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排核污水对我们的影响微乎其微?点进来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要反对日本排核污水

2023-08-30 10:00 作者:白糖焦糖  | 我要投稿

   日本8月24日福岛核污水排海确确实实发生后,自那天以来,我便陷入了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虽然我知道核污水排海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显现,但是我还是产生一种不知道未来在何处的绝望感同时还有一股涌自胸腔的悲愤。核污水排海后一小时,下雨了,仿佛大海都在向我们控诉着她的不公,而我,无能为力。

  关于福岛核污染水的危害,站上有很多科普的视频和专栏,我就不在这浪费大家的时间了。直接进入正题,福岛核污水排海给我们的未来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影响。


导览

1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的原因(日本视野)(个人观点)

2、治疗癌症所需费用以及中国国民收入情况概视(部分数据,仅供参考)

3、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的原因(全球视野)(个人观点)

4、个人对于目前局势的一些看法

5、结语


一、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的原因(日本视野)(个人观点)

                                               ——日本通过核污水排海,牺牲部分人民的未来,解决人口问题


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变化
人口趋势

日本是一个人口问题十分突出的国家,尽管日本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解决人口问题,但似乎成效甚微。

家庭构成变化

        与严重的人口问题相伴的是,单身家庭不断增多,这对日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
国民财富以非生产资产居多
常年赤字并不断扩大

   这似乎证实了日本政府难以承担其他核污水处理方式的成本,但这并不是排海的理由。

日本各个支出

   日本在社会保障上花的钱不算少,但仍一意孤行坚持排海,这令人费解,因为这是没有社会效率的,除非日本政府另有所图。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的支出创历史新低。

本来还想找到日本各个收入群体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以及得不到社会保障的群体在总人口的占比,特别是福岛的经济数据。但奈何取证手段有限。

不过,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已经可以得到日本通过放弃一部分日本国民的利益来维持经济稳定的结论。甚至日本可能想通过核污水排海扩大医疗收益,削减低社会价值人口,最终实现人口问题的解决。日本是一个对自己很狠的国家,假如真那么做,我也不意外,不过,望受害的日本国民珍重。

那么,假如日本的图谋真是这样,那我国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癌症控制的弧线已经分化。一条道路是通过创新和可靠地获得高质量护理来提高生存率。另一个使低收入和边缘化社区遭受无法获得和低质量的护理、情感困难和经济不安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癌症治疗的这些惊人的不平等正在逐渐增加。

最明显的区别是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的区别。据报告,90%以上的高收入国家提供综合治疗,但低收入国家不到15%。这尤其令人担忧,因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癌症负担有望在未来二十年内翻一番,从每年12万例增加到20年的2040万例。

       随着全球癌症负担持续上升,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在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方面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到2040年,预计超过70%的癌症死亡将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建议的干预措施 预防癌症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措施尚未得到充分实施,世界许多地方仍然无法获得治疗。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一半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可能需要放疗作为一部分 然而,许多国家没有一台放射治疗机。这种差距在非洲尤为严重,近70%的国家报告说,其人口通常无法获得放射治疗。

                                                                                   ——以上三段文字转自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以下数据从世界卫生组织官网获得,仅搬运,未作任何更改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https://www.who.int/

1、


图例左边是发病率     右边是死亡率


2、

左图是每年总病例的估计过去和未来趋势(乳腺和肺部)
右图是每年癌症过早死亡的概率


3、

左图是投资案例(2019)(中上收入)

在这个收入水平上,投资于一揽子基本服务并扩大覆盖范围将投入的每年成本

右图显示的是预计每年挽救的生命


2019年发表在《中华肿瘤杂志》上的一篇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考虑到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十年均3.9%左右的增幅,这一数字未来可能还会上升。

《柳叶刀》杂志2016年发布一项实证研究显示,在中国,肺癌、胃癌等六种常见癌症人均年治疗费用约为6.8万元。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2019年我国公立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为10484.3元,而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等病种住院病人的平均医药费均超过2万元。负担之重,可见一斑。

通过整理历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我们发现,2005-2019年中国肿瘤医院的总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19%,总收入由84亿元增至913亿元。这之中,业务收入举足轻重,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90%。


(以上四段文字搬运自https://news.sina.cn/gn/2021-04-30/detail-ikmyaawc2758502.d.html。欲了解更多信息可自行前往查阅)

治疗癌症所需费用以及中国国民收入情况概视(部分数据,仅供参考)

以下数据从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获得,仅搬运,未作任何更改,更多数据请自行前往查阅。

 

以上数据大家自行思考吧,我就不发表观点了。

那我国人民的收入如何呢,能不能承担起治疗癌症的费用。

下面是我在国家统计局官网所获得的数据,仅搬运,未做任何更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gov.cn/sj/

    这个图表显示,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一万的家庭在中国全部家庭里占百分之二十,这就意味着在这部分群体,一旦有家庭成员罹患癌症,对整个家庭来说是难以负担的。

未来我们能否负担治疗癌症的费用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我国总体国民负担的能力肯定是增加的,不过要说所有人所有家庭都能负担起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也有相当数量的家庭就算可以负担,但也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我国还是人口大国,所以核污染水的影响哪怕只是在癌症发病率上增加几个百分点,也意味着有数十万的家庭受此牵连。

2019年

1、人均收入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增长9.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9244元,增长7.8%,是平均数的9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389元,增长10.1%,是平均数的89.8%。

2、平均工资

  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增加8088元,名义增长[1]9.8%,增速比2018年回落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6.8%。

  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增加4029元,名义增长[1]8.1%,增速比2018年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2%。

 

2020年

1、人均收入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增长3.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是平均数的9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增长5.7%,是平均数的88.7%。

 

2、平均工资

  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379元,比上年增加6878元,名义增长[1]7.6%,增速比2019年回落2.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2%。

 

  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比上年增加4123元,名义增长[1]7.7%,增速比2019年回落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2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3%。

 

2021年

一、人均收入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比2019年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14.3%,两年平均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1%。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975元,增长8.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3504元,增长7.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902元,增长11.2%,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9.3%。

二、平均工资

 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比上年增加9458元,名义增长[1]9.7%,增速比2020年提高2.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6%。

   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比上年增加5157元,名义增长[1]8.9%,增速比2020年提高1.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7.8%。

  分区域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69706元、54278元、52698元和48106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6%、7.5%、7.9%和9.5%。

2022年

一、人均收入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

  按收入来源分,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590元,增长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8%;人均经营净收入6175元,增长4.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7%;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增长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7%;人均转移净收入6892元,增长5.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7%。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增长4.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5123元,增长3.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734元,增长4.9%,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8.1%。

二、平均工资

   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加7192元,名义增长[1]6.7%。扣除价格因素,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4.6%。

 

   202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加2353元,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202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7%。


注:

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比重。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报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报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1)*100%。

③全国居民人均收支数据是根据全国十六万户抽样调查基础数据,依据每个样本户所代表的户数加权汇总而成。由于受城镇化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各时期的分城乡、分地区人口构成发生变化,有时会导致全国居民的部分收支项目增速超出分城乡居民相应收支项目增速区间的现象发生。主要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在农村收入较高的人口进入城镇地区,但在城镇属于较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迁移对城乡居民部分收支均有拉低作用;但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其增长效应都会体现在全体居民的收支增长中。

④比上年增长栏中,括号中数据为实际增速,其他为名义增速。

⑤收入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居民收入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既能直观反映总体情况,又能反映总体结构,便于不同群体收入水平的比较,但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中位数反映中间位置对象情况,较为稳健,能够避免极端数据影响,但不能反映结构情况。

 

下面是我推想的日本排核污水的原因(全球视野)(个人观点)

     纵观历史,当一个社会道德崩坏和发动战争成为主流呼声的时候,往往是该社会崩坏腐朽的开始。第一,道德崩坏意味着该社会的大众普遍不再以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作为追求,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矛盾众多且难以调和,另一方面体现了大众普遍在一次次正面情感的消耗中,突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也就是—崩溃。第二,发动战争的呼声成为主流,这代表着人们的负面情感和负面思想已汇聚成了一股集体意志,这股意志渴望发泄大众的情绪,渴望把自己社会的矛盾转嫁到其他的社会。在更加久远一点的时候,转嫁自身的矛盾以维持自己社会的是可行的,但放在现代,尤其是已经历过经济全球化的现在,全世界的社会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可以说,自身社会的矛盾已渐渐成为了全世界的矛盾。某一个社会在不脱离人类全体社会的背景下让矛盾爆发,会让自己损失惨重。从这个观点出发,不难理解M国政府所作出的行为,想要与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逐渐脱钩,与它们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以确保在全世界矛盾爆发的时候,自己的独立性以及自由发展的权利能够得到留存。而且,如果世界各社会的主体在矛盾爆发后还能得到留存,M国还能得到一个二次发展的机会。
   对此,我表达一下自己浅薄的观点。这已经晚了。全人类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是历史大势所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整体上来看,每次的“分”与“合”都是为了让下一次的“合”更加稳固。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没有断绝的原因。所以,即使是现在,世界迎来了“分”,但若不保持社会主体对未来追求的一致,在社会联系高度联通的背景下,想要单方面脱离人类社会主体,只会让自己社会的矛盾提前爆发,从而衰弱,并在“分”的危机中降低抗风险的能力。
  第一,世界各地的社会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社会整体,这其实是给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矛盾的“蓄水池”,各个国家的矛盾不会因国内某个危机的发生一下就爆发。据我的推想,中国确实是在接下来“分”的危机中存在着自己的想法,因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主体在几千年来没有断绝过,抗风险的能力更高,在“分”的危机后,发展潜力确实要大于一般的国家,所以中国可能会对于一些国际危机的处理点到为止,这确实是一种相当聪明的做法。毕竟相比于某些国家主动制造危机,转嫁自己国家的矛盾,中国更能让世界社会主体对未来保持正面上的一致,在危机过后,能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效率与性价比更高。更何况,一些国际危机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但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善于中庸之道的中国人采取该做法相比于转嫁矛盾对人类全体社会更为有利。
  第二,我的一个推想是,有的国家在意识到单方面脱离人类社会主体后,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毁灭性的危机。所以会考虑拉着“别人”一起“走”。但因为社会矛盾的难以调和,需要有某一个社会为这个行为牺牲。一般,会作出两个选择。
一个是,牺牲者是与自己竞争的国家。不过,说到底,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每一个国家都是自己的竞争者。所以,想要脱离社会主体的国家一般不会考虑竞争威胁大的国家,因为将竞争威胁大的国家作为牺牲品,一方面,这意味着得加深与对方的联系,最后在实施脱钩这一行为的时候,既提高了脱钩的难度,又损伤了自己抗风险的能力。总的来说,相比于另外一个,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另一个是,牺牲者是被自己牢牢控制的社会。所以,这个牺牲者最好是自己的“盟友”。一个经济、文化、政治被自己控制的社会,用来作牺牲品,显然更为可控。但是,这么做是不人道的,是什么迫使那个国家作出这样的选择呢。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个是自身的社会矛盾已经到达了爆发的边缘,另一个是那个被控制的国家由于全世界社会逐渐融为整体的趋势,已经接近不可控制了。又或者是二者皆是,关于这个,由于缺乏调查取证的能力,所以没办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关于以上观点,有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许多观点欠缺论据,更接近于作者的臆想。请原谅我,毕竟要证实,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得到的。我之所以要表达,是出于我想要自救的愿望。


个人对于目前局势的一些看法

    现代大部分的人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但仍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假使这是一种社会的弊病,放在社会联系高度联通,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的背景下,这不能单纯的把错归咎于任何一方。情绪、情感被社会裹挟,欲望被市场支配,自己身处何处,该往哪去,真的是人人都想得清的吗。可能有人会将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寄予政府、组织,可是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无能为力的,这些社会机构的决策是为集体服务的,往往体现的也是集体的意志,而一个人的思维是多变的,经历和个人经验也不会完全相同,如何能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答案?集体只能提供一个环境,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靠人们自己。那么,如何拷问自己,得出符合自己意志的答案,应该没有人会比自己更加了解。


结语

   写完的时候已经三点半了,我的立场没有改变,坚决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并希望日本核污水排海得到阻止,我现在做的已经是我能力极限了,毕竟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再说一嘴吧,我这个暑假主要就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考过了接近两年没考过的驾照,另一件事就是写了一篇半成品的文章,本来是打算这个暑假写完的,可是世事难料啊。这个半成品已放在专栏里了,大家有兴趣可前往查阅,如果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向我反馈意见,我会开心很久很久的,真的。

  最后的最后,祝阅读此文的您生活顺利,天天开心。

日本排核污水对我们的影响微乎其微?点进来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要反对日本排核污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