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古到今,玩转四大发明 ”
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它们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不仅改变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甚至对西方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一定影响。

01造纸术
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造成新的书写材料——纸,在元兴元年(105年)呈献给汉和帝。皇帝赞赏他的巧思精意,封他为侯,从此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但是人们现在一般认为"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这些残纸文书的发现表明,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帛、竹、木、纸四种文书用品在西汉时期是并行使用的。

02指南针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指向仪器。最初的指南仪器称作"司南",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是将天然磁石经人工琢磨后制成的,样子如同一只圆底的勺。它在平滑的盘上自由旋转,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自然指向南方,《韩非子》中提到过这种"司南"。

03火药
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04印刷术
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其方法是将图画或文字反刻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然后着墨印刷。宋代平民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制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清代编订的《古今图书集成》。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从古到今,人们追求科学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时代前进的脚步一日千里,“你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针对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扫码支付、共享单车,成为这些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由此可见,“新四大发明”不仅改变中国,而且深刻影响着地球村时尚,吸引着五大洲目光。
01高铁
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全球第一。穿越塞北风区,翻过岭南山川,从重要城市之间的单线,到“八纵八横”蓝图徐徐展开。高铁不仅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02网购
网购——“动动指尖”,商店饭店搬回家。中国网购为世界经济输出“互联网商机”。足不出户,购遍天下好物,“剁手党”全球网购嗨翻天。

03扫码支付
二维码取代卖菜大妈的零钱筐。跨越物物交换,取代各种货币,轻松“扫一扫”交易即完成。

04共享单车
绿色出行“说走就走”。多彩的共享单车占领了中国的大街小巷,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到“新四大发明”,沉沦与抗争交织,奋斗与崛起辉映,再现了泱泱华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古老的四大发明曾是中国强盛的标志,“新四大发明”则是中国复兴路上的华丽篇章。这些成就不仅对我国的民生和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更大的意义在于“新四大发明”向海外传播,体现了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我们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实力仍有较大差距。然而,中国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迅速跨越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