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跨学科工具箱】复杂性科学:从量变到质变(学习笔记)

2021-10-10 18:10 作者:王小c的c  | 我要投稿

复杂性科学重要模型


引子

人体的功能远大于各个细胞之和,研究夸克并无法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简单事物和规则的聚集往往会产生质变,复杂性科学就是着眼于此现象的科学。

  • 【还原论】:分解,聚焦,逐个解决;这是这几百年科学研究的主要思路,科学之所以称作科学,也就是分科之学,分而治之的研究问题。

  • 【整体论】:因为事物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还原论的局限性愈发明显,所以近几十年来科学界开始重新研究和反思,采取整体论的思路,因此产生了【复杂性科学】

  • 【复杂性科学】: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但仍然举足轻重,被称作是“21世纪的科学”,对公司管理,金融系统,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国家治理,自我管理都有指导意义

  • 扩展资料:《复杂》《规模》《失控》《系统之美》《复杂性思维》

  • 相关:

    • 【系统论】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子集

    • 【跨学科工具箱】也可以看做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衍生品

    • 复杂性科学与以下众多的名词有关

概述

  • 复杂性科学-定义: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不同【复杂系统】之中的【涌现】行为和统一性规律的一门学科(北师大张江定义)

  • 复杂系统-定义:大量个体【聚集】之后,通过个体简单运作,产生群体复杂行为,并能通过【进化】产生【适应性】的一种系统;

  • 例子,常见的复杂系统:蚁群,大脑,人体,经济系统,互联网等

    • 【蚁群】:大量蚂蚁聚集之后,虽然每一只都很简单,但却产生了集体智能,可以进行筑巢觅食等复杂活动

    • 【大脑】:每个神经元都很简单,几百亿的神经元通过简单的交互规则连接后,就涌现出了智慧

聚集

  • 【聚集】是产生复杂系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即大量的聚集也可能反而产生 1+1<2 的效果,即集体愚蠢

  • 【集体愚蠢】是怎么产生的呢?特点是单体复杂,规则复杂肤浅,集体高度同质化和内卷;

    • 比如堵车,每个司机都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试图战胜交通规则,然后所有人都到不了目的地;

    • 比如大学生求职,因为大部分人受到的教育都类似的,所以产生了高度同质化,也就造成了内卷;

  • 与之相对的是【集体智慧】,特点是单体简单,规则简单深刻,集体多元化与和谐;

    • 比如由中央系统统一调度的自动驾驶,减少人性所导致的例外情况发生,让集体利益最大化;

    • 比如亚马逊丛林,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多样性的物种大量聚集之后,构成的和谐共融的生态系统,

  • 产生集体智慧的关键 :1-简单个体 2-简单规则 3-大量叠加

    • 比如【蚁群算法】:派出大量蚂蚁寻找食物,每只蚂蚁都按照简单的规则不断往返形成闭环,最终蚁群得以发现食物并且找到最短路径

  • 对人生的启发:人生寻找并实现目标的过程类似蚁群觅食,如果我们把每时的自己切分为不同的“小我”,而这些“小我”能遵循简单深刻的规则,聚集成一生后,也有可能产生超越自我的”高维智慧“

    • 切割时间:切割的越细越能产生质变;人的一生有几万天,但有接近百万个30分钟

    • 化繁为简:在切分的时间段里保持高度【聚焦】,尽可能减少念头的数量

    • 不断闭环:做一件事情尽可能盯着结果去做,形成闭环,即以终为始

    • 不断重复,积少成多

    • 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重复做



涌现

  • 【涌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随着成员数目的增加,链接数会不断增加,而当链接度超过某一临界值的时候,就会出现涌现

    • 比如大脑神经元链接数达到某个数量级后,会涌现出”意识“

  • 涌现的【层次性】

    • 原子—分子—蛋白质—细胞—器官—人体—社会,每一层都是一次涌现

    • 每一层的涌现,都会产生更高级的行为,产生全新的特性

  • 【层次性】案例

    • 《盗梦空间》拍的很好,因为你会从它的音乐、视觉、表演、剧情、逻辑的很多不同角度去看它时,都会发现这些细节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这个东西就是它的层次性。

    • 好的音乐,甚至好的乐器的音色,也会被称为“有层次感”

  • 人生启发:围绕最小内核,逐层构建系统

    • 很多很厉害的人、事情或公司,都是一层层迭代出来的,并且他们都有一个简单的内核;当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最小内核,围绕它不但构筑出一层有一层涌现和递进的系统,也有可能形成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生

    • 最小内核举例:投入产出比,好产品,建立人脉,解决问题,用户需求等


迭代(进化)

  • 【迭代】:我们做任何复杂事情,这个创作的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应理性接受我们总是能够从一个相对粗糙的版本不断优化,最后慢慢变成一个相对完美的版本。比如软件的版本迭代。

    • 与之相对的【工程分解结构】中的方法论,比如一辆汽车,可以先把发动机造出来,然后再把身体造出来,然后再逐层递进。

    •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汽车,那么你想探索一种四轮代步工具,就应该从最简单的一个滑板车开始造起,它就叫最小可用原型,然后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不断迭代到汽车。

    • 延伸概念-【精益创业】:想法-行动-结果-衡量-数据-复盘,不断循环迭代,让结果变得越来越好

    • 需要注意的是,迭代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前进的,很可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因为本来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但不断迭代就会遇到拐点,进入下一阶段。

  • 人生启发:

    • 钢笔画目标,铅笔写道路;即道路很灵活,目标很坚定。扩展资料《坚毅》

    • 我们做创新时或寻找自己人生的道路时,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论。 简单总结,就是不要追求完美,尽快交付,然后闭环,不断改进复盘,再交付再闭环,并且要保正确的心理预期。

  • 没有一个方法论是万能的,与之相对的方法论,比如大力出奇迹,顶层设计,集中精力办大事,即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一次性把东西做成。 比如今天中国要干芯片,中国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就得猛虎搏兔,超高规模的投入之后,一定要确保把这个事情干成。


适应性

  • 如何提高适应性?伤害-恢复-变强 的闭环,对人类、对任何复杂系统而言,它其实都是成立的。

    • 比如健身,我们想练出肌肉就必须在某一个时间集中训练之后,练出酸痛感。这个过程你需要给它时间恢复,它长出来之后,你继续锻炼,就继续变强。

    • 很多国家在战争中被摧毁,在它之后重建时反而一下子爆发出来更强的生命力。所以这个就涉及到老概念——走出舒适圈,适度受伤害对我们的成长是有价值的。

  • 人生启发:走出舒适圈,但别走太远;

    • 就好像运动非常好,但是如果过度运动让自己致残,那么这个反而得不偿失,因为你已经过度拓展舒适圈,以至于进入死亡区了。



【跨学科工具箱】复杂性科学:从量变到质变(学习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