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88:《活着》

活着,就是最好的理由。
众所周知,这部电影是改编于余华老师的小说《活着》,而且电影一开始时就有所交代。当小说改变成电影并且搬运至荧幕的时候,必然要做一些改动。我觉得在看根据原著改编而来的电影前,有机会先看原著比较好,这样能更好地帮你构建原著中的场景。但是这部电影我觉得看不看都行,因为原著跟电影都不错,但二者在内涵上随着改编有了不同的定义。豆瓣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张艺谋最好的作品’,是不是张导最好的电影我不敢肯定,但陈凯歌导演最好的电影必然是《霸王别姬》。

这部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整体给人的感觉都是非常的不错,但毕竟原著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小说,艺术水准很高,我无法准确把握其中的含义,因此关于原著中的象征性的事物我基本不谈,更多的还是个人观影时的一些和原著的区别以及电影内容的感想。
先说人物吧,关于原著中的人物故事还是改编了许多,但关键性的性格还是很好的保留了下来。葛大爷所饰演的福贵是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人物,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生存环境下诞生出的一种平淡且坚强的生存态度是令人惊叹的,这其中或许又有些阴差阳错的意思,而且与《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李’有点相似,但一个是中式的,一个是西式的,二者别有韵味。93年的葛大爷还算年轻,还能将地主家儿子的‘痞气’表现出来一些,在经历变故后的那种担惊受怕的小人物的性格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确实是老艺术家了。巩俐所饰演的‘家珍’一出场则是将那个时代女人性格特点和气质展示的淋漓尽致,在后面故事中的发挥也是恰到好处,和《霸王别姬》中的‘菊仙’完全是两者风格,但却同样被拿捏的非常得当,可见其当时的演技之高。在这部电影中也能看到很多优秀的演员,如姜武、倪大红等,在这部电影中虽然只是个配角,但人物依然颇有特点,出场很短也能给人印象深刻。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就是剧情。通过对原著的继承和改编,让整部剧的味道走了另外一条道路,结果就是虽然不及原著那种意味深长,但在另一番景象中塑造了别样的主题内涵,同时能更好地被观众所接受。这样的改编不得不说是一种成功。小说原著中的人物因为错综复杂的机缘巧合,诞生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性格,如果慢慢分析可以写一篇论文了,但在电影中,为了场景和时间的需要,简化了人物关系,优化了部分剧情,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个人物比较有特点但却略显片面的部分。当整部电影结束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原著小说中开头和结尾的那部分,那种生活的艰辛很难想象,但却可能是一个时代中极少部分的缩影,而那种情况在当下却显得不切合实际,如果适当的删减,或许衍生出的人物将会更好地符合时代的进步,何乐而不为呢?在张导的操刀之下,这部电影的结尾舍弃了曾经那个一人一牛的孤独之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人一起走向新的时代,尽管他们遭受的痛苦很深,但明天却充满希望,非常符合新中国的发展前景,最终,电影将希望从黑夜带到了光明,这样的结尾可以说是处理得非常不错了。

如今的生活节奏让很多人对生存的意义充满疑问,轻生的新闻层出不穷,当我们怀疑自己人生的时候,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很难找到哲学上的导师,如果可以的话,不妨自己当自己的老师,慢慢细品《活着》这本小说和电影中的故事,希望你能从‘福贵’身上找到自己‘活着’的理由,并不断在生活中找寻你眼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