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飞羽版纳——中国的新居民

来自版纳小伙伴Tina的投稿,感恩。
一直以来都特别喜欢读这些自然向的文字,单纯、温暖又充满活力。
不知何时,我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因为一只蜗牛而惊喜,因为一朵花凋而伤逝。
随着时间流逝,自己早已渐渐迷失在这城市的流光中。
这样不好。
无论如何,都要找回那些曾经让自己心动的日子啊。


看到“新居民”大家一定在想:哇!这个“新居民”是谁呢?
嘻嘻,你们先猜猜呗!到底是谁来了中国呢?
好了,不卖关子了,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新居民”就是它——钳嘴鹳。
说到这小家伙,很多人还很陌生,因为它才来中国没几年呢!
它的家主要是在孟加拉、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那么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啦!
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属鹳形目鹳科钳嘴鹳属,仅有两个种,非洲钳嘴鹳和亚洲钳嘴鹳。
非洲钳嘴鹳羽色以黑褐色为主,而亚洲钳嘴鹳羽色以白色为主,飞羽和尾羽为黑色,但是很多人容易把亚洲钳嘴鹳与东方白鹳混淆。
其实它们两者也很好区分的,东方白鹳的喙长而粗壮,呈黑色,只有基部缀有淡紫色或者深红色,眼睛周围、眼线和喉部的裸露皮肤为朱红色;
而钳嘴鹳体型略小,它的喙形奇特,下喙有凹陷,喙闭合时有明显的缺口,脸部裸露的皮肤为黑色,很少鸣叫,脚是粉红色的。

钳嘴鹳主要以湖泊、水塘、稻田、以及一些浅水区为活动觅食区,它们喜欢吃福寿螺、螃蟹、无齿蚌等(在版纳园的钳嘴鹳主要以无齿蚌为食)。
第一次见到它是2017年3~4月的某一天下午,我去逛版纳植物园,天气也比较炎热,正走得不耐烦的时候,突然看到不远处的池塘边有一只大鸟。
当时就提起我的兴致,悄悄的靠近想要知道是什么鸟。
走进了一看,哎!在版纳生活了十八年,我还从来没见过这种鸟呢!
于是我拍了照片,决定回家上网一探究竟。
但是回家以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直到有一天突然听到镇里大爷大妈们说起园里有一群像白鹭的大鸟。
我听见以后觉得不对,这个怎么可能是白鹭?
赶紧翻出照片回去查了一下,乖乖,这是钳嘴鹳啊!
可惜大爷大妈们已经走远了。后来我细致的翻了一下百度,关于这家伙的记录少之又少啊。
突然脑子里冒出来一个念头,园里不就有吗,我可以来做个记录呀!从此我便踏上了追钳嘴鹳的路程。

由于它的信息太少了,我就去找了园里老师帮忙,老师说他们也没多少记录,没有观察这个呢,建议我去观察,再一次让我有了信心。
于是我利用暑假时间每天都泡在园里寻鸟-观鸟-拍鸟-记录…
在园里的钳嘴鹳主要栖息于百花园听雨阁周围的大树上,它们选择这里是因为周围是水塘,便于它们捕食,而水中小岛人也无法靠近,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由于高三了,就停止观察它们了一段时间,当我再次追寻已经是年末了。
11月底再次去到它们经常栖息的小岛旁,往大树上看过去,咦?大家伙们去哪了?
走了吗?
还是没有从田间飞回来?
等了半个钟头还是没看到它们的影子,带着失落回家了。
后来我再去看,它们还是不在。
我一直弄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直到数星期后的某个周末,一朋友约着我去观鸟,突然就谈到了钳嘴鹳。
同行的一位鸟类研究学者告知,钳嘴鹳已经飞走了。
它们秋冬季会飞走,大概1月左右又会回来,这下我才明白,为什么之前去没有看到它们。
知道它们还会回来,失落的心瞬间就开心了,接下来就是等它们回来啦!

经过短暂的等待,终于在2018年的1月,它们回来啦!
得知它们回来的消息,我可激动了,等待着放假去看望它们,终于15号放假啦!放学之后迫不及待的带着相机直奔百花园。
1月18日19:13来到百花园的水池边(它们经常栖息的地方),它们果真在耶!
(内心:哇,好想和你们来个拥抱,我可想你们啦。)
这次一共观察到12只钳嘴鹳,有4只已经在树上“睡着”啦!
它们睡觉的时候会把双脚并拢,把它们的脖子缩回去藏起来。有8只在水塘边“畅谈”,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突然走过去,把它们吓的四下飞散,当时好难过。
其实钳嘴鹳十分的怕人,只要人一靠近它们就会立马飞走。
把它们吓跑以后,我就只能在树下看它们啦,虽然不是近距离,但是能见到它们已经很开心了。
我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它们虽然在一棵树上休息,但是也会为了找最好的那一根枝条而“打架”,有时其中一只占领了另一家伙会来抢,前一只会选择让给它,而有时候又会用它那又长又大的“嘴”给对方“怼”回去,得不到这枝那我就去抢另一枝咯!
真是有趣极了!
夜色降临,已经很难看清楚它们了,它们渐渐入睡了,我也满载而归了。

后来几天由于比较忙,也没有去看它们,但是心里可是想着它们的,每天像个老母亲一样,担心它们吃好睡好没有,哈哈,等我忙活完了之后又直奔百花园。
1月22日19:19,背着装备,蹦跶着去到水池边。
但是失望了,只有4只在水边“泡脚”。
咦?其它的呢?它们去哪了啊?又走了吗?还是去田里觅食被捕了啊?
一切不好的我都想了一遍,差点都要哭了,带着失望往回走。
就在往回走的路上突然发现花卉文学艺术馆旁边的木棉树上栖息着9只,这群小家伙,原来是换了“床了”。
为什么会“换床”呢?
猜测可能因为这里也是一个小岛,人无法靠近,周围的湖面更广,更利于它们清早“起床吃早餐”。
数了一下树上有9只,嗯?不对呀,刚刚那边有4只加这边9只就是13只呀!
那么之前只看到了12只,这就说明了之前就有一只是在这边这棵树上睡觉呀!
那么那个为什么“换床”的谜题就解开啦!
其实它们是有两块领地,并不是突然的换床,而是两块领地交换休息,只是我之前没有发现而已,嘻嘻!
那天和它们呆了很久才不舍的回了家,回家之后,整理了所有的有关资料。
其实追寻它们真的很有趣,尽管它们不知道我是谁,但是它们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给我带来快乐,追寻它们的脚步还在继续……
最后想要补充一点,
虽然不是濒危物种,但是自从它们迁到云南来以后,由于是“新居民”,很多当地的老百姓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鸟,好奇心驱使他们对钳嘴鹳进行了捕杀。
有资料显示,2010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罗梭江一带,就有当地居民猎杀它们,除此之外,在云南的很多钳嘴鹳栖息地都存在猎杀现象。
我想要说,不管它们是不是濒危物种,我们都应该要保护它们,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它们是我们中国的新朋友,我们应该友好的招待朋友们,而不是以它们为食,我们应该把朋友留在我们这里常驻,想要留住它们就必须停止猎杀。
撰文:Tina
编辑:魏思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