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献学人物志:(四)荀卿

2020-10-29 20:15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詩書耕讀泗水濱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世人尊称“荀卿”,因避汉宣帝刘询讳,故又称孙卿。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荀子学派是重要的分支之一。《韩非子·显学》“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其中“孙氏之儒”就是荀子学派。从后世角度而言,孟子、荀子应当是自孔子之后对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人物。

北宋神宗元丰七年,荀子被追封为兰陵伯,且与孟子一起入祀孔庙。后来理学兴盛,尊孟倾向越来越严重,本来尊孟与尊荀并不相悖,然而后世学者却互相攻讦。明弘治年间,张九功上《裨补名教疏》认为荀子有五大“罪状”,理应将荀子逐出孔庙,嘉靖九年,皇帝下旨正式将荀子逐出孔庙。近代以来,以荀攻孟,以法反儒盛行,使得荀子地位又“猛然升高”:这些其实都是不合适的。

[1]荀子像

一.非十二子

荀子的思想、人性观不是本系列研究对象,难以给予他中肯实在的评价。荀子最引人争议的应当就是《非十二子》这一篇文章了。

《荀子·非十二子》一文,对先秦各学派代表人物它嚣、魏牟、陈仲、史鱼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作了批判,最终得出“是圣人之不得势者也,仲尼、子弓是也”的结论。韩婴《诗传》引《荀子》,并无讥讽子思、孟子的文章。

四库馆臣评价荀子“平心而论,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於过当,是其所短”。其评判各家的话,我们无法判断是否中肯,也无法认为他的角度是否正确。但是《非十二子》与《庄子·天下篇》一样,都反映了诸子百家流派,给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学派划分方案,后世《论六家要旨》和《汉书·艺文志》不可否认地在其“诸子略”部分的内容也参考了他们的划分方法。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最重学术源流,似有得於太史叙传,及庄周《天下》篇、荀卿《非十子》之意。……此叙述著录,所以有关於明道之要,而非后世仅计部目之所及也。”

中国古文献学目录,起源于刘向、刘歆校理群书时将群书分类编目。章学诚《校雠通义》云“刘《略》、班《志》乃千古著录之渊源”。虽然目录学是由刘向、歆父子首创,但是《荀子·非十二子》和《庄子·天下篇》和《史记·太史公自序》对于学术流别的分类以及对文章篇目次序的“目”录,仍然起到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他虽然不像刘向、歆父子开宗立派的丰功伟绩,但也对目录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2]“目录”之“目”源自于渔网,“纲举目张”

二.祭酒稷下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儒家类一》论证,刘向更进一步认为荀子入齐是在齐宣王时期,而《史记六国年表》记载载春申君之死,上距宣王之末已经87年,那么荀子在楚国辞官应该是137岁了,于理不合,所以“晁公武《读书志》谓《史记》所云年五十为年十五之讹,意其或然”。

《史记·孟荀列传》又记载:“……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索引解释说“而卿三为祭酒者,谓荀卿出入前后三度处列大夫康庄之位,而皆为其所尊,故云‘三为祭酒’也。”荀子在稷下学宫三次担任最尊贵的“祭酒”一职,可见他的学术造诣为当时所认可。

另外,荀子在稷下作祭酒时,或是以后的生活时,教授出一大批优秀弟子,李斯和韩非就是其中的代表,《史记》记载较为详实,当为真事。张苍、浮邱伯、大毛公据说也是他的弟子,因查阅文献有限,未能证实。另外荀子的《劝学》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向上。

[3]稷下学宫图

三.辞赋之祖

《汉书·艺文志》将图书分为“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班固的分类方法沿自于刘歆《七略》,代表了汉朝史志目录的最高水平。其中“诗赋略”又分为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杂赋、歌诗几大类。“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荀子和屈原对后世辞赋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辞赋之祖”。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在后世阮孝绪《七录》中被整合为文集录楚辞部,其后到《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归到集部楚辞类,荀子的辞赋是集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源头。

先秦文献大多亡佚,流传至今的许多仍真假难辨。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和项羽火烧咸阳。汉初学者呕心沥血从废墟中找出只言片语,重新构建起巍峨的文献宝库。

下一篇《人物志》,主要讲述伏生的存亡续绝之功。

王欣夫 《文献学讲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程千帆、徐有富 《校雠广义》 齐鲁书社,1997.

杜泽逊 《文献学概要》 中华书局,2001.

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史》 中华书局,2014.

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阮元刻本《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影印本

《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

司马迁、三家注 《史记》 中华书局

章学诚 《文史通义》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

章学诚 《校雠通义》 古籍出版社,1956.

陈国庆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中华书局,1983.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王先谦 《荀子集释》 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1988.




文献学人物志:(四)荀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