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M问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运维服务的工作,大致上可以分为桌面服务、应用运维、基础架构运维和基础设施运维等。这几块容易把问题用好的是桌面服务和应用运维。对于基础架构和基础设施,我的建议是一个重大事件、一个是巡检做好,作为问题的两个输入即可,这个其实比较好落地,但是在问题管理中应用不是主流。如果是就太麻烦了,比如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总是出问题不可想象,一般不太会。
桌面运维的事件其实比较多的,但是往往容易应急,处于救火的模式,往往是服务请求和简单的支持居多。另外,也主要集中在服务台和一线运维少数人,所以把事件升级为问题来处理的动力和意愿不不太强烈。所以我建议是,更多的由服务台主管和事件经理尽可能多的做一些趋势分析,主动的问题管理。把第一类(同一事件)和第二类(同一类现象的事件)做实,并在周报和运维报告中体现出来。
所有的应用系统的缺陷,都纳入问题管理,并实现和开发系统联动。这样其实有四个好处:
这样把开发和运维两个部门拉通。避免大部分的开发游离在IT服务管理的大的框架之外,做好开发和运维的融合,这样更多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例如在客观上会提升应用的可用性。

流程拉通和事件的闭环,变更管理也有了一个好的输入。缺陷解决了,在问题管理管理,直接发生RFC就很自然了。这样也就实现了从事件到问题,从问题到变更的有机衔接,做好了应用系统的事件的闭环。
提升了业务部门的满意度。从永服科技的在众多大型组织的IT服务管理咨询和ITSM项目落地的实践中,也确实看到研发人员的IT服务意识的是不够的,与服务台和运维部门的差距挺大的。
有利于ITSM项目在整个组织推广。传统的上,研发往往认为IT服务管理系统是运维部门的事情,参与感和参与的意愿不强。
我曾见过一个电商和供应链领域的客户的CEO对问题和SLA非常关注,每周四下午固定的问题分析会,就是组织相关人分析应用系统的问题,每个问题都要找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都有SLA。让我非常感动,觉得这个客户应也应该非常有前途,永服科技的ServiceJet-ITSM也能帮到他们。
从我在多年的实践中,看问题管理用的好,都有上述特点,也就是把研发纳入了问题管理,客观上也做好了应用运维,不管是银行客户还是大型的企业客户,都是如此。
本文摘要节选自来源于
https://www.itsmcn.com/qitazhishi/704.html