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药学概论英文缩写晕头转向?英文缩写合集第一弹!

2020-04-20 15:17 作者:药法自然  | 我要投稿

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一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化合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催化血管紧张素I生成血管紧张素II,后者是强烈的血管*****上腺皮质类醛固酮释放的激活剂。临床应用

治疗高血压

肾缺血时刺激肾小球入球动脉上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肾素对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起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 Ⅱ,血管紧张素Ⅱ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其********上腺素的10~20倍。血管紧张素Ⅱ还可使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促使水、钠潴留,最终产生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作用是多方面的。ACEI用药后外周血管扩张,总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在降压同时不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不干扰交感神经反射功能,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对高肾素及正常肾素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显著,对低肾素高血压也有降压效果,长期应用可使左心室肥厚退缩,一般用药15min见效,1~2h达高峰。

治疗心衰

引起心衰的原因很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血管收缩,心肌正性肌力作用增强,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促醛固酮和血管加压素分泌增加,促肾上腺产生去氧皮质酮,促缓激肽释放降解,使潴钠排钾,水、钠潴留,这些结果使心肌肥厚伴心肌细胞凋亡,血管收缩,循环血容量增加使心衰发生并逐渐加重,ACEI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等作用使心脏前后负荷减轻,使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降低,增加冠脉血供,使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慢。用于治疗顽固性心衰和无症状性心衰,对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无效的心衰病人也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肾小球疾病

影响肾小球疾病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是蛋白尿,长期大量蛋白尿除造成低蛋白血症外,还可造成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毒性和炎症反应。长期高血压和肾小球内压增高均可损伤肾功能,是影响各种肾小球疾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系统血压和肾小球内压可以有效的缓解肾脏疾病的进展。ACEI可以通过降低系统血压和肾内血压,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减少蛋白尿的排出、抑制肾组织细胞的硬化过程,包括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和小管上皮细胞以及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分泌趋化因子、炎症因子和促纤维因子,从而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和硬化,多数病人在用药4~5天后蛋白尿减少,长期用药可降低蛋白尿45%。

副作用

该类药物不良反应轻,特别是不含巯基的第二代如依拉普利、赖诺普利、西拉普利等

①与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生成受阻有关的副作用有低血压,一时性蛋白尿,高血钾、窦性心动过缓、头痛等,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这些副作用很快消失,一般不用处理。

②与缓激肽、前列腺素活化有关的副作用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咽不适,刺激性干咳、声嘶、呃逆等,血管神经性水肿要及时停药,刺激性干咳常见,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可减轻消失。

③与药物结构有关的副作用。卡托普利含有巯基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味觉减退或丧失,过敏性皮炎,一过性蛋白尿,皮肤瘙痒、发热等。依拉普利等第二代ACEI不含巯基没有这方面副作用。

④其他。脱发、男性乳房发育、畸胎等。

药物相互作用

ACEI和利尿药、其他抗高血压药或包括可降低血压的乙醇等试剂合用时, 可能出现过度性低血压。ACEI与保钾利药、钾补充剂(包括含钾的盐替代品) 或其他可导致高钾血症的药(如环孢素或吲哚美辛) 合用时,可能会有增加血钾的额外作用,所能应监测血清钾浓度。心衰患者使用ACEI前一般应停止使用保钾利尿药和钾补充剂。但是,使用排钾利尿药的患者进行ACEI治疗时,可能需要钾补充剂,并应监测血清钾浓度。ACEI对肾的不良反应可能会被其他药物加强,如NSAIDs,它可影响肾功能。

药动学

大多数ACEI经口服给药。除卡托普利和赖诺普利外它们一般是前药,吸收后经快速代谢将酯水解后,成为有活性的二酸形式,如依那普利转化为依那普利拉。代谢主要发生在肝。活性药物或活性代谢物主要经尿排泄;贝那普利拉和福辛普利拉还可经胆道排泄。二酸的消除是多相的,并且存在延长了的最终消除相,有人认为这表示药物结合到血管紧张素上有饱和性的结合位点上。这种结合不会导致服用倍剂量后药物蓄积。最终消除半衰期不能预测服用倍剂量后实测的动力学,对蓄积有效的半衰期常被作为有价值的数据引用。


 

ADME“毒药物动力学”,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过程。外源化学物的代谢和排泄合成为消除,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可能同时发生。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的过程称为药物转运(transportation of drug)。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三,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H)CH(CCl),是有机氯类杀虫剂。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由于其对环境污染过于严重,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预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4,4'-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滴滴涕)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促红素,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缺氧可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早已有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临床,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合并的贫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本身或治疗引起的贫血、恶性肿瘤伴发的贫血及风湿病贫血等多种贫血。

 

FDA: FDA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简称。FDA有时也代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由美国国会即联邦政府授权,是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执法机关,也是一个由医生、律师、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和统计学家等专业人士组成的致力于保护、促进和提高国民健康的政府卫生管制的监控机构。其它许多国家都通过寻求和接收 FDA 的帮助来促进并监控其本国产品的安全。

 

GAP: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即良好农业规范,是应用现代农业知识,科学规范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LP: (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意为“良好实验室规范”或“标准实验室规范”

 

GMP: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GSP:(Good Supply Practice),在中国称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UP: (Good Using Practice),直译为良好的使用规范,即《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它是指医疗机构在药品使用过程中,针对药事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制度职责、设施设备,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和调剂使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反馈、合理用药等环节而制定的一整套管理标准和规程。制定GUP有助于完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解决目前我国部分药品监管法规滞后的问题,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综合素质,推动我国药品监管尽快与国际接轨。

 

NAS:新型活性物质

 

NME:新分子实体

 

SOP: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是一个可靠的追溯系统,也是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生产人员的培训教材之一,制定要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实验,并经生产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要具有科学性、完备性、实用性和严密性。

药学概论英文缩写晕头转向?英文缩写合集第一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