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卢建民|大道至简—2023年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

2023-04-15 08:52 作者:北京墨真书画  | 我要投稿


【个人简介】

卢建民,国家一级美术师,青年职业画家。祖籍安徽庄周故里,道生艺术始创人。中国画以禅意人物画和老庄题材为主攻方向兼画写意花鸟。“老子像及道法自然”系列作品受到画界一致好评。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展和学术邀请展;作品曾获得全国美展优秀奖及美国艾尔萨利托国际绘画比赛第二名;作品曾入选日本现代水墨画大展;韩国当代中国水墨画展;中日水墨画交流联展十几个国家举办的水墨画展等。多件作品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国外政要及知名收藏机构收藏。

【作品鉴赏】


道家思想的最核心内容有哪些?

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而万物都按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变化,所以大道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正如魏晋学者王弼所说,道法自然就是“在圆法圆,在方法方”。《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的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天人合一

 

“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致虚守静

 

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沽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对于人的问题,《道德经》除了讲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还讨论了人自身的和谐问题,即人自身的内在和谐。他首先阐释了生态人的内涵,人之生态首先是:“无乐”、“至乐无乐”。“无乐”即是不为身外的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的一种平常心,是一种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的自然之情。


自然之情乃人之常情,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安适、恬静、自然。“无乐”才是人的自然常态,人应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诗意般生活在世上。提倡“见素抱朴”、“粗茶淡饭”的节俭生活方式。“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提倡个人要与社会无害亦无争。从而在个人与宇宙自然的大范围内实现和谐交互。中国传统美学的这种和谐思想能够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直接的理论借鉴。在稳定中建设和谐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与无为一样,人们对无为而冶的理解也众所纷纭,歧义百出。通常人们认为,所谓的无为而冶有宽刑简政、休养生息;官无为而民自化;上无为而下有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几种理解。其实是要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老子如是理解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因任自然,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使其充分自由自在地活动,如此,人民自然平安富足,社会自然和谐安稳。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按着自然规律发展的和谐社会,民众不受干扰,人间无猜忌。无矛盾,无冲突,自由平等,人民各尽其性,各安其事,各得其所,整个社会安泰和美,其乐融融。

道生法


这是道家黄老派的基本主张,它不但说明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来源,也为道家冶世铺平了道路。同时这一理念也是道家黄老派与法家的重大区别。道家黄老派和法家一样主张依法治国,但法家主张“法自君出“,而道家黄老派主张君主或者圣人必须“因道生法“,制定的法律必须考虑民俗民情。正如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性而已。”

道生艺术始创人卢建民和他的作品《大境界》




卢建民|大道至简—2023年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