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要为生育付出的巨大代价,为什么没有人说?
如果你事先知道生孩子要承受哪些痛苦,你还会选择成为母亲吗?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视频——
3分钟,5位母亲,讲了生孩子的痛苦经历,以及生育对她们的身体造成了何种摧残。
大部分都是“冷知识”,比如:
“生完孩子后,你基本上要再痛一遍!把一袋叫做胎盘的人肉‘生’出来。”
“之后最多长达六周里,会在半夜睡醒,汗流浃背,也有可能是冷汗。”
“出院后,当你以为一切都正常了,但你上厕所时,可能会把子宫‘拉’出来。”
此外,还有产后恶露、斑秃、痤疮、妊娠纹,以及腹部皮肤松弛……
妊娠纹和身材走形,大部分人都知道,但看到如此赤裸裸的展示,还是太过触目惊心。
更震撼的,是每一段描述的后面,都跟着一句风轻云淡的,“normal(正常)”。
这个“正常”的科普视频,在微博上短短几天就获得10万条留言,169万点赞。
很多没有生育经验的女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们在留言区蹲守,想看有没有宝妈出来辟谣,结果直接裂开。
不断有“过来人”跳出来告诉大家,视频里的只是冰山一角,生育代价的绳索,从女性怀孕那一刻就套在脖子上了。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毕竟这些妈妈还有命拍视频给你看,有些产妇直接就死在产房里了。”
震惊之余,未育女性陷入集体困惑:总是歌颂母亲伟大,而伟大背后的痛苦与不堪,为什么都避而不谈呢?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女性打破性羞耻,将生育问题搬到公众平台讨论了。
视频里提到的产后子宫脱垂,之前在微博上,女星Ella和马伊琍也公开说起过。
Ella借着母亲节的机会,说自己生产完子宫和膀胱脱垂,导致尿失禁,打个喷嚏都会漏尿。
马伊琍转发了一篇“阴道哑铃”的文章,本意是想提醒女性同胞,这些问题如果及早发现,是可以修复的。
不想,留言里却有很多人质疑,“是被盗号了吧?”
看,漏尿、子宫脱垂、妊娠纹,都是正常的;但女性公开谈论生殖代价,却是不正常的。
很多时候,女性是被动“正常”的。
“正常”来源于医生、护士和亲人的灌输,“大家都这样,这很正常。”
但这无法掩盖她们内心真实的感受:这一点也不正常。
有人忍无可忍,选择捅破这层窗户纸。
前不久,一位新手妈妈,将她生产时的遭遇发到网上,呼吁大家重视产妇尊严。
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有过相似经历的母亲跟帖自述,1200多条留言,构成了一道互联网产妇哭墙。
她们用亲身经历还原了从产前、分娩到产后护理的各个屈辱瞬间。
产前做内检,主任带着实习医生轮番上阵,根本不和产妇商量,一通伸手操作,“感觉自己像是牲口”。
分娩的过程更是,赤身裸体地被人摆弄。
尽管知道对方是医务人员,自己在他们眼中不过就是“一堆器官”,但这种自我克服羞耻感的过程,又加重了“牲口感”。
“我觉得我不是人,就是一头猪,还是一个被麻醉的不能动的猪,被扔在案板上等着切了卖还是整头买。”
肉体的痛苦,精神的屈辱,可能还要忍受医护人员言语间的暴力。
“别人不都这么生的?有什么好哭的?”
但真正让人崩溃的还在产后,好像完成了生产任务的女性,也真正完成了从人到牲口的转变。
她们的尊严,被永远留在了手术台上。
做完手术,没人想起应该给她们披上件衣服,就这么赤裸着被推出去,迎接他人的注目。
而喂奶几乎是所有妈妈的痛点。
本来涨奶对产妇来说,就是一道酷刑。双乳涨得像石头一样,奶水出不来,宝宝嗷嗷待哺,妈妈痛不欲生。
章子怡曾在微博上科普生理性涨奶带给女性的痛苦
更令人绝望的是,身体彻底被工具化,“不再关注你本身,人人都关注你的奶。”
从医生、护士到催乳师,谁都可以对着原本是身体最私密的部位上下其手。
但痛苦是真实的,就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变成了牲口。
说唱歌手GAI的妻子王斯然,上综艺谈论被人围观喂奶的痛苦
真正可怕的,是“正常”和“不正常”都被人为扭曲。一旦成为母亲,整个社会都会剥夺你羞耻和脆弱的权利。
“你都当妈妈了,这有什么的。”
就好像,经过生孩子那一道“工序”,性别和尊严都不存在了一样。
生孩子之前,穿着暴露一点都要被教育,被指指点点;
生孩子之后,立马就要袒胸露乳,被观摩,被评头论足。
生孩子之前,被默认是连瓶盖都拧不动的小仙女;
生孩子之后,被“为母则刚”绑架着,不再有怕痛的资格。
“可是,我还是我啊。”
最让人难过的,是看到一位妈妈,经历过这种尊严被剥夺的痛苦后,自暴自弃地感慨:
“女人的婉约在这之后就荡然无存,耻辱感慢慢丧失,贾宝玉说中年妇人是鱼眼睛,也许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麻木的结果。”
这些,都不应该是“正常”的。
我知道,谈论这些,又要被人指责,“煽动恐婚恐育”。
毕竟,我们的社会一向习惯于歌颂母亲的伟大,却回避伟大背后的代价。
可是,如果想让一切真正正常起来,第一步就该是打破禁忌,谈论真正的痛苦。
“让女性知道真相并且享有决定是否生育的权利,而不是空洞地歌颂母亲的伟大。
因为女性明知道会经历什么,还选择孕育生命,所以她们是伟大的。”
生育过后的女性需要尊重和心理上的关怀,这不是矫情,不是作,是正常需求。作为家人都应当给予产后女性足够的关怀,当宝妈们产后出现抑郁情绪或者漏尿脱垂等难以启齿的后遗症时,一定不要独自隐忍,及时去医院复查修复,在家时也可以在手机里装个叫G动的应用跟着做产后恢复锻炼,解决因生育带来的种种后遗症!
只是大部分人都选择性地忽略了,他们习惯于将女人的一生,粗暴地切割成女儿、妻子和母亲三种身份。
在成为母亲之后,女性仿佛就要在一夜之间进化成人类的终极形态,她不可以怕痛,不可以羞耻,更不可以脆弱。
但她首先是个人啊。
整个社会忙着对母亲大唱赞歌,却无视在母亲这层身份的背后,一个活生生的女性最真实的痛苦。
看似是将母亲捧上神坛,实则是女性的祭坛。
所以,从现在开始,停止伤害。
不要再说,“这有什么不公平?这不是大自然赋予你的权利吗,这不是你天生来就该做的事情嘛?”
科技会发展,医疗会进步,但如果观念停滞不前,伤人的话语、寒心的词汇、糟糕的体验,就会在我们的母亲、女儿,甚至我们自己身上,一代一代重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