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冒用条码,最高罚款三万元

2023-04-11 09:38 作者:bili_52550423343  | 我要投稿

冒用条码,最高罚款三万元

在商场、超市购物结算时,收银员通常会扫描产品外包装上的条码,这就是商品条码。为加强商品条码管理工作,近日,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模式,随机抽取了我市12家生产、经营单位,对部分在售和生产的商品条码使用情况逐户开展了监督检查。



现 场购物前可扫码查看详细信息

在沃尔玛大连奥林匹克广场店,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大连物品编码及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随机抽查货架上的在售商品条码。


大连物品编码及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编码技术部主任李鹏程通过手机上的“中国编码”APP扫描一款重庆小面外包装的商品条码,企业和商品的详细信息立即通过扫描结果显示出来,包括产品名称、分类、净含量、上市时间等相关信息。“商品条码通常由13位数字组成,是产品进入商场超市包括电商平台销售的必要条件。”李鹏程说,当消费者进入到超市购物时,可以下载“中国编码”APP扫描包装上的条码,可以查看生产企业和产品的详细信息。





“这个产品的条码高度不够,不符合要求。”李鹏程查看一个商品条码后表示,在前期市场检查时发现,有的企业条码高度不够,不足1.8厘米,两侧空白区留的也不够,都会影响条码在应用中的流通。而有一些厂家冒用别人的条码,按照《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予以3万元以下处罚。“当商品使用条码后,企业应将商品的实物送至或邮寄至官方机构,我们会按照国际统一数据标准,进行完整的原数据采集,从而帮助企业的产品打造详细的信息展示和产品进店快速上架,避免产品进入到超市再去录入信息。”李鹏程说,商品条码也可以应用于产品的出入库统计,包括产品的追溯。


监 管不得冒用、伪造商品条码

据了解,目前全球200多万家企业、1亿多种商品上使用了商品条码,遍及全球供应链的各个角落,日均扫码量超过60亿次。我国的商品条码已应用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累计为70多万家企业、上亿种产品赋予了全球唯一条码,商品条码技术已从传统零售业渗透到建材制造、运输物流、医疗卫生、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及军事装备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



李鹏程说,生产者、经销者应积极采用商品条码,并通过官方编码机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大连办事处)办理。商品条码的厂商识别码享有专用权,任何企业不得转让或与他人共享厂商识别码,不得使用未经核准注册或已注销的商品条码,不得冒用、伪造商品条码,否则将被责令整改并接受处罚。销售者进货时,应查验供货方的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核对厂商识别码是否一致。商品条码的厂商识别码有效期为2年,企业应在有效期满前办理续展手续,逾期不办理将予以注销。


检 查抽查12家企业未发现违法问题

本次监督抽查,共抽取药房、超市和生产企业12户。重点检查内容包括,实地检查企业是否未经核准注册(备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使用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的商品条码;是否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使用其他条码冒充商品条码或者使用伪造的商品条码;是否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使用已经注销的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的商品条码;经销的商品是否印有未经核准注册、备案或者伪造的商品条码。


目前,已完成12户抽查对象的监督检查工作,对企业在使用中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相关规定了解不及时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予以规范和指导,未发现商品条码使用方面存在违法问题。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不断向社会各界普及商品条码知识,持续规范商品条码使用行为,维护生产、销售和消费者等各方合法权益。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系统成员转让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条码的,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3000元罚款。


第三十五条:未经核准注册使用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的,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其他条码冒充商品条码或伪造商品条码的,或者使用已经注销的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的,责令其改正,处以3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经销的商品印有未经核准注册、备案或者伪造的商品条码的,责令其改正,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销售者以商品条码的名义向供货商收取进店费等不正当费用的,供货商可依法要求退还。


第三十八条:本章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实施。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条: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条码工作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因条码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失误,给系统成员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一条:从事商品条码管理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深圳始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服务范围 :国内外商标注册、国内外商标买卖,国内外商标异议、国内外争议申请、驳回复审、异议复审、争议复审,及相关答辩,国内外专利申请,国内外公司申请,国内外版权登记等,擅长商标行政诉讼,商标侵权诉讼、亚马逊侵权,版权侵权诉讼等诉讼案件。

承接中国驰名商标培育、认定,省著名商标评定,高新企业。





冒用条码,最高罚款三万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