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波多野结衣和上原亚衣割中国韭菜?NFT成业界收割利器?

2021-06-16 10:58 作者:real春天同学会  | 我要投稿

最近有人给我推了一篇文章,大致上是波多野老师前不久在B站直播搞NFT卖写真盲盒然后一晚上赚了一千万的事情,到今天想想还是写篇文说说这个事吧。当然这并不是想反怼那篇文章,只是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可能绝大部分人并不理解为什么“失智土豪”会去斥巨资买一张没啥卵用的写真照片,然后大家一听会觉得这不缺心眼人傻钱多地主儿嘛。


这就要涉及到一个价值认知的问题,人习惯用自己的认知去看待他人的行为,一看到不符合认知就是傻缺,但是我们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NFT,搞明白他人的价值认知是什么。



NFT的理论很复杂,我估计我说了大家也只看得懂字听不懂意思。


简单理解,NFT就是一种基于区块链延伸的“数字资产”,比如我上面发的这张表情包,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图,但是这张图在NFT上拍卖出了59万刀的价值,拍卖出去之后,这张图片就成了买方的数字资产,他成了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这张图片的人,换句话说,他可以证明这张图片属于他,只有他发出来的才是正版,而我发在这里的,尽管一模一样,但我发的就是个水货,我们俩在吹水群里斗图,虽然我比他帅,但我发的表情在气势上就输他一筹。


这就有点像是艺术品的性质,NFT赋予了这种图片在网络上独一无二的价值,这张图片本身价值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为了一件资产,它成为了唯一所有权产物,而且这玩意有产权证明能证明这图片属于它的主人,它的创作者,它的买家,它的交易记录等等都一清二楚,尽管它是数字化图片可以分分钟复制粘贴,但它就是成了一件价值59万刀的艺术品,不管你承不承认,它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本身值59万刀,而是它被赋予了艺术品般的价值是59万刀,它的拥有者可以光明正大的宣告这东西是我的(当然也有些NFT并不是唯一,但绝对是限量)。


而最早期的NFT就像是艺术家搞起来的交易模式,只是后面楼歪了




目前NFT一大堆在常人看来奇奇怪怪的东西被NFT化,比如詹姆斯的一个扣篮镜头卖出了21万刀,Twitter的老板将自己的第一条动态拍卖出了290万刀,做这些事的并不是只有上原亚衣或波多野结衣,一条推特能卖1800万,一张写真炒到7万块也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而这些NFT的本质上是一样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物品的本身,而是买家或卖家们最终能把这玩意炒到多少钱。


然后大家可能会觉得,为什么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拍出这么高的价格,买家都人傻钱多整天没事就在村口傻乐,其实不是买家们傻,而是NFT本质上就是一种数字货币的衍生物。



还是简单理解,NFT就跟比特币,以太币,屎币之类的数字币种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NFT更具象,它不能拆分,它具有唯一性,它的内容更丰富,任何东西都可以NFT化后拿来炒,且目前数字币无法等同于货币的实际作用的情况下,搞出个NFT反倒像是在给数字币变成资产化的感觉。


数字币有价值吗?它的价值取决于炒,NFT也差不多,都是去中心化,都是在资本力量下炒成超出实际的价值,因此NFT等同于数字币的“价值随缘”属性,也因此NFT到目前为止还是币圈的那一套模式,简单理解就是,NFT是数字币的一种具象化形式,具象化成什么玩意不重要,它可以是一张图,一篇文章,一个表情包,一个游戏装备甚至是一条推文,就是这么草率的像是CS GO的枪械贴纸一样,只要产生“有人接手”的错觉,就有人会觉得这炒得动,现在NFT的一个现象就是,那些知名的艺术家、演员、网红、游戏等等等NFT化产物都是能被拿来炒成高价,而那些默默无闻想要看看村长家的傻儿子会不会来买我的作品的,根本就没什么人成交,因为没有被炒的资格。


再简单点也可以理解为把一样简单的东西炒成艺术品,有名人效应就最好了,但是NFT相比于传统艺术品来说,它的价值没有标准,说白了就是谁也说不清楚这价值具体多少,所以NFT也有可能变成韭菜场,挥镰刀的时候也会让你深刻明白自己和韭零后炒绝版鞋一样的令人懵逼。




那么上原亚衣和波多野结衣算是在割韭菜吗?


这个看个人理解,在我看来其实还够不上割韭菜,顶多就是充当工具人,虽然我也不喜欢上原亚衣天天在为币圈代言(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在代言菠菜,仅限于我的看法),但是在NFT这件事上,她们做的事其实和很多明星网红运动员艺术家一样,就是看到这玩意好像能赚钱或是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比如我的文要是能卖到7万块一篇,我也能吹一辈子,所以大家就开始搞NFT。


现如今搞NFT的人还不少,业界演员中,【三上悠亚】、【冲田杏梨】等一众知名代表都有在做NFT,原因也很好理解,就是看到了NFT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能卖,冲着赚钱而来,脱离于业界,像网红撒盐哥Salt Bae啊,加拿大歌手The Weeknd等等各行各业的名人都有发行NFT商品,从虚拟物品到实体物品,什么东西都搞NFT,基本就是流量变现。



这些人的行为本质上是一样的,在这个交易中并没有下一个局套路你(注意我说的是这场交易而不是NFT本身性质),本质上还是明码标价的交易,只是这个交易违背常人价值的认知,有些人可能不爽她们用中文在兜售她们的NFT商品,将市场瞄准了中国市场,这是因为她们知道她们在中国更具有知名度和消费市场,可以更好的兜售自己的NFT,换个市场她们也不一定卖得动这价格,所以这顶多就是针对性营销恰个“烂饭”,实际上无非还是赚了流量变现的钱,而买NFT本身就是有门槛的,绝大部分人要么不知道怎么买,要么根本买不起,说白了还是针对币圈那伙人搞营销,没准币圈大佬们觉得这价格不贵呢?毕竟价值认知是不同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有可能成了工具人,贡献了一份将NFT炒起来的力量,就我个人感觉一张图拍到7万元或一条推文卖到1800万本身就像是在炒币一样迷幻,这就像是个泡沫,而这些一起炒的人估计心里对这个泡沫也都清楚得很,他们也知道这背后可能存在一个局等着下套高位出货,但是他们相信只要他们跑的够快,镰刀就挥不到他们,于是大家看到了有人花了几万块买了波多野吉衣的写真,却没注意有人转手又挂出来卖,价格还涨了好几倍,就是有人觉得这东西还会有人接手,这就跟CS GO的皮肤一样,只要有买家,花钱开箱子就很嗨。




最后,就是说说我对NFT的理解,NFT现在看似一种数字资产化,赋予一样东西变成数字资产的价值,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那些真的艺术品之外,很多商品应用不到实际生活中,它体现不出具体价值,变成了在交易中才能体现出价值,一旦不交易就没有价值,这种单纯为了炒的价值,资本的力量是可操控的,可以参考一下狗狗币是如何从无限接近于0变成后来的局面,而狗狗币的初衷与现在也是背道而驰的。


又因为NFT本身是唯一性,它所超出自身价值的意义并没有标准,与其说是数字资产,不如说它只能是数字收藏品,它本身价值取决于买家的价值认知,一旦价值炒不上去,就只能砸在手里,所谓的艺术品价值,并不是人人都能认可,因为复制粘贴是不受控制的,且这玩意空有价值也不能当钞票用啊,最终也只有名人卖得动,因为转手卖的可能性更高




所以NFT商品如果要买,最好是抱着买藏品的态度去看待不要想着去中间商赚差价或将NFT当成是数字资产投资(也祝大家有这个投资的实力)。因为确实没啥实用价值,比如买了波多野老师NFT写真的人,最大的功能大致就是在群里吹水的时候把自己的ID改成【波多野老师某某NFT写真唯一拥有着】,这id看着就比我用的【古往今来四海八荒天地纵横第一美少年】要凡尔赛一点点点,然后在我不服的时候啪的一声甩出一份证明他才是群里第一雕闸天,从此群内装x第一人,我只能含泪把装x之王的位置退位让贤。



当然,他也可以将这写真出售网络商用使用权,理论上使用权价值是有的,但这价格和这尺度…我估计敢上的人也不会管用的图片合不合规了





当然,NFT在理论上也有正面的点,就是数字产权的归属,这本身就艺术家的概念嘛,现在数字化产物复制粘贴太简单了,创作者能证明自己是原创,所有者能证明自己拥有这样东西,在数字化的领域中,艺术品能得到一定量的产权保护,比如佳士得拍卖行前不久拍出的艺术家Beeple创作的《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就是做了NFT,交易在区块链上登记,此后的所有购买和交易信息都将透明化的可以查询到所有者和交易信息,而这场交易高达6934.6万美金,平均每张图卖出了1.39万刀,在复制和传播日益泛滥的数字化时代,NFT也让网络承认他们拥有数字文件的拥有权。




不过...这个数字产权保护只是理论上的概念,因为到目前为止,其实很多原创艺术家的作品被人盗版成NFT,结果盗版的人拥有产权证明,而且这不是少数个例,而一批艺术家的被冒名顶替,很多原创者因为NFT搞得自己成网络山寨货了(虽然大家都卖不动),也是幸好我不红,没看到有人冒名顶替我(莫名还觉得有点气是怎么肥四,我不配吗?),所以现在原创数字产权化还只停留在概念上。


然后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扯了半天的概念,大部分也是一些个人片面的理解,毕竟我学历水平渣渣,从来都是被强平最积极,被拔网线第一名,总结一句话就是:但凡涉及炒XX之类的,本身就是个韭菜局,有钱也别花这里面,想发家还是脚踏实地吧


也只能祝大家一夜暴富,像买白菜一样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波多野结衣和上原亚衣割中国韭菜?NFT成业界收割利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