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银狐伶官 第十三章 三王授首

2023-05-06 20:34 作者:彩虹勇士号  | 我要投稿

风王天籁在神农峰上的错误判断导致他暴露了贪生怕死的本性和短视愚蠢的弱点,对掌握神器的决策者而言,这比战斗中的直接损失更为可怕。真正有脑子的天王怎么可能将全家老小交给天帝当人质?怎么可能将身家性命赌在远征岭南上?苏拉利用天籁的弱点将他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那么其他人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个弱点瓦解苏拉的战车。

文心计划的第一步于,就是用大量的电台和信件向大魔国请求支援,还急切地询问罗霄山是否已经失守,苏拉收到这些情报后加紧侦查,果然发现淮海国的军队和平民大量逃离前线,收到淮海国大量关于制止平民逃亡和处决逃兵的军令。这些或真或假的消息给苏拉带来了一些信心,他自认为攻破武夷防线切断阿姆河航道的行动超出了文心的预料,淮西地区并没有稳固的防线。9月23日,苏拉故计重施,派出完成重组的天猫军团和天籁长风军团发起空中突击作战,巨大的风神飞龙拖曳着滑翔机直上云霄,经过一夜的飞行,他们在黎明时分抵达了大别山后方,天籁借助长风剑发布命令,炸弹从滑翔机上落下,逃难的民众在凄厉的呼啸声中作鸟兽散,建筑物和桥梁燃起熊熊大火,空降部队落地后完成集结,控制了许多战略要地,他们在电台大喊:“道路畅通无阻!道路畅通无阻!”,风王天籁满意地回到了阿姆河南岸长风军团的驻地,此时苏拉的铁甲舰正在轰炸大别山的淮海国军队,登陆作战也十分顺利,唯一的麻烦是地道和山间小路。天籁长风军团卷起狂风踏过山林,一路杀向已经成为孤岛的六安,六安守军依托建筑物和城墙殊死搏斗,可天籁并不在乎,他驱动长风剑发动战法,天空中出现了巨大的雷暴云团,三股足有两公里宽的龙卷风如果碾过豆子的磨盘,将整座城市蹂躏得支离破碎。所有攻城部队都认为六安即将陷落,兴奋地欢呼起来,天籁在离开前与其他将领商议好屠城所得的财物分成,这才带领着大军向下一处目标攻去。

在战前,文心曾为决战地点发愁,他最初考虑过六安,可是如果长风军团没有拿下六安就会和后续部队会合一同攻城。随后他在模拟推演中注意到了一处东淝河上的无名渡口,就此拿定主意在此设伏。文心将这处渡口命名为落马津,意图祖咒长风军团的士兵在此跌落马下。决战地点则选择在东淝河东岸,落马津南侧,这里有一条沿河栈道,是后续部队的理想行军路线,地势南高北低适宜防守,东面是适合设伏的乌灵山,西面是一条小溪(卧龙溪),而且此处是河流上游,冬天是枯水期,水流并不湍急。

天籁对文心的计划一无所知,南海国在庐州投放的空降部队正在被围攻,淮海国剩余的机动部队正堵在路上,一支数量庞大的淮军夺回了东淝河的渡囗,正在抢修防御工事构筑桥头堡。兵贵神速,天籁决定抢下桥头堡再吃午饭,9月23日中午他们抵达了渡囗,直接驾着天马飞过东淝河,五万名凡人守军本就是老弱病残,见到长风军团来了更是丢盔弃甲四散奔逃,被长风军团的风浪撕成碎片,虽然守军乱了套,但大部分士兵还是按计划逃向他们之前修筑城墙的工地,长风军团的阵型被各种建筑物打乱,天籁用长风剑发出了减速并分散追杀的命令。就在长风军团阵型混乱,速度减缓的时候,前方响起了号角声和鼓声,之前溃逃的淮军敢死队立刻就露出了本来面目,他们在号令下进行了令人震惊的快速重组,用简陋的武器缠住了全身板甲的骑士,天马之间距离较大无法在近战中相互支援,长风军团开始有了伤亡。天籁下令坐在天马后方的步兵下马近战赶走淮军,长风军团的步兵当时就如虎入羊群一般砍瓜切菜,但是他们也因此集中在了骑士队伍的前方。敢死队的正式名称是螳螂军团,骨干力量是防风氏家族和罪犯,他们虽然勇猛,但还是比不上长风军团。

淮军的敢死队员力不能支,逐渐后撤,然而让天籁惊讶的是淮军士兵竟然在修了一半的城墙前停下了。我们上文说过,此处是东淝河东岸,落马津南侧,这里有一条沿河栈道,是后续部队的理想行军路线,地势南高北低适宜防守,东面是适合设伏的乌灵山,西面是一条小溪(卧龙溪),而且此处是河流上游,但处于枯水期,水流并不湍急。天籁一看这种地形,心里顿时一惊,他认为南面的淮军是诱饵,东面的乌灵山上可能有伏兵。

果然,乌灵山上角声大作,乱箭如雨点般飞向长风军团,天籁运起功力,催动长风剑将箭矢吹回东面山上,各位骑士也将天马的羽翼收起以免天马受份,天籁心想敌军的远程被压制,伏兵也无法顶着狂风冲出山林,战胜敌人并不困难,他命令骑士们向乌灵山上攻去,前方的步兵加紧攻击充当诱饵的敢死队员。然而淮军的敢死队员却依旧在狂风中坚持作战,天籁又疑惑起来,那些敢死队员紧贴着身后的队友或者墙壁避免被风吹走,外围的敢死队员们将脚伸进地上的绳套,背后的队员拽着他们身上的绳索。此时狂风怒号,卧龙溪和东淝河上大浪涛天,狂风击碎浪头激起漫天白雾,即便是微小的草梗和砂砾也能划开凡人脆弱的肌肤,高贵的骑士用天主的神器展示了力量与威严,而卑贱的勇者用凡人的躯体诠释了团结与勇气。

此时,在卧龙溪上,淮军事先架设的潜龙桥浮出水面并展开,各个军团的尖兵身披军旗带头冲锋。他们抓着水面上的绳网和渡索,在白雾弥漫、波涛汹涌的卧龙溪上奋力挺进。在他们的前方,是世界上最精锐的重甲骑士,是天国最著名的虎狼之师,是召来飓风和龙卷的强大武器,但保家卫国的信念让他们克服恐惧,祖辈传承的梦想让他们无怨无悔,终于他们在大浪中渡过小溪,攀上堤岸,准备着发出惊天一击。经过训练的牛穿着铜甲拉着装备登上了河岸,淮海国士气大振,史载“金牛登渚,士皆争先”。

在北面,淮军从乌灵山上推下满载石头的小推车,小推车首尾相接齐力前进形成移动的三道防线,士兵们顶着狂风沿着事先埋好的绳索将小推车推到岸边,士兵们将小推车牢牢钉在地上以此截断长风军团的退路。北面的小推车固定好后,淮军完成合围,淮军吹响复仇的号角,这是总攻的信号。长风军团听闻北方角声大作,忙回头观察,然而此时小溪边的淮军尖兵们则顺着强风向东掷出标枪,复仇的标枪借着风力平飞着射向骑士,一时间打得长风军团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天籁大吃一惊,连忙收力让风力逐渐变小,然而四下的角声和鼓声让他什么也听不到,西面的淮军勇士乘着西风的余力全力冲进骑士的阵线,紧接着更多的淮军勇士从四面八方杀来。在天国的骑士与步兵之间,淮军从预先挖好的地道中涌出,步兵腹背受敌,一时落入下风。淮军士兵们奋勇争先,士气高昂,他们高喊着“赶走侵略者,保卫阿姆河!”,双方的战术均已用尽,现在军团的命运只取决于士兵们的搏斗技巧以及协作能力。

天籁单知道乌灵山上会有埋伏,却没能想到淮军能在狂风中借着水雾掩护渡过小溪偷袭,他更没能想到淮军能用小推车逆风截断长风军团撤退的路线,他更没想到阵地的四面八方都挖有地道,军团在四面围攻下如冰雪般消融,生死关头,分每一秒钟里,长风军团都在承受伤亡,两军绞结,四面接敌,骑兵无处回转,冲击和撤退都已经太晚了。天籁不断挥动长风剑打落四处飞来的石弹和箭矢,思索着脱身对策,他看到天上苏拉派来的飞龙又接连被淮军击落,即便飞龙抵达也无法在混战中掩护友军,长风剑可以让他一人逃脱,可若是等他带援兵前来长风军团早就死光了。

这时,天籁看到乌灵山顶升起一杆帅旗,旗下一名白皮银发的狐妖将领正在指挥作战。天籁在外交场合上见过文心(吾夷),知道那是北府大元帅和黄海国的新国王,手里还拿着紫电剑,天籁下令骑士们下马步战。天籁想要斩旗夺帅,擒贼先擒王,他当即催动脚下天马转了个圈,运起气浪从山下飞起,带领着三百名亲卫直扑山顶帅旗而去,天马踏着树枝向山上助力冲锋,文心见状忙向山后逃命。风王天籁的亲卫队冲上山脊,突然面前的地下伸出无数杆钩镰枪,这种武器被称为“螳镰”,长的就像螳螂的大镰刀一样,这些兵器头部是刀刃,中部被固定在可以旋转的支点上,尾部由士兵操作,有的螳镰勾中了天马的马蹄,有的勾中了天马的翅膀,有的勾中了天马的铠甲,一时间风王被迫降低风速,可他们停下后才发现地上的草丛中到处都是铁丝网和钉刺,这些具装骑兵的天马腹部又没有铠甲。此时文心还在向后方逃跑,逃向一个地道入囗,天籁认为这是逃出生天的最后希望,当即跳下追了过去,丝毫没有察觉到异常,文心此时已经走到了地道尽头,地道墙壁全部由钢铁构成。文心催动紫电剑施法,一股强大的螺丝电流沿着地道墙壁涌动,天籁身上的金属板甲和内部的锁子甲瞬间就变得滚烫,巨大的阻力让他举步维艰,他不得不趴在钢铁的地面上恢复平衡,可从地面传来的电流让他无法再控制自己的身体。正在他挣扎时,文心向他甩来了磁铁做的飞镖,飞镖在地道中依靠磁力转向和加速,绝望中的风王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躲开,奋力向出囗处跑去,文心拿着紫电剑紧追过来,紫电剑依靠磁场加速,拽着文心向上飞去,激起一路电光。文心看准时机,打出一枚带着铜丝的飞镖,天籁虽然躲开了飞镖,但一股强劲的电流从铜丝中向他袭来,天籁只觉浑身所有毛发都竖了起来,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痛和麻木,那根铜丝瞬间就被熔断,文心一剑拍在他的脑袋上,巨大的电流点燃了盔甲下的衣物,但高温也让盔甲磁性减弱。风王天籁得以逃出地道,可他刚探出头,埋伏在这里的一门空气砲就射出了弹丸,实心弹从肩膀处打掉了天籁的右臂,长风剑掉在地上。淮海国士兵用近百支螳镰死死勾住天籁的身体,文心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用该隐之手吸走了他全部的魂魄和元神,帝国飞将,一代名王,就这样死在刀兵之下。

后人有诗赞云:

义士衔环卧,螳勇当巨车。

飞将万夫讨,一砲三国崩。

于是那门大砲有另一个名字“国崩”。

文心捡起长风剑,成为了它新的主人,带领着军队杀向乌灵山下的长风军团。那些骑士见到神器易主,风王战死,士气低落陷入混乱,淮海国的士兵手中的螳镰不断收割贵族们的生命,弩箭和砲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短短4个小时,长风军团的4万名板甲骑兵就全部战死,淮军方面仅有8262人阵亡,23422人受伤。得胜的淮军在文心带领下一鼓作气冲向六安,营救被困的守军,冯楠冯梓兄弟背着父亲冯椿的牌位上了战场,淮军既有长风紫电两把神剑加护,士气也锐不可当,一举击溃了打算接应空降部队的重甲地龙骑兵,后方正在强行军的南海国被溃兵冲得七零八落,在栈道上挤作一团,导致全线崩溃。

此时六安城中的幸存者还在抵抗,他们的家人都在渤海国避难。城中原有5000人,大元帅文心给了他们每人五两黄金当安家费,每坚守一天城巿就再加一两黄金,他们熬过了龙卷风,正在废墟中同苏拉的军队巷战,唯一的奢望就是再坚守一天,再坚守一天。这天傍晚,敌人忽然鸣金收兵,守军惊讶地登上城墙观察,只见苏拉的大军在黄昏中如潮水般退去,淮海国的骑兵从东方疾驰而来,这座城市保住了,劫后余生的守军开玩笑说:“我还想再多赚几两金子呢。”。

苏拉收到了前线战报,长风军团全军覆没,大量空降部队被歼灭,围攻六安的大军被击溃,恐慌情绪正在蔓延。淮海国的劝降信如雪花般落下,每个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大魔国的战俘营好?还是淮海国的战俘营好?”,鉴于他们在大魔国的行径,大部分人都决定向淮海国投降。大别山中的游击队打出大魔国的旗号,散布大魔国即将进攻的消息,吓得南海国大军向北逃亡。苏拉本人在逃跑时被认出,亲卫营在与乱军战斗中全军覆没,投降的军官将他送进了淮海国的战俘营。后人有诗叹云:

天国遗恨 折戟

贵胄信马越淝河,驰骋长风引洪波。

岂料死士衔环卧,螳勇奋臂当巨车。

由来素食非小弱,犊勇能胜虎贲威。

十面埋伏骄兵溃,八方狼烟坚城摧。

6823年10月1日,苏拉戴着王冠在庐州游街示众,此前经常逼迫等待出售的奴隶吃下难以消化的白噩土来增加体重,还会将商船上生病的奴隶丢进海里喂鱼,史载苏拉“病死之奴,投诸鱼腹,羸弱之徒,实以噩土”,文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十斤白噩土把苏拉撑成了肠胃出血,亲手将他凌迟处死丢入淮海喂鱼,首级装在盒子中全国巡展。苏拉手下140万大军中有86万投降,54万被杀,贵族全部被处决,奴隶和劳工们成为了淮海国的公民。南海国已经消失,淮王彻底失去了价值,天帝将他送回淮海国,在黄海国和淮海国一同举办的6824年终尾祭上,文心又亲手砍下淮王夏尔的首级献于太庙。在那之后,淮海王夏尔、风王天籁和南海王苏拉的首级一直放在黄海国王宫司命殿的门槛下方,用血的教训警醒世人懦弱、残暴和贪婪的下场。

新年伊始,天帝封文心为电王、风王和黄海国王,授节仗,赐金鞭,节杖上写着“三界节度”,三界即天界(天堂)、人界(人间)、冥间(地狱),三界节度相当于和周天教教宗平起平坐,金鞭上写着“七海之鞭”,七海即北海、渤海、东海、黄海、淮海、南海还有西海,相当于允许文心管理整个东方世界外加西方的公海,给予其自主立法权,在凯旋仪式上,文心又戴上了英白拉多的黄金桂冠。雪王夕岚亲手给文心加冕,大魔国的女王神农氏田也亲自过来访问,这是她成为魔王以来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天国共有神剑七把,现在四把都聚在一起,文心将神女和魔王请到王宫中签订了一系列友好协议,划定了三国领土范围,其他民族的代表也在会议上组建了各自的民族国家。民间有童谣唱道:

狡如狐,勇如犊。

虎贲溃,四夷服。

整个东方世界,除了仍然被天国占领的西域之外,所有地方都废除了奴隶制度,停止了战争,正如推背图所书:

锋烟净尽海无波,

称帝称王又统和。

犹有煞星隐西北,

未能遍唱太平歌。

文心与天帝约定,仿效东西罗马实行分治,彻底废除奴隶制度,依托自然边界实现长治久安,西方世界的奴隶可以回到家乡,也可以加入友好国家的自由人聚落。文心认为战争已经结束,于是他推荐雪王夕岚为小天帝,称号巴赛丽莎,巴赛丽莎在6824年3月1日在临淄加冕,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封冯梓为淮海国国王,冯梓拒绝称王,于是改封其为淮海国国主,国王金冠作为贡品送入冯椿将军祠堂。黄海国赶走了殖民者,吞并了中原各邦国,稳步推进大一统。

6824年5月10日,结束任务的文心在发布罪己诏后辞去一切职务,将认罪书交给帝国中央。他将该隐之手和两把神剑交给夕岚保管,让夕岚成为北风之神的主人,自己则在监狱中等候处置,5月20日那天晚上,文心的牢房内摆上了丰盛的宴席,女皇夕岚亲手为他斟酒,说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你实在太强大,知道的又太多,朕只能委屈你了,现在请你交出所有元神灵力。”

“夕岚姐姐,我……”文心(吾夷)流下了苦涩的泪水,“……我不恨你,谢谢你让我完成复仇,只希望姐姐能赦免我们家族。”

“喝下这杯酒,姐姐答应你。”

吾夷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通过了服从性测验,夕岚在吸走他体内元神后又将他抱在怀里,解释说这只是在开玩笑,两人在后宫中激战一夜才和好如初。

“小吾夷,姐姐把元神还给你吧。”

“不要,”吾夷认真地说,“我不想让姐姐怕我。世界上只有广受拥护的人才能称霸,只有武德充沛的人才能称帝,我希望姐姐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天帝原本也很爱姐姐,可他这个帝王却和姐姐这个霸主争权夺利,互相威胁,导致了如此悲剧。”

夕岚低下头,深情地吻了一下吾夷手上的镣铐,看着他走回牢房。她想到历史上的故事,张耳除余可以把性命交给朋友,却舍不得一个帅印,项羽可以礼贤下士,却舍不得封赏部下,舍命不舍财的人往往在一场富贵之后人财两空,懂得取舍的人才能在千金散尽之时东山再起。不过天主女娲却对夕岚说:“傻孩子,你就是个恋爱脑,你以为他将性命交给你处置?他这是阳谋,要是你不赦免他,不同意他提的条件,其他犯过罪的国王会怎么看你?这都是套路。”

不过夕岚相信这是真诚,唯独在这件事上她保持了幼稚,她确实没有看错吾夷,但另一个人会将二帝共治的和平愿望化为泡影,再次促成世界的统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银狐伶官 第十三章 三王授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