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马宝莉】航拍马国(4-4)麒麟村落

2019-05-02 12:44 作者:探测Tance  | 我要投稿

        麒麟,一个古老的中国文化符号,凝聚着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马国,麒麟因为外表美丽,性格,广受马迷们的喜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在这一期的《航拍马国》 中,让我们一起欣赏麒麟村落的美丽吧!       

       绿树环绕,一条小溪从看不到的地方缓缓走来,又走向另一个看不见的方向。淡淡的草丛像是大自然用画笔细细涂抹上的,草丛的形状是一道道完美的弧线。一丛稀落落的竹子在小溪快要消失的地方衬着景色。一个个树屋既自然又巧妙的排列着。树屋下大,中小,上再大,往往树屋间还有索桥链接彼此。厚厚的苔藓像屋檐一样镶嵌在树屋大门口。这真是一个世外桃源。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跨越时空,去看看那个唯美、梦幻至极的桃花源了。

        在魏晋南北朝时的乱世,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隐者陶潜,用无比浪漫的手法描绘出了流传千年的桃花源。“落英缤纷”的桃花,不知引起了多少后人出神的遐思。王维为它写了一首《桃花源诗》来增加它的光辉。这并不是偶然的,王维是一位诗人兼修绘画,再后来的文人突发奇想,送给他一个“诗画家”的美称。那个美丽的国度,那样吸引人的情景描绘,竟让这位唐朝才子舍弃了拿手的五言山水诗,写出这样长的一首七言。

        那么,桃花源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其一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与洞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山顶洞人、白鹿洞人,对他们来说,起初是物质上的庇护所。然而,千万年的累积,让中国人对洞穴有着一股奇特的精神寄托。甚至楼房的出现,也不过是洞穴的变种罢了。我们宛若婴孩,依偎在洞穴的怀抱中,从古到今,一直在品味它甘甜的奶水。而桃花源以一个小洞口进入,或许对应着万年前,祖先们进入洞穴时,发现庇护所的惊喜吧!

       推而广之,古人们提出的“天圆地方” 亦是洞穴文化的变种。先民的心灵需要一个牢不可破的洞顶去安抚,因此,“天是一把张开的伞”说被“天是一个大大的圆盖,覆在地上”说代替了,因为伞有空隙,就像洞穴顶部失去了支撑,会塌下来。对洞顶坍塌的恐惧到今日也没有完全消除,尽管隧道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人们进入隧道时也难免感到一丝惊惧。同样的,古人认定彗星是灾厄的象征,也可以理解。洪旱火灾,歹徒作恶,战事频起,这些黑锅几乎都是“扫把星”承担的。理由是:它划破了天空,又不像陨星那样常常会带来意外的陨铁礼物。它的出现,就像洞穴有了一道怪异的裂痕,随时有坍塌的风险。对彗星的诅咒甚至波及到文人们,很少有描绘彗星的精彩诗文。

        说到彗星带来了厄运,我们不禁羡慕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羡慕他们的好运,但是与世隔绝又是他们得不行,就像老子论述的那样,好运和厄运相伴而生。

        马圈不就像一个小小的桃花源吗?尽管马圈不总是太平,却仍然给许多马迷以精神上的支持。马圈的不幸也在于它的封闭,外界对待小马的态度与马迷们截然相反。但是,尽管不完美,小马带给我们的也是欢乐和美好居多。我们创作同人,结交好友,也早已乐在其中。
        写到这里,忆起几年前,在看到对于小马的介绍时,一句话映入眼帘:小马国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我想,每一位马迷,在发现小马的内在美时,就像发现桃花源的渔夫,看到麒麟村落的小蝶和嘉儿一样,惊喜不已吧!


        



【小马宝莉】航拍马国(4-4)麒麟村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