:

(1)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的概念

①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提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②实用新型是对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2)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的联系

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都是专利法的保护对象,二者都需要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条件,二者的审查程序是一样的。

(3)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的区别

作为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必须要利用自然规律或者自然现象,从而利用特定的技术手段,解决一定的技术问题,产生一定的技术效果;而作为美感方案的外观设计,其构成要素则一定是形状、图案和色彩这类不具有实用功能的要素,外观设计不考虑实用目的,它所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美学上的问题。


新颖性[北邮2010年研;人大2007年研]

相关试题:专利权的新颖性[中南财大2022年研]

【答案】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外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新颖性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的必要条件之一。


专利先用权[中国政法2019年研]

【答案】

专利先用权,是指在专利权授予之后,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的人,有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权利。专利法创设先用权规则,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①公平对待先用权人。先用权人是在先完成发明创造的人,专利法的先申请原则剥夺了同时甚至在先完成发明创造的人获得专利权的机会,对先用权人本就不公平。因此,专利法创设先用权制度适当考虑先用权人的利益,体现公平原则。②避免浪费。通过适用先用权规则,先用权人已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至于浪费。通过严格的条件限制,先用权规则既公平对待了先用权人,又避免了浪费,还不至于对专利法的先申请原则产生过大的冲击。


职务发明[华东政法2008年研;人大2005年研]

相关试题:职务发明创造[中国政法2018年研]

【答案】

职务发明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其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奖励。


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国政法2018年研;北科2008年研]

【答案】

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知识产权协定》,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最后文件之一。TRIPs协定于1994年4月15日签署,1995年1月1日生效。它是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知识产权多边TRIPs协定,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协定共同构成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TRIPs协定确立的原则主要有: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最低保护标准原则;平衡保护原则。

与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尤其是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相比,TRIPs协定在结构与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如下三方面特征:①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的最低保护标准。②强化了知识产权的执法。③引入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新方式。


篇幅有限,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获取更多内容


考研真题笔记全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809知识产权法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